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2,631,共8页
为研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4根四肢格构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格构柱的耗能能力及... 为研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对4根四肢格构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格构柱的耗能能力及延性都较好;轴压比对试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阶段,轴压比越大承载力下降段的斜率越大;长细比对试件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长细比增大,试件的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会增大,但水平承载力和破坏段的斜率会降低。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并对不同高宽比、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等参数对试件弹性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格构柱的高宽比和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对格构柱的受力性能有很大提升。建议实际工程中格构柱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8;节间距与柱肢外径比低不宜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拟静力试验 参数分析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OA的巨型组合框架结构震损快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志 周芙蓉 +3 位作者 陈娟 蒋丽忠 周旺保 戚菁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为实现巨型组合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程度快速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POA)的多参数震损预测方法。设计了5个不同参数的巨型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利用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软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获取结构动态响应数据,并采用结... 为实现巨型组合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程度快速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POA)的多参数震损预测方法。设计了5个不同参数的巨型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利用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软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获取结构动态响应数据,并采用结构损伤指数量化评估结构的损伤程度。同时,引入K均值聚类优化策略和惯性权重自适应优化策略改进传统的鹈鹕优化算法。基于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数据,比较了不同输入参数组合预测结构损伤的准确性,构建了能反映结构参数与结构损伤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智能算法快速预测模型。最后,将模型预测结果与一缩尺比为1/15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改进鹈鹕优化算法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均优于其他算法模型;(2)最大层间位移角与结构损伤相关性最高,增加影响结构损伤的输入参数可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和泛化能力;(3)模型预测的结构损伤指数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均小于10%,预测结构损伤等级与试验结果一致,所提出的快速预测模型能高效准确地预测结构的损伤指标,为巨型组合框架结构震后损伤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巨型结构 快速评估 鹈鹕优化算法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低碳节能特征研究——评《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俊明 李振行 刘珊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资源供给和环境影响的问题对促进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资源供给和环境影响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为例,探讨节能建筑与民族传统民居的特征。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从建筑的可持续性出发,探讨并强调建筑的资源消耗要兼顾资源消费的今天与明天,其中的节约、循环、再生是可持续的实质。《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一书中提出节能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就是研究资源的节约、循环、再生的技术问题,对节能建筑原理的掌握,就是建筑师手中握有了可持续性研究与应用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建筑 低碳节能 资源供给 环境影响 湘中地区 我国经济发展 资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箱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优化分析
4
作者 黄志 俞科辰 +3 位作者 陈俊炟 王文慧 李湘贤 蒋丽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8-1376,共9页
为探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箱梁节点的破坏特征和塑性耗能性能,进行了三个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箱梁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 为探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箱梁节点的破坏特征和塑性耗能性能,进行了三个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箱梁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有限元模型,并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吻合较好。对节点核心区不同构造形式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进行了优化设计,探讨了节点核心区构造是否对称、核心区不同构造形式等因素对其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区构造为横隔板的节点具有最佳的塑性耗能能力;核心区构造越对称,节点的塑性耗能能力越好;节点核心区的构造形式对节点的刚度退化影响较小;不同核心区构造的节点的残余变形率均较大,表现出良好的塑性性能。试验的研究成果为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与组合箱梁节点的核心区部位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钢箱梁节点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弯矩-转角曲线计算方法
5
作者 黄志 龚莉 +2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戚菁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提出了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的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三种节点连接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弯矩-转角曲线。基于钢结...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提出了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的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三种节点连接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弯矩-转角曲线。基于钢结构设计标准,提出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基于组件法建立了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得到节点的极限弯矩与初始转动刚度值,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误差较小,吻合良好。基于极限弯矩、初始转动刚度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四折线弯矩-转角模型,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适用性。该研究建立的四折线模型简单、精确且表达直观,可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组合箱梁节点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节点 组件法 弯矩-转角模型 极限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住宅供冷能源灵活性及对可再生能源自给率的影响
6
作者 艾代峰 郝小礼 +1 位作者 邓章 刘仙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向下调节中增加的冷量远低于普通住宅,最优时长为12:00—18:00。通过向下调节,低能耗住宅的可再生能源自给率达到79.8%,远超普通住宅的37.2%。经济性分析显示,低能耗住宅在向上和向下调节中均有收益,一天内节省电费分别为129元和1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灵活性 低能耗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可再生能源 蓄冷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海林 高亚强 +2 位作者 徐勇逵 陈思程 庄达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2,共13页
通过16个基于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混凝土中部纵向压应力-应变曲线、试件压应力-耐碱玻纤网格中部应变曲线,分析了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 通过16个基于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混凝土中部纵向压应力-应变曲线、试件压应力-耐碱玻纤网格中部应变曲线,分析了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耐碱玻纤网格包裹方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通过引入合理的基本假定和强度模型,提出了耐碱玻纤网格与聚丙烯混凝土复合加固方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所提计算方法及相关文献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裂缝最先出现在试件角部区域并向两端发展,部分试件出现加固层剥离现象;相较于耐碱玻纤网格间隔包裹试件,全包试件表现出更好的抗压性能及延性;随着加固层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的增加,试件极限承载力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采用所提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理论计算值均小于试验值,说明所提公式具有一定安全储备,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玻纤网格 聚丙烯混凝土 方柱 轴压试验 破坏机理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志 谌湘文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熊陆增 戚菁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7-163,206,共8页
为了解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地震损伤情况,通过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构件损伤特征。在试验分析基础上,对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 为了解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柱的地震损伤情况,通过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构件损伤特征。在试验分析基础上,对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用于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指数和耗能因子计算公式;并根据试验现象和各阶段特征,选取了经典的Park-Ang损伤模型、基于能量的损伤模型和改进的Park-Ang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Park-Ang模型能较好的判断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损伤程度,且通过损伤值可将构件损伤划分为是否可修、不可修但未破坏和不可修且将破坏三个阶段,并以损伤值0.4作为划分试件是否可修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Park-Ang模型 试验研究 地震损伤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地震损伤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志 熊陆增 +3 位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谌湘文 戚菁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725,共9页
为了评价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地震损伤情况,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破坏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在试验所获得滞回曲... 为了评价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地震损伤情况,对4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破坏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在试验所获得滞回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对能量系数和耗能因子的修正,在传统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考虑无效耗能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各位移阶段的损伤系数,为巨型组合结构体系中钢管混凝土四肢格构柱及其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格构柱 钢管混凝土 拟静力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光热-地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仙萍 田东 +2 位作者 雷豫豪 郝小礼 李大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7,共10页
为解决太阳电池的发电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以及地源热泵系统供热引起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典型居住建筑的光伏/光热-地源热泵(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TRNSYS软件,采用土壤温度、地源热泵机组季节能效比、光伏发电效率和... 为解决太阳电池的发电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以及地源热泵系统供热引起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典型居住建筑的光伏/光热-地源热泵(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TRNSYS软件,采用土壤温度、地源热泵机组季节能效比、光伏发电效率和太阳能保证率为评价指标,对该联合供热系统进行运行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以长沙为例)太阳能保证率相对较高,PV/T组件面积为满屋顶最大化安装(900 m^(2))时,第20年末土壤温度相比初始地温仅升高0.8℃,热泵机组季节能效比约为5.1,太阳能保证率为97.0%~98.7%;不同气候地区的太阳能保证率与PV/T组件面积和建筑全年累计供热量有关,通过定义单位建筑全年累计供热量PV/T组件面积指标,得到中国不同气候地区的太阳能保证率与该指标的耦合关系,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83,得出在已知建筑全年累计供热量和太阳保证率设计目标值的条件下所需PV/T组件面积的计算方法。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显著小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地源热泵联合系统(最小降幅为沈阳,49.7%),远小于空气源热泵(最小降幅为石家庄,79.8%)和燃气壁挂炉(最小降幅为沈阳,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太阳电池 太阳能保证率 供热 光伏/光热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自建房结构安全鉴定情况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理 祝明桥 +2 位作者 吕伟荣 孙涛 张宇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5期228-233,共6页
为研究经营性自建房质量现状,本文统计分析了300份自建房鉴定报告,重点讨论地基基础、墙体、梁、板、柱等在砖混结构自建房安全鉴定中的要点。从报告的鉴定结果出发,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别从建造用途、地基基础、建筑材料、自建房整体... 为研究经营性自建房质量现状,本文统计分析了300份自建房鉴定报告,重点讨论地基基础、墙体、梁、板、柱等在砖混结构自建房安全鉴定中的要点。从报告的鉴定结果出发,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别从建造用途、地基基础、建筑材料、自建房整体性、设计与施工、房屋的历史状况等角度进行了解释说明。针对自建房可能存在的地基基础缺陷、上部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问题提供一些常用加固方法,并给出对应加固方式的优缺点。给后续鉴定的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建房 房屋鉴定 砖混结构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组合构件弯剪承载力分析
12
作者 祝明桥 孙涛 +1 位作者 王磊佳 谭一萍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GFRP-RPC组合构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通过比较GFRP-RPC组合构件试验数据,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和平截面假定,给出了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GFRP-RPC组合构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通过比较GFRP-RPC组合构件试验数据,根据材料本构关系和平截面假定,给出了组合构件抗弯承载力以及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对比试验和现有规范,给出了GFRP-RPC组合构件在受弯承载过程中3个阶段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GFRP-RPC组合构件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了GFRP-RPC组合受弯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抗剪公式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控制在8.9%以内.该文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可为GFRP-RPC组合结构的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弯承载能力 抗剪承载能力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轴压试验
13
作者 杨卓宇 黄海林 +1 位作者 高亚强 谭永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5-10,共6页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层水泥基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及网格大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可明显提高其极限承载力;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加固层少量聚丙烯纤维含量(质量比0.05%,0.15%,0.25%)的改变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试件承载力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于2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1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编织网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圆柱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光伏/光热−地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运行性能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仙萍 雷豫豪 +2 位作者 田东 郝小礼 廖胜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2-1900,共9页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居住建筑为例,利用TRNSYS软件研究光伏/光热−地源热泵(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主要设计参数(PV/T组件面积、地埋管间距和地埋管长度)对联合供热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T-GSHP联合供热...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居住建筑为例,利用TRNSYS软件研究光伏/光热−地源热泵(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主要设计参数(PV/T组件面积、地埋管间距和地埋管长度)对联合供热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能有效保证土壤热平衡,系统运行20 a后土壤温度仅增加0.8℃;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热泵机组季节能效比相对于传统地源热泵(GSHP)系统提高43.8%,与独立光伏(PV)系统相比,PV/T组件的光伏电池最高温度降低约35℃;当PV/T组件面积增加至屋顶面积的2/3时,热泵出水温度大于5℃;当PV/T组件满屋顶安装时,太阳能保证率接近100%;地埋管间距对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在不同的PV/T组件面积下,热泵机组季节能效比均随地埋管长度增加而小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一体化 地源热泵 联合供热系统 TR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法制备TiO_(2)水泥复合砂浆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雄 王功勋 +2 位作者 刘福财 邓静 肖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5-250,260,共7页
采用分层法制备TiO_(2)水泥复合砂浆,测试了不同TiO_(2)掺量、面层厚度复合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研究了光照强度、罗丹明B浓度、环境作用等因素对砂浆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TiO_(2)掺量及面层厚度的增大,复合砂浆的强... 采用分层法制备TiO_(2)水泥复合砂浆,测试了不同TiO_(2)掺量、面层厚度复合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研究了光照强度、罗丹明B浓度、环境作用等因素对砂浆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TiO_(2)掺量及面层厚度的增大,复合砂浆的强度下降、干缩率增大;当砂浆面层厚度为5mm、TiO_(2)掺量为5%时,其对复合砂浆的强度影响较小;光源类型与光强对早期降解速率的影响显著,光照60min内,自然太阳光照射下的TiO_(2)水泥复合砂浆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大,200W紫外灯次之,短波紫外光和长波紫外光依次减少;随TiO_(2)掺量的增加,复合砂浆的碳化深度增大,但碳化作用对TiO_(2)水泥复合砂浆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较小;环境湿度变化对TiO_(2)水泥复合砂浆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较显著,其中,浸水环境的影响最大,自然环境和干湿循环的次之,而干燥环境条件下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法 纳米TiO_(2)水泥复合砂浆 光催化性能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rucker-Prager准则的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单轴压缩分析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磊佳 祝明桥 董嘉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7-404,共8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的受力特点,及传统Drucker-Prager (D-P)准则存在拉剪区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P型塑性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单轴压缩分析模型,其考虑GFRP管约...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的受力特点,及传统Drucker-Prager (D-P)准则存在拉剪区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P型塑性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单轴压缩分析模型,其考虑GFRP管约束效应相关的混凝土硬化/软化规律和非关联流动准则,以提高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单轴压缩下轴向和环向应力-应变曲线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在ANSYS软件中实现了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计算模拟,并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提出的分析模型合理可靠。此研究可为GFRP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混凝土 GFRP管 DP塑性准则 轴心受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