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晃县旱作农业的高效模式与农艺技术
1
作者 杨国胜 姚茂芳 《作物研究》 1997年第4期30-32,共3页
为了解决新晃县旱作农业粮食低产和低收入问题,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了麦—玉—薯;麦—烟—薯;麦—瓜—椒;薯—玉—薯;麦—菜—玉—薯—椒等多熟制高效栽培模式,同时采用分厢间作套种,选用耐旱良种,适时播种移栽,增施有机肥料,推... 为了解决新晃县旱作农业粮食低产和低收入问题,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了麦—玉—薯;麦—烟—薯;麦—瓜—椒;薯—玉—薯;麦—菜—玉—薯—椒等多熟制高效栽培模式,同时采用分厢间作套种,选用耐旱良种,适时播种移栽,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生物化学调控耐旱技术,加强病虫防治,确保农业丰收等先进配套农艺措施,从而获得旱作农业大面积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耕作制度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旱作农业多熟间套农艺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国胜 潘盛铭 蒲昭能 《农业科技通讯》 1998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多熟制 间套作 小麦 玉米 甘薯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业环境有害因子普查
3
作者 蒲光儒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6期19-21,24,共4页
提出我国应及时开展农业环境普查,阐述我国开展农业环境普查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农业环境普查的工作重点、普查内容、普查技术路线、组织原则、普查前期准备技术内容。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有害因子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蒲光儒 杨祖善 +3 位作者 彭玉灯 金祖坤 张亚槐 黎新明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4期36-38,68,共4页
我国农村清洁工程试验示范在防治农业生产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经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难点,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统筹建设、完善建设内容、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清洁工程 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区小麦/烤烟—杂交稻高效栽培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东吉 杨国胜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6期4-4,9,共2页
分析新晃县一季稻区小麦 /烤烟—晚稻一年三熟的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 ,总结小麦 /烟—稻水旱轮作的好处及先进配套技术。
关键词 三熟制 小麦 烤烟 水稻 栽培技术 水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大麦/春玉米/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国胜 徐东吉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84-84,79,共2页
关键词 大麦 春玉米 秋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高梁—花生—再生高梁一年三种四收高效套种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国胜 邓少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大麦 花生 再生高梁 三种四收 套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区麦烟稻三熟制栽培技术
8
作者 王圣爱 杨国胜 蒲昭能 《作物研究》 1998年第4期36-37,共2页
新晃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陲,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稻田主要种植制度为稻-麦(油、肥)或冬闲,是我省典型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区。从地域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看,新晃得天独厚,是发展优质烟的最适宜区。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 新晃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陲,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稻田主要种植制度为稻-麦(油、肥)或冬闲,是我省典型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区。从地域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看,新晃得天独厚,是发展优质烟的最适宜区。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晃县农业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烟稻 三熟制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计算农家肥肥效
9
作者 杨仕钟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3期36-36,共1页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农村科学用肥、配方施肥正逐步普及,为了使各农户便于计算农家肥的肥效,特将主要农家肥与化肥的换算列表如下,供各地农户参考。
关键词 农家肥 农业科学技术 配方施肥 科学用肥 尿素过磷酸钙 逐步普及 肥效 农家肥料 石灰氮 硫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使用细菌肥料
10
作者 杨仕钟 《河北农业》 1995年第6期19-19,共1页
细菌肥料也称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使用方便,无毒、无害、没有污染且能培肥地力的新型肥料。常用的细菌肥料有磷酸钾复合菌肥。它主要是通过某种特定微生物的作用,将土壤中不溶性的磷、钾分解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磷、钾。
关键词 细菌肥料 微生物肥料 培肥地力 新型肥料 复合菌肥 吸收利用 速效磷 土壤 磷酸钾 使用方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赤斑黑沫蝉的综合防治
11
作者 杨仕钟 《农技服务》 2001年第6期24-24,共1页
稻赤斑黑沫蝉俗称吹泡虫。成虫形似知了,体长约8毫米,黑色有光泽,前翅为鞘翅,其前部有4个呈弧形分布的红色斑点,后翅为膜翅。此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田坎土中越冬,4月中旬开始孵化。
关键词 稻赤斑黑沫蝉 水稻害虫 综合防治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田埂除草 天敌保护 人工诱杀 农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旱土分厢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12
作者 杨国胜 姚茂科 《农技服务》 1997年第7期9-10,共2页
为探索我县山区旱粮增产新途径,挖掘早土增产潜力,1995年至1996年,我县结合实施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红薯等栽培模式的旱土分厢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旱地 山区 分厢间作 套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马铃薯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模式
13
作者 薄昌全 李万先 《马铃薯杂志》 1989年第3期165-165,共1页
新晃县位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是湖南省有名的中稻和马铃薯主产区。薯—稻—薯三熟制已成为山区高经济效益的优化栽培模式。1988年新晃县农业推广中心在中寨镇和米欠乡等五村进行119.86亩示范,经农业局验收,春马铃薯总产118145公斤,亩平... 新晃县位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是湖南省有名的中稻和马铃薯主产区。薯—稻—薯三熟制已成为山区高经济效益的优化栽培模式。1988年新晃县农业推广中心在中寨镇和米欠乡等五村进行119.86亩示范,经农业局验收,春马铃薯总产118145公斤,亩平均1,511公斤;稻谷总产55406.1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山区 栽培模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两优糯高粱1号秋季再生超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杨国胜 邓少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湘两优糯高梁1号 秋季再生 超育产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比较试验的筛选与利用
15
作者 杨国胜 蒋龙炎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中稻 两系杂交组合 组合比较试验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