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林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雪茹 曾玉林 赵继锋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4期134-139,共6页
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之一。在党和国家政策引领下,近年来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已达5 029.77亿元。但是,湖南省林业发展还存在投入保障不足、林业保险机制不完善、... 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之一。在党和国家政策引领下,近年来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已达5 029.77亿元。但是,湖南省林业发展还存在投入保障不足、林业保险机制不完善、林区基础设施落后、林业合作组织培育不足、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较差和林业电商平台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林业发展的对策:切实解决林业投入问题;健全林业保险制度;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完善林业电商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慧 李嘉琛 刘江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180,共10页
【目的】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规律的探析,揭示影响重点村空间分布规律的因素,可以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 【目的】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规律的探析,揭示影响重点村空间分布规律的因素,可以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129个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 Pro2.8软件,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聚集分布,以长沙市与岳阳市的交界处最为聚集,在长沙市与湘潭市的交界处、益阳市东南部也呈现出一定的聚集状态,在怀化市东部有一个聚集次中心。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空间分布方向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均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且分布范围较大。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地级行政区的分布总体较为均衡,在县级行政区以及各流域、板块中分布并不均衡。旅游资源是影响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首要因素,有95个村分布于距离A级景区15 km的范围内,占73.64%。自然环境(海拔、坡度)与交通可达性同样影响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86%的村庄都位于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超过半数的村庄所在地坡度小于10°,105个村在主要公路10 km缓冲区范围内,占总数的81%。各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密度对于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影响有限。【结论】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特征,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况。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分异特征 影响因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的湖南道路——关于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3
作者 张慧 周建梅 郭尧 《绿色中国》 2023年第17期46-51,共6页
自然教育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积极推动青少年自然教育,充分落实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积极推动青少年自然教育,充分落实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湖南林业部门充分挖掘和发挥湖南省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优势,探索了一条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标准化建设管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自然保护地 本土特色 湖南林业 中小学生 青少年 研究与对策 标准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制定的浅思——以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为例
4
作者 张慧 《林业与生态》 2023年第9期27-28,共2页
《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提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推进自然保护地建立... 《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提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推进自然保护地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已成为风景名胜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年来,风景名胜区在管理制度上缺乏针对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的单独保护条例,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管理 自然保护地 管理制度 统一规范 高效的管理 《风景名胜区条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负面清单管理思考
5
作者 张慧 言雪 《林业与生态》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起源于1953年“美日通商航海条约”,是指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内容,采用这种模式保护一个国家不能或暂时不能开放的领域。自然保护地是为了实现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系统服务、...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起源于1953年“美日通商航海条约”,是指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内容,采用这种模式保护一个国家不能或暂时不能开放的领域。自然保护地是为了实现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系统服务、文化价值的长久保护,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途径得到明确界定、许可、投入和管理的特定地理区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落实国家生态保护功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 生态系统服务 特定地理区域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酸枣苗期耐低磷家系筛选及磷效率评价
6
作者 吴敏 陈瑞 +6 位作者 李贵 童琪 童方平 杨文海 谢沛源 邓芫礼 熊振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目的】选育耐低磷且磷高效林木品种,是解决林木磷素利用率低及林地土壤有效磷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南酸枣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不同磷效率类型,筛选耐低磷及磷高效南酸枣种质,为进一步培育耐低磷且磷高效南酸枣种质提供种质基... 【目的】选育耐低磷且磷高效林木品种,是解决林木磷素利用率低及林地土壤有效磷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南酸枣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不同磷效率类型,筛选耐低磷及磷高效南酸枣种质,为进一步培育耐低磷且磷高效南酸枣种质提供种质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以28个南酸枣家系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低磷(0.2 mg·kg^(-1))和正常磷(16.0 mg·kg^(-1))供应条件下,测定各南酸枣家系苗高、地径、组织磷含量、根系等性状表征值,对测定指标及其耐低磷胁迫指数进行因子分析,隶属函数法计算耐低磷综合评价值及磷效率综合值,对供试南酸枣家系耐低磷能力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南酸枣家系耐低磷能力和磷效率类型,建立回归方程筛选耐低磷家系判别指标,构建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结果】南酸枣不同家系在低磷胁迫下表现出显著的生长差异,确定了地上干物质量、根系表面积、根系组织磷含量、苗高、地径、总根长这6个指标作为南酸枣苗期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的筛选指标。将28个南酸枣家系划分为耐低磷型、中间型、不耐低磷型3类,其中耐低磷家系6个,中间型家系18个,不耐低磷家系4个。同时,根据磷效率综合值的散点图发现,低磷高效正常磷高效型5个;低磷高效正常磷低效型7个;低磷低效正常磷低效型7个;低磷低效正常磷高效型9个。【结论】初步建立了南酸枣不同家系的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并筛选出耐低磷且低磷高效正常磷高效家系2个(LF001、L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耐低磷 筛选指标 磷效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维忠 侯德山 +3 位作者 周晓辉 段剑秋 谢沛然 李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53-59,共7页
通过对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11个典型树种模式样方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通过对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11个典型树种模式样方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植物多样性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植物较丰富,样地内共出现71种植物,其中乔木植物24种、灌木植物20种、草本植物27种;乔木层中的杉木、樟树、枫香、木荷在调查区占有明显优势,其重要值大于8%。各林层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样地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375 2,属弱度-中度混交范围,样地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28 8,属中庸等级,样地林分的平均开敞度为0.240 2,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不足状态。总体上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较丰富,但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不足状态,应采取间伐、补植相结合的措施,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模式,进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使林分生态效益得到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森林公园的林分提质改造及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峰山 森林公园 植物多样性 空间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对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适应特征研究
8
作者 陈瑞 李贵 +4 位作者 吴敏 刘振华 童琪 童方平 谢沛源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通过调查锑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探究棕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能力。选取冷水江市锑矿废弃地棕榈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8年及2021年采集棕榈根、干、棕、叶及土壤样品,通过测定Pb、Cd、Sb及As 4... 通过调查锑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探究棕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能力。选取冷水江市锑矿废弃地棕榈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8年及2021年采集棕榈根、干、棕、叶及土壤样品,通过测定Pb、Cd、Sb及As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棕榈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及修复潜力。结果显示:(1)2018年及2021年研究区内土壤中Sb、As、Pb、Cd含量均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及湖南土壤背景值。(2)棕榈各器官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表现为:对Pb、Sb及As的富集能力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而对Cd的富集能力为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棕榈根能有效转移Pb、Sb及As至地上部分,对Cd的转移能力较弱。(3)棕榈棕对Sb及棕榈根对Cd表现出良好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林能有效富集锑矿区废弃地土壤中Sb及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棕榈 富集能力 修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个无患子无性系早期生长分析
9
作者 宋静 吴哲 +6 位作者 陈明皋 张珉 魏志恒 程勇 廖德志 刘欲晓 谭华元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2-57,共6页
为了解不同无患子无性系在攸县的生长表现,选取20个无患子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栽植3年后的保存率、地径、冠幅、花序数量、果序数量、鲜果质量等性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患子无性系间保存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为了解不同无患子无性系在攸县的生长表现,选取20个无患子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栽植3年后的保存率、地径、冠幅、花序数量、果序数量、鲜果质量等性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患子无性系间保存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保存率的变化范围为46.7%~100%,湘林129、湘科137、湘科126、攸林2等无患子无性系适应性较强,保存率均达到100%。通过聚类分析可知,湘林75、湘林129、湘科137、湘科126、湘科143、湘科148、攸林2、寨兴2等无患子无性系的地径、冠幅、花序数量、果序数量以及鲜果质量等性状均为参试无患子无性系中早期表现佳的,为适合攸县种植的无患子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性状 聚类分析 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区不同比例柏木混交林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贵 陈瑞 +5 位作者 刘振华 吴敏 童琪 刘森 谢沛源 童方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为研究废弃矿区不同混交比例对柏木混交林林分生长和土壤修复效应的影响,探索最佳柏木混交修复模式,在湖南冷水江市废弃矿区选择5个不同树种组成的植被修复模式:2柏木5楸树3女贞(B2Q5L3)、6柏木4冬青(B6D4)、7柏木3南酸枣(B7N3)、8柏木... 为研究废弃矿区不同混交比例对柏木混交林林分生长和土壤修复效应的影响,探索最佳柏木混交修复模式,在湖南冷水江市废弃矿区选择5个不同树种组成的植被修复模式:2柏木5楸树3女贞(B2Q5L3)、6柏木4冬青(B6D4)、7柏木3南酸枣(B7N3)、8柏木2梓树(B8Z2)、柏木纯林(B10),以柏木纯林模式作为对照,对各模式林地土壤质量指标及柏木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1)5个模式间柏木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除B2Q5L3模式外,其它3种混交模式的柏木平均胸径均显著大于B10模式;4个混交模式的柏木平均树高均显著大于B10模式。(2)5个模式的柏木其根、枝、叶的As、Cd、Sb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柏木器官内As、Sb含量分布规律为叶>枝>根;B10、B8Z2模式除外,其它模式Cd含量分布规律为枝>叶>根。各模式的柏木其根、枝、叶Pb含量高低没有明显的规律。(3)柏木纯林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小于其它4个混交模式,4个混交模式的土壤酶活性大于柏木纯林。(4)5个植物修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排序为B8Z2>B6D4>B7N3>B2Q5L3>B10。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柏木纯林,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有利于柏木的生长;柏木与阔叶树混交后,林地土壤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对矿区土壤的改良及修复效应均优于柏木纯林,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矿区柏木生态修复造林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柏木 混交林 林分生长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时空演变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瑞 李贵 +5 位作者 吴敏 童方平 刘振华 童琪 谢沛源 徐建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0-24,29,共6页
通过选取湖南省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锑矿区土壤在不同深度土层(0~20 cm、20~60 cm)的4种重金属(As、Cd、Pb、Sb)在前后6年之间含量变化特征,基于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进行不同时空土壤重金属污... 通过选取湖南省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锑矿区土壤在不同深度土层(0~20 cm、20~60 cm)的4种重金属(As、Cd、Pb、Sb)在前后6年之间含量变化特征,基于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进行不同时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时空演变,土壤pH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使得植物更易存活;As含量除在兔子岭和雷公岭土壤深度20~60 cm土层出现小幅度的减少外,其余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Cd含量除在兔子岭土壤深度20~60 cm土层出现大幅度减少外,其余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Pb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Sb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存在明显的Sb、As、Cd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沉降。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2015年综合污染指数为10.99,2021年综合污染指数为135.48,均大于P com>3.0,为重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区 土壤重金属 污染 冷水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低山针叶珍贵阔叶混交林生长效应与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沛源 李贵 +3 位作者 吴敏 陈瑞 刘振华 童方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80-87,98,共9页
为探讨丘陵、低山地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和适宜的混交模式,采用乡土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造林进行试验,12年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安化、金洞点各模式间树种胸径、树高存在极显著生长差异,新宁点各模式间树种胸... 为探讨丘陵、低山地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和适宜的混交模式,采用乡土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造林进行试验,12年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安化、金洞点各模式间树种胸径、树高存在极显著生长差异,新宁点各模式间树种胸径、树高存在显著生长差异。在丘陵地,以模式2(3杉木2马尾松3闽楠2红榉)、模式1(7杉木2红榉1闽楠)混交模式造林,马尾松、闽楠的胸径、树高生长量较大,其树干材积生长效应较好,蓄积量较高,混交林分年均蓄积量可达5.59、4.66 m^(3)·hm^(-2);在山地,以模式5(6杉木3闽楠1木荷)混交模式造林,木荷、杉木的胸径、树高生长量较大,蓄积量较高,混交林分年均蓄积量可达8.92 m^(3)·hm^(-2);在丘陵地,以模式2(3杉木2马尾松3闽楠2红榉)、模式3(6杉木2红榉2南酸枣)混交模式造林,二种模式生物量分别高出杉木纯林108.53%、69.37%,但混交林分干材生物量的占比没有纯林高;在低山地,以模式5(6杉木3闽楠1木荷)混交模式造林,该模式生物量高出杉木纯林66.65%。以上研究结果为湖南丘陵、低山地营造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闽楠 红榉 混交林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B的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鸿升 欧阳文欣 +2 位作者 魏英杰 谢亦秋 李建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9,共9页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大小有着密切联系。利用高精度、大尺度、高效率的遥感影像反演获取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油松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树种之一,以张家口...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大小有着密切联系。利用高精度、大尺度、高效率的遥感影像反演获取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油松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树种之一,以张家口崇礼区的油松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B遥感影像和油松含水率实测数据,建立了多个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决定系数(R 2)和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总体上要优于线性模型;通过多个自变量因子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情况,模型反演精度更高,可以为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B 油松 冠层可燃物含水率 线性回归 多元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自然公园 助推美丽经济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慧 《林业与生态》 2022年第8期21-23,共3页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美丽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美丽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是我们的遵循。为此,我们应全盘考虑湖南省各类型自然公园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自然保护地 生态服务 生态产业化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优良生态 核心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陵县古树资源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王春花 王泽炫 +4 位作者 张强 宋静 邓高军 陈玉梅 全新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本文基于沅陵县2016—2018年第二次古树资源普查数据,对沅陵县古树资源的立地条件、树龄、胸径、树高、冠幅及其主要古树树种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普查共记录古树5912株,隶属43科80属116种,100 a≤树龄<300 a的株数最多... 本文基于沅陵县2016—2018年第二次古树资源普查数据,对沅陵县古树资源的立地条件、树龄、胸径、树高、冠幅及其主要古树树种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普查共记录古树5912株,隶属43科80属116种,100 a≤树龄<300 a的株数最多,比例达84.4%;50 cm<胸径≤100 cm区间的株数最多;冠幅≥20 m的比例达到95.3%;16.0 m≤树高<31.0 m范围内共有4463株,占75.5%;数量排前20位的古树树种占全县古树总株数的86%;在紫色土分布数量最多,为3108株,占比61.00%;海拔≤300 m区间分布株数最多,占比48.93%。保存最多的20个主要古树树种中,银杏寿命最长,枫香树高最高,枫杨胸径和冠幅最大。按土壤类型分:在红壤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枫香、马尾松和青冈栎;在山地黄壤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枫香、马尾松和银杏;在石灰土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柏木、枫香和银杏;在紫色土地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柏木、黄连木和枫香。按海拔区间分:海拔在≤300 m区间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柏木、枫香和黄连木;300 m<海拔≤500 m区间分布最多的树种是枫香、柏木和马尾松;海拔500 m<海拔≤800 m区间分布最多的树种是马尾松、枫香和板栗;海拔>800 m区间分布最多的树种是鹅掌楸。本研究探索了沅陵县古树资源分布的规律,为沅陵县古树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资源调查 多样性 沅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树高-胸径关系的林分结构特征及非线性模型构建研究
16
作者 梁先国 宋静 +2 位作者 岳发号 田育新 邓楠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湖南省常德市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50株马尾松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实测数据,对马尾松林分的结构特征及树高-胸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呈现复合分布特征。胸径分布反映出多代更新的特点,胸径... 以湖南省常德市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50株马尾松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实测数据,对马尾松林分的结构特征及树高-胸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呈现复合分布特征。胸径分布反映出多代更新的特点,胸径的径级分布符合近熟林特征,表明该林分正在经历由快速生长向成熟稳定的过渡阶段。选取了一元线性模型、二项式模型、Hossfeld Ⅳ模型、Richardson模型及Chapman-Richards模型等5种常用模型拟合其关系,其中Chapman-Richards模型的拟合精度最佳,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林分的生长趋势;一元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未能充分反映树木生长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本研究为马尾松林的林分产量预测及生态价值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模型 胸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油茶转录组测序和抗衰老基因分析
17
作者 彭映赫 许彦明 +6 位作者 游志培 张誉宝 何之龙 王瑞 张英 陈永忠 张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200~500 bp,平均长度575 bp,N50长度811 bp,N90长度249 bp,GC含量45.62%。T1与T2之间有517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646个基因表达上调,2526个基因表达下调。T1与T3之间有4933个DEGs,其中,2583个基因表达上调,2350个基因表达下调。T2与T3之间有2079个DEGs,其中,916个基因表达上调,116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酶活性和代谢过程,KEGG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天然色素蛋白等代谢通路。挖掘到CESA、POD、PAL、PetF、PsbW、PetH、LHCA、LHCB、FLS、ANR、CHS、LAR、DFR等多个可能涉及油茶抗衰老的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长年限 转录组测序 抗衰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