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湖南皮影戏传承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戴薇薇 《艺海》 2021年第7期74-76,共3页
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地位的传统民间戏曲形式,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南皮影艺术是我国中南部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从湖南皮影戏渊源、特点以及发展中的困境,探索当下湖南皮影戏创新发展路径,让湖南... 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地位的传统民间戏曲形式,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南皮影艺术是我国中南部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从湖南皮影戏渊源、特点以及发展中的困境,探索当下湖南皮影戏创新发展路径,让湖南皮影戏更好地融入现代市场和现代人的生活,走向世界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皮影 传承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暨国际木联成立九十周年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
2
《艺海》 2020年第2期F0002-F0003,145,共2页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戏不小 吾道不孤——谈我喜爱的皮影艺术
3
作者 满江红 《艺海》 2014年第8期63-65,共3页
小戏不小 1990年我从省艺校木偶皮影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担任皮影戏演员,二十多年来,我对这门神奇的艺术从勉强为之到渐渐喜爱,再到刻苦钻研并产生了与之水乳交融的感情。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门艺术的独... 小戏不小 1990年我从省艺校木偶皮影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担任皮影戏演员,二十多年来,我对这门神奇的艺术从勉强为之到渐渐喜爱,再到刻苦钻研并产生了与之水乳交融的感情。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喜爱这门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艺术 受众面 创新节目 数字动画 少翁 湖南木偶 三只老鼠 有机互动 个人控制 王小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魅力弥新 久传远播——大型木偶剧《石三伢子》的艺术特色
4
作者 周宁 《艺海》 2023年第8期36-39,共4页
大型木偶剧《石三伢子》问世18年后,再一次修改复排演出,受到少年儿童等观众群体的热捧和追观。该剧呈现3个艺术特色:运用摹像戏剧的再现方法,精心设计偶形,创作童趣童韵;运用意像戏剧表现方法,巧构音乐,精致表演;运用虚拟的表现性,在... 大型木偶剧《石三伢子》问世18年后,再一次修改复排演出,受到少年儿童等观众群体的热捧和追观。该剧呈现3个艺术特色:运用摹像戏剧的再现方法,精心设计偶形,创作童趣童韵;运用意像戏剧表现方法,巧构音乐,精致表演;运用虚拟的表现性,在浓郁的民俗氛围里,展示崭新的舞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剧 石三伢子 特色 魅力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皮影戏的操纵与感悟
5
作者 刘承帅 《艺海》 2020年第9期30-31,共2页
湖南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历经了长久的变革与时间的沉淀后不断改进自身。如今湖南皮影戏已成为湖南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如今的我们传达先辈们的智慧与皮影的魅力。
关键词 湖南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戏的人物形象塑造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慧娟 《艺海》 2018年第11期25-26,共2页
在塑造人物角色时,演员不仅要有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了解人物的特点性格,还要熟知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整个舞台的呈现,同时一定要把对艺术的热情和对作品的真实情感,始终贯穿在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的。
关键词 木偶剧 角色造型 塑造人物 融入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皮影戏《人鱼姑娘》谈皮影灯光创作发展历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治 《艺海》 2019年第6期21-23,共3页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在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在皮影戏《人鱼姑娘》创作时,通过灯光与多媒体的融合,找到了一种新的灯具和布光方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皮影灯光仅仅只是起照明作用。通过这种改变,使皮影银幕上每一种颜色深浅的细微变化及搭配能更好地渲染环境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人鱼姑娘》 皮影灯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分析 感性的创造--塑造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刘佳”一角有感
8
作者 戴志敏 《艺海》 2021年第8期29-31,共3页
杖头木偶剧中的角色塑造需要操纵演员把握木偶表演的局限性与可塑性,扬长避短。要结合操纵表演,理性地分析研究剧本的故事情节与角色性格;把握木偶表演稚拙传神、诙谐幽默的特点,感性地表达,才能让没有生命的木偶活起来。
关键词 杖头木偶 局限性 可塑性 理性分析 感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手“偶”得——浅谈木偶戏《游湖》的操纵表演
9
作者 杨雁 《艺海》 2017年第6期38-39,共2页
妙手"偶"得,得之不易。作为一个专业的木偶操纵演员,不仅要精通木偶的灵活操纵技巧,更要深刻领悟传统戏曲表演的精髓,利用良好的戏曲表演素养给木偶注入灵魂,让木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关键词 杖头木偶 操纵技巧 戏曲表演 人偶同台 人偶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戏题材的选择与人物性格的体现——记木偶剧《小放牛》的创作
10
作者 周宁 《艺海》 2018年第11期27-28,共2页
木偶戏要好看,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以及人物性格与动作细节的刻画。因此在选题与改编时,发挥木偶艺术之所长,将故事再提炼集中,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木偶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让孩子们能感受木偶文化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 木偶戏 《小放牛》 趣味性 生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戏《李白醉月》的创作
11
作者 俞涛 《艺海》 2020年第7期37-38,共2页
木偶戏《李白醉月》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荣获金狮奖"最佳表演奖".本文侧重点主要在木偶戏《李白醉月》的创作上,从剧本内容的选择到"李白"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塑造,再到人物语言的字斟句... 木偶戏《李白醉月》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荣获金狮奖"最佳表演奖".本文侧重点主要在木偶戏《李白醉月》的创作上,从剧本内容的选择到"李白"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塑造,再到人物语言的字斟句酌以使其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最后是表演舞台的贴切选取.《李白醉月》的创作历程在本文得以重现的同时,也细致描写了创作者的创作心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以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艺术 李白醉月 传统文化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与风趣是傀儡戏的“灵魂”
12
作者 邓姝琳 《艺海》 2024年第7期67-69,共3页
傀儡戏,是一种融合了视觉艺术、表演技艺与深刻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形式,其独特魅力在于能够跨越物质形态的界限,将无生命的傀儡转化为舞台上的生动角色。无论这些角色是源自历史人物、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创作者天马行空构想出的任意物... 傀儡戏,是一种融合了视觉艺术、表演技艺与深刻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形式,其独特魅力在于能够跨越物质形态的界限,将无生命的傀儡转化为舞台上的生动角色。无论这些角色是源自历史人物、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创作者天马行空构想出的任意物件,它们均在傀儡戏的框架下,被赋予了模拟生命体历程的使命。而幽默与风趣,作为一种尤为契合傀儡戏演出形式的艺术手法,能够于诙谐之间精妙地揭示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而成为傀儡戏所蕴含的“灵魂”内核之一。欢声笑语中,观众将不自觉地沉浸于傀儡戏所构建的情感世界,体验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并与其深刻哲理产生共鸣,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对生命、人性及社会的深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风趣 傀儡戏 灵魂 创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传统文化精髓 塑民族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看专业文艺院团的文化自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玄 《艺海》 2017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到"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都是党在继承文化建设理论基础上的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到"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都是党在继承文化建设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作为同时拥有皮影、木偶两个剧团的专业文艺院团,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要以保护、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己任。本文将从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强三个角度,来分析专业文艺院团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文化自立 文化自强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青松 《艺海》 2014年第7期77-78,共2页
文章从儿童的审美心理、儿童剧舞美设计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探讨了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
关键词 儿童剧 舞台美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