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南省第六届中青年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 1
-
-
作者
黄俊伟
段慧兰
-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
-
关键词
教育论坛
湖南省
中青年
第六届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质量
科学研究院
中心议题
长沙市
2006年
-
分类号
G5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湖南省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 2
-
-
作者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调研组
段慧兰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
文摘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湖南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认为湖南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受思想认识、经费投入、职责分工、队伍建设、科研管理的制约。基于高等教育科研是高等教育决策的前提和依据,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要提高思想认识,摆正科研位置;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明确机构职责,发挥职能作用;优化内部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科研导向,完善科研管理等相关对策。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省级教科院所的作用,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
-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研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欧阳芬
欧阳河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7,共4页
-
文摘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以“职业分类”和“十大社会分层”为基础,从各大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对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入手.对比分析“产业工人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差距,进而探微以“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并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几点措施。
-
关键词
十大社会分层
职业吸引力
职业教育吸引力
措施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述评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贺璐
欧阳河
-
机构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
文摘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特指向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在这种质量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由政府主导,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的评估方案和标准,教育主管部门从各个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评估专家。评估活动主要面向学校和教师,重在考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作为一种产品在评估中被忽视。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或“顾客”,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评估将重在考察学习过程的质量,也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质量,学生应逐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主体。
-
关键词
教育服务质量
学生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观
教育评估体系
述评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
高等教育评估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破解困局 专家支招
- 5
-
-
作者
曹晔
李水山
欧阳河
-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35-36,共2页
-
文摘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多地强调劳务输出地的职责,在政策舆论导向上更多地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看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很少有人看到农民工对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作用。事实上,“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村户口劳动力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高达68.2%。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村户口劳动力比例也不少,如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占52.6%,
-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解困
专家
进城就业
地区工业化
加工制造业
餐饮服务业
劳务输出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被引量:12
- 6
-
-
作者
欧阳河
蒋莉
张燕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所长
北京教科院职成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
出处
《职教论坛》
2008年第19期59-64,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主持的教育部职业教育重大专项课题《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体系,形成于1904年清末的“癸卯学制”。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借鉴与初创(1902—1912年)、承袭与探索(1912--1949年)、改造与受挫(1949—1978年)和完善与创新(1978年至今)四个阶段。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依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文章以事为典,系统阐述了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脉络,为更婷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研究素材。
-
关键词
中国
职业教育
体系
形成
-
分类号
G719.2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欧阳河
蒋莉
郭峰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职教论坛》
2008年第17期9-10,共2页
-
文摘
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历经100余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其主要特色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型工业化中期的职业教育体系,世界先进经验和中国国情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
关键词
中国
职业教育
体系
特色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着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课程体系
被引量:9
- 8
-
-
作者
欧阳河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学科组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21,共1页
-
文摘
笔者不是课程专家,只不过在湖南先后起草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文件,组织编制了上百个中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和200余种教材,还参与过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几轮课程改革方案的研讨,翻译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培训教材《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指南》。16年的亲身经历使笔者感到,我国职业教育不应一味追求西方课程的模式,而应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
关键词
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特色
职业技术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职教
教育教学改革
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改革方案
-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应建立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制度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欧阳河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22-22,共1页
-
文摘
近10多年来,国外采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即学生参与的方法,来度量高等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这一方法弥补了以政府、学校或中介等为主体进行评价的不足。
-
关键词
学生满意度
调查制度
高等学校
学生参与
质量水平
高等教育
评价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C829.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朱容皋
卢年桥
-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8期105-105,共1页
-
-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发展定位
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专业设置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建设人人有技能的社会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欧阳河
-
机构
湖南省教科院高教研究所
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学科组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18,共1页
-
文摘
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能建设成为人人有技能的社会。
早在九十多年前,我国职业教育奠基人和开拓者黄炎培先生,就提出并终身致力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无数职业教育先驱也为之奋斗。但是由于时代所限,职业教育终究无法面向人人。
-
关键词
社会
技能
职业教育
教育研究者
黄炎培
开拓者
祖国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C9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