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9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亚琼 陈光辉 +1 位作者 李懿星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28-131,134,共5页
综述了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定点突变原理、载体构建类型及介导突变的可遗传性,着重分析了影响突变效率的因素,介绍该系统目前在水稻上的研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 基因打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T优207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小林 《农技服务》 2004年第3期19-19,共1页
T优207是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T98A与先恢207配组的中熟晚籼新组合。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通过广西自治区、贵州省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 水稻 T优207 农艺性状 稻米品质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药开裂的形态特征观察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穰中文 周清明 符习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3-458,共6页
以野败型雄性不育系V20A及其保持系V20B为核心材料,应用荧光显微、半薄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比较分析了不育与可育水稻花药及花丝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水稻花药气孔带(IMS2)分布的常开状气孔及其角质化表皮细胞保障... 以野败型雄性不育系V20A及其保持系V20B为核心材料,应用荧光显微、半薄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比较分析了不育与可育水稻花药及花丝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水稻花药气孔带(IMS2)分布的常开状气孔及其角质化表皮细胞保障了花药的正常失水,失水导致快速伸长的花丝中形成"气塞",进而形成反向拉扯开裂带(IMS1)两侧纤维层的裂药"驱动力",纤维层细胞内外壁非均匀增厚决定裂药受力方向,而花药表面纤维层细胞次生增厚的"V"形分布特征决定了花药开裂的位置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开裂 裂药腔 囊间带 次生加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穂肥施用期对杂交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小娥 刘洋 +2 位作者 滕振宁 杨坚 张玉烛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10-13,16,共5页
对Y两优6号和Y两优900这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穂肥施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小,穂肥施用期对各处理水稻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具有一定影响。抽穗至成熟期,处理E的SPAD值下降速度最慢,且在成熟期保持最高数值... 对Y两优6号和Y两优900这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穂肥施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小,穂肥施用期对各处理水稻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具有一定影响。抽穗至成熟期,处理E的SPAD值下降速度最慢,且在成熟期保持最高数值;净光合速率在处理D下降幅度最小,但在成熟期处理E处数值最高;Y两优900在处理D成熟期茎鞘物质输出率最低,Y两优6号在处理D成熟期茎鞘物质出现增重现象,说明2个品种在处理D中茎鞘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Y两优6号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Y两优900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PAD值呈显著相关;2个品种产量与茎鞘输出率和转换率负相关。与其他处理相比,孕穗6期施穂肥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净光合速率,以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穂肥 施用期 杂交稻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栽培措施对马铃薯抗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艳岚 徐秋生 +2 位作者 张超凡 张道微 张亚 《作物研究》 2015年第6期599-602,共4页
在长沙地区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和栽培措施进行抗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为抗冻主因素,小区马铃薯产量均值最高为费乌瑞它15 731.03 kg/hm^2,其次是中薯5号,为12 821.24 kg/hm^2,东农303最低,仅281.64 kg/hm^2;采用稻草覆盖栽培,费乌瑞... 在长沙地区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和栽培措施进行抗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为抗冻主因素,小区马铃薯产量均值最高为费乌瑞它15 731.03 kg/hm^2,其次是中薯5号,为12 821.24 kg/hm^2,东农303最低,仅281.64 kg/hm^2;采用稻草覆盖栽培,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为19 609.8 kg/hm^2,比中薯5号增产25.28%,东农303仅为319.65 kg/hm^2,认为费乌瑞它抗冻性最强,栽培措施宜选用稻草覆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冻性 品种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涟源市早稻+晚稻双超模式品种筛选试验
6
作者 罗琳 梁建红 +1 位作者 苏丽 张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36-37,42,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双超模式栽培的品种,2018-2019年在涟源市进行早稻+晚稻双超模式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比较适合的早稻品种有69优02、陵两优211、陵两优268、陵两优741、陵两优942,晚稻品种有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耘两优玖48...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双超模式栽培的品种,2018-2019年在涟源市进行早稻+晚稻双超模式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比较适合的早稻品种有69优02、陵两优211、陵两优268、陵两优741、陵两优942,晚稻品种有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耘两优玖48、泰优553、泰优959、恒两优金龙丝、天优华占、湘优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晚稻 双超模式 性状 产量 湖南涟源 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