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域图神经网络的疾病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熹 刘洋 安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电子病历数据类型多样以及时序不规则,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特征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无法同时兼顾对不同类型临床数据间静态关联和就诊记录间动态时序依赖的有效捕获.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图神经网络的疾病预测模型.该... 电子病历数据类型多样以及时序不规则,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特征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无法同时兼顾对不同类型临床数据间静态关联和就诊记录间动态时序依赖的有效捕获.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图神经网络的疾病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利用一个结合编码级注意力和时间感知LSTM的时序特征学习模块获得患者每次就诊的初始特征表示.然后,根据就诊序列中不同就诊间的相关性和时间间隔信息分别构建了一个就诊亲和图和一个就诊时序图,并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从图中挖掘就诊记录间的静态语义关联和动态时序依赖.最后,利用一个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域特征融合模块将时序特征和语义关联特征结合起来得到最终的患者融合特征表示,用于患者未来的疾病预测.在两个真实临床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超过其他现有的方法获得了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疾病预测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PEMSM)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春翔 李姣 +3 位作者 李倩 刘常威 解开放 徐广标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5,共10页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人类获得了更快更好的通信体验。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和辐射问题对社会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宽频带、高效率、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人类获得了更快更好的通信体验。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和辐射问题对社会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宽频带、高效率、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聚合物因其具有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及易加工等特性,且部分聚合物展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故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制备兼具轻量化、良好柔韧性、优异力学性能及多功能性的高效屏蔽材料方面,聚合物基电磁屏蔽织物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基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原理与结构,系统阐述了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特性,并综述了其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电磁屏蔽织物及智能传感材料的深度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聚合物 织物 聚苯胺 聚偏氟乙烯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多糖/聚乙烯醇静电纺抗菌保鲜膜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王春翔 李姣 +2 位作者 解开放 薛宏坤 徐广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探索天麻多糖(GEP)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抗菌保鲜膜的可行性,采用热水浸提和双水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GEP,并表征其形貌、结构和抗菌性。以医用级聚乙烯醇(PVA)为成膜载体,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GEP/PVA纳米纤维膜(GEP添加量为1.0%),... 为探索天麻多糖(GEP)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抗菌保鲜膜的可行性,采用热水浸提和双水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GEP,并表征其形貌、结构和抗菌性。以医用级聚乙烯醇(PVA)为成膜载体,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GEP/PVA纳米纤维膜(GEP添加量为1.0%),研究了纺丝电压对GEP/PVA纳米纤维膜微观形态和纤维直径的影响,同时探究了GEP/PVA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拉伸性能以及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GEP的提取率为2.0%,含量为82.22%,具有圆润光滑的表面、无定形结构和良好的抗菌效果;GEP/PVA复合纺丝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超过99%;静电纺丝电压为18 kV时,GEP/PVA纳米纤维膜成形良好,纤维平均直径为320 nm;膜厚为0.09 mm时,其拉伸断裂强力高达247.59 cN;5℃环境下,GEP/PVA纳米纤维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最佳,其质量损失率最低;常温环境下,GEP/PVA抗菌纳米纤维膜可延长草莓3 d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双水相提取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抗菌性 保鲜膜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生成式大模型的服装虚拟设计研究
4
作者 任柯 周衡书 +1 位作者 章银萍 曾子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共6页
文章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Stable Diffusion(SD),提升服装设计效率并降低设计成本。通过虚拟设计,探索现代服装设计的新方法。首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原有服装效果图进行图像分割;再根据分割的图像对要进行修改的服装部分进... 文章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Stable Diffusion(SD),提升服装设计效率并降低设计成本。通过虚拟设计,探索现代服装设计的新方法。首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原有服装效果图进行图像分割;再根据分割的图像对要进行修改的服装部分进行选定生成蒙版;随后采用OpenPose处理器进行模特姿态控制;最后使用生成式SD模型对蒙版进行图生图重绘,基于重绘提示词得到对应的服装款式风格。结果表明,采用AIGC大模型进行服装虚拟设计,能在原图中服装整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服装类别、款式、色彩的再设计以及不同背景的更换,还能对原图中模特姿态进行控制调整,进行多姿态多视觉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Stable Diffusion模型 服装虚拟设计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区周边农田土壤HMs-PAHs共存污染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
5
作者 彭冠维 易盛炜 +6 位作者 张祺明 刘杰 甘杰 黄钟霆 石雪芳 吴玉俊 李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6-707,共12页
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部分锰矿区周边重金属(HMs)和多环芳烃(PAHs)共存污染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旱地与水田土壤中HMs和PAHs的含量,借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部分锰矿区周边重金属(HMs)和多环芳烃(PAHs)共存污染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旱地与水田土壤中HMs和PAHs的含量,借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污染因子(CF)法对HMs-PAHs共存污染土壤进行风险评估,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共存污染程度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旱地中Cd、As和PAHs的含量分别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0.4、1.4倍和1.8倍,而水田Cd和PAHs的含量分别是风险筛选值的3.9倍和1.1倍,旱地Cd生物有效性明显高于水田。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将采样点所处的旱地和水田划分为重、中、轻污染区,污染因子风险排序为Cd>As>Pb>PAHs。不同共存污染程度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其中重、中污染和轻污染土壤中优势菌属分别为酸杆菌Gp6、酸杆菌Gp4和芽孢杆菌,旱地中的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水田中的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Cd和PAHs分别是旱地和水田中优势菌群的主要影响因子。污染程度与功能菌株的HMs耐受性基因和PAHs降解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鞘氨醇单胞菌的相对丰度与共存污染水平(包括HMs和PAHs)显著正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该区域共存污染特征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区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共存污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宁启蒙 何自强 +2 位作者 胡然 吴雨欣 段宜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072-8083,共12页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洞庭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年和2018年景观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运用模糊推理算法探究2000—2018年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特征,基于此揭示人类-自然因素对生态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洞庭湖流域整体景观更加破碎化,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聚集程度不断下降,景观类型更加离散。(2)研究期间,食物供给服务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生境质量服务和碳储量服务总体呈下降趋势。(3)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整体转好,生态指数上升区域(74%)明显大于下降区域(26%)。生态系统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地区,而生态恢复区域多分布在远离各城市中心的山地丘陵区域。(4)洞庭湖地区各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显著性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退化的高值区和人类活动强度较为集中的地区,具有显著影响的地区重心逐渐由西部转移到东部。其中,人口密度、GDP、路网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对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坡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生态系统退化产生的正向影响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模糊推理方法计算出洞庭湖流域的生态指数,从而识别出生态退化区域,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状况 生态管理分区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阳 何斌 +1 位作者 徐国强 汪泽幸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共5页
总结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材料种类和特点;对比现行标准分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结构特点;指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热湿舒适性、尺寸设计及穿脱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发展趋势,包括... 总结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材料种类和特点;对比现行标准分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结构特点;指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热湿舒适性、尺寸设计及穿脱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发展趋势,包括提高热湿舒适性、提升服装适体性、改善穿脱便利性、增强安全防护性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究要融合多学科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在保证其安全防护功能前提下,提高其舒适性及医护人员穿着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非织造材料 结构优化 舒适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耗感知的云制造服务选择与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彭高贤 文一凭 +2 位作者 刘建勋 康国胜 周旻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97-2707,共11页
云制造服务选择与调度(CMSSS)问题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被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现有方法对制造设备的预热过程考虑不足,导致了能源的浪费。为了降低制造能耗并保证服务质量(QoS),建立了CMSS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任务衔... 云制造服务选择与调度(CMSSS)问题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被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现有方法对制造设备的预热过程考虑不足,导致了能源的浪费。为了降低制造能耗并保证服务质量(QoS),建立了CMSS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任务衔接度模型量化制造服务设备的预热能耗,并提出一种能耗感知的云制造服务选择与调度优化方法(ECAM)。该方法根据QoS指标为任务选择复合服务,根据制造服务占用情况将子任务调度到空闲时段,并最大化任务衔接度,以降低制造设备的预热能耗。结果表明,在6种评价指标权重下,ECAM比以往的可行调度生成方案(FSGS)具有更好的适应度。在具有预热过程的云制造场景中,ECAM能获得与FSGS基本一致的QoS满意度和更好的能耗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服务选择与调度 任务衔接度 预热能耗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百褶裙动态美感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柯 周衡书 +2 位作者 魏瑾瑜 闫文君 左言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98,共10页
针对百褶裙缺少动态美感评价方法的问题,采用高速相机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研制了裙装动态图像采集装置,设定并提取了不同转速下的投影轮廓面积、侧面展开面积、动态裙身宽度、裙摆展开角度、活泼率5个百褶裙的动态视觉特征指标,建立了百... 针对百褶裙缺少动态美感评价方法的问题,采用高速相机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研制了裙装动态图像采集装置,设定并提取了不同转速下的投影轮廓面积、侧面展开面积、动态裙身宽度、裙摆展开角度、活泼率5个百褶裙的动态视觉特征指标,建立了百褶裙动态美感客观评价方法。同时选取悬垂感、整体美感、轮廓曲面美感、褶裥均匀感和飘逸感5个主观评价指标,采用专家评价法对百褶裙在不同转速下的美感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主客观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百褶裙动态视觉特征与主观美感评价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由此建立了百褶裙动态美感评价数学模型,为传统民族服饰的美感评价提供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褶裙 机器视觉技术 动态美感 美感评价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游一兰 贺国文 +3 位作者 孟洪量 马德崇 肖春光 张园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复合改性,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回收聚丙烯(RP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改性nano-SiO2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RP...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复合改性,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回收聚丙烯(RP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改性nano-SiO2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RPP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达到最大值。当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仅为0.5%时,R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22.23 kJ/m^(2),比0.5%未改性nano-SiO2/R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34.99%。随着改性nano-SiO2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3%改性nano-SiO2/RPP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0.6 MPa。当红磷(RP)的质量分数为20%,改性nanoSiO2的质量分数为2%和3%时,RPP复合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通过研究改性nano-SiO2对RPP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回收聚烯烃材料的高质化再生利用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红磷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和潜在风险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晨 黄凤莲 +7 位作者 刘新刚 范青青 陆海楠 李启武 郭倩 李莹 彭勇春 李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5-1583,共9页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概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环洞庭湖流域52个表层土壤点位中8类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16种ARGs亚型)的分布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环洞庭湖流域周边表层土壤中ARGs总丰度...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概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环洞庭湖流域52个表层土壤点位中8类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16种ARGs亚型)的分布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环洞庭湖流域周边表层土壤中ARGs总丰度范围为3.29×10^(7)~3.73×109copies/g,远高于土壤ARGs背景值(1.80×10^(5)~1.35×10^(7)copies/g,平均值为3.03×106copies/g).南洞庭湖流域表层土壤中ARGs丰度高于东、西洞庭湖流域.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是高丰度的ARGs类型,平均丰度分别为1.51×10^(8)、1.50×10^(7)和2.64×10^(7)copies/g,主要ARGs亚型是sul1和dfrA14,均属于磺胺类ARGs.I类整合子基因(intl1)的平均丰度为6.94×10^(8)copies/g,高于总ARGs平均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intl1丰度与dfrA14、tetR和kan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intl1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促进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ARGs的传播.Monte Carlo模拟表明,研究区域存在64.92%~98.68%概率的ARGs人体暴露剂量高于风险背景值(成人12.56copies/(g·d),儿童38.11copies/(g·d)),表明研究区域土壤ARGs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可忽视,皮肤接触是ARGs主要暴露途径,磺胺类ARGs是潜在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洞庭湖 土壤 抗生素抗性基因 分布特征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协同催化芦苇基醋酸纤维素的制备及其机制
12
作者 包新军 王兴 +5 位作者 张卓 蒋辛伟 解开放 陈情 何斌 周衡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0,共11页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醋酸酐用量、乙酰化反应时间、乙酰化反应温度及La^(3+)添加量对乙酰化产物取代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酸、乙酸酐的固液比为2∶100∶18时,在活化过程中加入硫酸和硝酸镧混合催化剂,当硝酸镧添加量与芦苇基溶解浆粕质量比为22.5%时,醋酸纤维素的取代度达到了最大值2.85。进一步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La^(3+)协同强化催化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证实随着La^(3+)加入,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强配位能力,La^(3+)和醋酸酐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中间体络合物[La(Ac_(2)O)_(2)]^(3+),络合物中的电子密度重新分布,极大降低了硫酸电离出的电子给予体HSO_(4)^(-)与之反应生成乙酰基磺酸的能垒,继而乙酰基磺酸与芦苇基溶解浆中的纤维素发生乙酰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基溶解浆粕 醋酸纤维素 乙酰化 协同催化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脱腥的洞庭青鲫鱼汤挥发性成分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伯华 李清钦 +2 位作者 郭禹麟 雷颂 罗玉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6-103,共8页
为解析生物脱腥对洞庭青鲫鱼汤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明确其生物脱腥机制,结合臭氧预处理,分别用酵母菌和混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JYLP-002)对其进行生物脱腥。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解析挥发性成分,通过气味活度值和正交偏... 为解析生物脱腥对洞庭青鲫鱼汤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明确其生物脱腥机制,结合臭氧预处理,分别用酵母菌和混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JYLP-002)对其进行生物脱腥。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解析挥发性成分,通过气味活度值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明确生物脱腥鱼汤的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显著降低了已醛、(E)-2-辛烯醛、10-十一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庚二烯醛等物质含量,减轻了腥味和油脂味。生物脱腥后,已醛、壬醛、(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等物质经生物转化进一步显著减少,显示出脱腥效果。其中,混菌脱腥处理后产生了已酸乙烯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具有花香、果香的优良风味物质,脱腥增香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青鲫 生物脱腥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时空分异
14
作者 王晓华 张颖 +1 位作者 宁启蒙 吴雨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7,共13页
【目的】为延缓洞庭湖地区生境质量持续下降和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减弱,从结构、功能和质量的角度提出生境水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以期为生态空间保护和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统计数据,借助ArcGIS分... 【目的】为延缓洞庭湖地区生境质量持续下降和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减弱,从结构、功能和质量的角度提出生境水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以期为生态空间保护和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统计数据,借助ArcGIS分析手段,对洞庭湖地区2010、2015和2020年3个年份的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结构、功能及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并提出管控框架和关键举措。【结果】1)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总体规模在7300 km^(2)以上,其中水体区域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临岸陆生区,而水陆交错区所占比重最小,研究期间生境水生态空间面积存在小幅减少;岳阳市的生境水生态空间总体规模较大,临澧县的生境水生态空间规模较小。2)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综合功能约为0.4000,研究期间有一定提升;各单元中,沅江市生境水生态空间综合功能价值最高,津市市生境水生态空间综合功能价值则相对最低。3)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以洞庭湖及沿岸河流、东部与南部山地丘陵区为高生境质量集中分布区,而在地形平坦、人口经济活动较密集的城镇地区的生境质量较低。【结论】应从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结构要素出发,科学规划生境水生态空间功能分区,并与“三区三线”划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推动多尺度多层级生境水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关键举措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水生态空间 结构-功能 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 被引量:122
15
作者 李珊珊 李志伟 +2 位作者 胡俊 孙倩 俞晓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6-1486,共11页
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的反复交替会造成地质环境与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房屋和道路等地面工程建筑物的地基破裂或者塌陷,还会引起山体滑坡、洪水暴发以及冰川移动等.因此,监测冻土形变对确保冻土区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冻土区... 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的反复交替会造成地质环境与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房屋和道路等地面工程建筑物的地基破裂或者塌陷,还会引起山体滑坡、洪水暴发以及冰川移动等.因此,监测冻土形变对确保冻土区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冻土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冻土监测方面并没有能大面积监测冻土形变时间演化情况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将InSAR技术中的小基线集方法(SBAS-InSAR)应用于监测冻土来获取其形变时间序列中.考虑到冻土形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周期形变模型来代替传统SBAS方法中的线性形变模型,从而更好地分离出高程残差和大气误差.利用ENVISAT卫星获取的21景ASAR影像图作为实验数据,采用改进的SBAS技术成功获取了青藏高原从羊八井站至当雄站铁路段冻土区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图,揭示了该冻土区从2007年到2010年的季节性形变演化情况.通过与研究地区温度变化的联合分析,发现所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冻土的物理变化规律非常吻合,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冻土形变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INSAR SBAS (Small BASELINE subset) 青藏高原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SAR短基线技术估计洛杉矶地区的地表时序形变和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47
16
作者 许文斌 李志伟 +2 位作者 丁晓利 汪长城 冯光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2-461,共10页
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地区是自然和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活跃、石油及地下水抽取和回灌频繁的区域.本文利用19景ENVISAT ASAR降轨影像生成了71幅垂直基线小于300m、时间间隔小于3年的解缠差分干涉图,并基于短基线集技术(SBAS),GPS和地下... 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地区是自然和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活跃、石油及地下水抽取和回灌频繁的区域.本文利用19景ENVISAT ASAR降轨影像生成了71幅垂直基线小于300m、时间间隔小于3年的解缠差分干涉图,并基于短基线集技术(SBAS),GPS和地下水水位数据估计了该区域2003年9月~2009年8月的地表时序形变及含水层贮水系数等物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InSAR干涉图中可以清楚的识别多处沉降明显的区域.例如,主要由于含水层地下水的抽取与回灌引起地表沉降的Pasadena盆地(~-2.5cm/a)、San Gabriel流域(~-2cm/a)、SanBernardino盆地(~-2.5cm/a)、Pomona-Ontario盆地(~-4cm/a)和Santa Ana盆地(~-2.5cm/a),以及由石油抽取引起地面形变的Santa Fe Springs区域(~-1cm/a)和Wilmington区域(~-1cm/a)等;(2)InSAR时间序列形变与GPS投影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形变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平均形变速率差异的均方差为0.39cm/a;(3)InSAR时间序列形变与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变化基本一致,并基于相关理论计算出了含水层的弹性贮水系数和非弹性贮水系数,分析了含水层的形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短基线集 地表形变 地下水 含水层贮水系数 洛杉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模型的Mashup标签推荐方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建勋 石敏 +2 位作者 周栋 唐明董 张婷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0-534,共15页
Web 2.0时代,标签作为Web资源管理和检索的有效方式已成为近年的热点研究对象.开发者通常为新的Mashup人工指定若干与功能性相关的标签,以便于用户理解、检索以及实现Mashup资源的分类管理.然而,手动指定标签十分繁琐且费时,自动生成Mas... Web 2.0时代,标签作为Web资源管理和检索的有效方式已成为近年的热点研究对象.开发者通常为新的Mashup人工指定若干与功能性相关的标签,以便于用户理解、检索以及实现Mashup资源的分类管理.然而,手动指定标签十分繁琐且费时,自动生成Mashup标签十分必要但缺乏有效方法.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方法进行Mashup标签的自动推荐.该方法首先建立Mashups与Web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s)的描述文档以及Mashups与APIs之间的组合关系模型,然后寻找与待推荐标签Mashup的描述文档主题分布相似的Web APIs,并将它们与该Mashup直接组合的APIs合并,采用一种带权重的PageRank算法,从中挑选出最重要的APIs,最后将它们已有标签推荐给该Mashup.同时,针对所提方法文中设计实现一种标签排序算法,该算法优先推荐那些与Mashup主题最相关的标签.根据使用从ProgrammableWeb收集的真实数据进行实验可知,文中所提出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自动化标签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HUP WEB APIS 标签推荐 主题模型 PAGERANK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ERIS水汽数据改正ASAR干涉图中的大气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许文斌 李志伟 +5 位作者 丁晓利 冯光财 胡俊 龙江平 尹宏杰 杨亚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3-1084,共12页
大气对流层对雷达信号的传播延迟是制约重复轨道InSAR高精度测量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描述了MERIS水汽数据用于ASAR干涉图大气改正的方法;并以美国南加州地区为例,选取4对ENVISAT ASAR数据进行了大气改正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这4幅干涉... 大气对流层对雷达信号的传播延迟是制约重复轨道InSAR高精度测量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描述了MERIS水汽数据用于ASAR干涉图大气改正的方法;并以美国南加州地区为例,选取4对ENVISAT ASAR数据进行了大气改正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这4幅干涉图,经过MERIS水汽数据改正后InSAR与GPS差异的RMS分别降低了41.7%,65.2%,19.3%和39.4%.平均改善程度达41.4%.更重要的是,经过MERIS水汽改正后,从2005~2007年干涉图和2004~2007年干涉图中,能清楚地识别出三处形变最明显的区域:Long Beach-Santa Ana盆地、Pomona-Ontario和San Bernardino,其形变速率从 8 mm/a到-28 mm/a,大部分在-20 mm/a左右,与这些地区2003年以前的历史形变速率基本一致.因此,采用无云条件下的MERIS水蒸汽数据改正同步获取的ASAR干涉图,可以显著地降低大气水汽对干涉图相位的影响,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地表形变等地球物理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MERIS ASAR GPS 大气改正 地表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时序形变的矿区全盆地沉降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泽发 易辉伟 +3 位作者 朱建军 李志伟 苏军明 刘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5-1522,共8页
利用10景ALOS PALSAR影像获取山西云冈某矿区在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1月3日的地表时序沉降值,并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该矿区全盆地时序沉降。结果表明:通过交叉验证Logistic模型估计参数预测的时序沉降与InSAR监测值后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利用10景ALOS PALSAR影像获取山西云冈某矿区在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1月3日的地表时序沉降值,并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该矿区全盆地时序沉降。结果表明:通过交叉验证Logistic模型估计参数预测的时序沉降与InSAR监测值后发现,两者吻合较好,且其平均均值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和2.5 cm,表明在整个下沉盆地内,各点的动态沉降均符合"S"型增长,且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过程。统计该矿区全盆地Logistic模型形状参数a和b后,发现参数a和b分别服从Weibull分布和随机分布,且其数值变化较大,表明利用少量离散地表监测数据拟合的Logistic模型参数预测的全盆地动态沉降结果可靠性不高。最后,利用全盆地Logistic模型估计参数预测了该矿区2009年2月18日的地表沉降值,该值与InSAR监测结果吻合较好,均方根误差为2.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时序形变 开采沉陷 时空演化 LOGISTIC模型 遗传算法 Levenberg-Marquar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同向双螺杆端面造型对混合行为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20
作者 喻慧文 徐百平 +3 位作者 何亮 杨崇岭 王玫瑰 刘跃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2-1629,共8页
提出了同向自洁型双螺杆挤出机端面非对称造型的新概念。以符合Carreau定律的纯黏性流体为加工对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Polyflow软件,基于叠加网格技术,对两种螺杆造型端面内的周期性流动和混合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将粒子示踪技术... 提出了同向自洁型双螺杆挤出机端面非对称造型的新概念。以符合Carreau定律的纯黏性流体为加工对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Polyflow软件,基于叠加网格技术,对两种螺杆造型端面内的周期性流动和混合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将粒子示踪技术及分离尺度相结合,研究了流场内分布混合能力;将分散准数与剪切速率相结合,表征了流场的分散混合能力。当两组螺杆单位时间转过的总圈数一致时,螺杆转速比为2∶3的组合混合能力稍优于转速比为2∶1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同向双螺杆 混合 分散准数 分离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