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琳 《毛泽东研究》 2018年第6期57-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它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领导的恒久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举措。他就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必...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它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领导的恒久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举措。他就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树立榜样,以指导和推动全面工作;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用自我教育或自我批评的方法。重温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及其现实启示——重读《怎么办?》一书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劲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4,121,共3页
列宁的《怎么办?》一书系统地批判了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政治斗争对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性、忽视向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必要性等谬论,全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实践要求与重大意义等。... 列宁的《怎么办?》一书系统地批判了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政治斗争对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性、忽视向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必要性等谬论,全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实践要求与重大意义等。重温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思想政治教育 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我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力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惜群 王浩 刘宝堂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6,共4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作为互联网后发国家,我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力的提升,一要创新传播思维,全面掌握"互联网思维",正确解读&q...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作为互联网后发国家,我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力的提升,一要创新传播思维,全面掌握"互联网思维",正确解读"话语权思维",灵活运用"隐性传播思维";二要优化传媒布局,继续提升政府网站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官办国际传播新闻网站的合并重组,加大对民办国际传播网站的政策支持,强化与国际主流网络媒体的合作;三要积极回应国外网民的信息诉求,在媒体层面建立国外网络受众跟踪调研机制,在市场层面推动国外网络受众调研的商业化,在学术层面加快国外网络受众研究理论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国际传播力 传播思维 传媒布局 信息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的“三个中心”与“三个改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琳 禹旭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明确"去行政化"的目标,能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既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灵魂,也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方向。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的核心目标必定指向"学... 明确"去行政化"的目标,能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既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灵魂,也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方向。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的核心目标必定指向"学者""学生""学术"这"三个中心"的诗意融合。为此,高校必须通过改变行政主体中心化、学术权力边缘化、学术目标碎片化等路径来努力接近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治理 去行政化 核心目标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红革 唐佳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2,共6页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演进的时代要求。意识形态治理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思想工程、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复杂巨系统,要形成总体效应...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演进的时代要求。意识形态治理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思想工程、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复杂巨系统,要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必须是各方面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以集成思维和方法来分析、破解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我国意识形态治理从总体上来说是有序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无序甚至紊乱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顺利实现。集成强调系统内部和内外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整合效应,具有价值性、主体性、整合性、动态性、协同性、倍增性等显著特征,是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的现代思维与科学方法。将集成的目标协同原理、竞争互补原理、非线性原理、功能倍增原理,科学应用于意识形态工作,将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治理 集成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培育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惜群 叶婧 翟中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7,共6页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培育机制的构建不仅是网络时代"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客观诉求,而且是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和道德教育理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构建这一机制必须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动...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培育机制的构建不仅是网络时代"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客观诉求,而且是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和道德教育理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构建这一机制必须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技术性与人本性相融合的原则。在三大原则指导下,打造素质监测机制、规范生成机制、方法创新机制和资源支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道德素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关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 网络伦理 道德自由 伦理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生活: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惜群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70-873,共4页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德育目标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之优秀教师认证的特色及成效 被引量:2
9
作者 禹旭才 曾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1,共7页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之优秀教师认证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精益求精的认证标准、灵活公正的认证制度及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等,并在获得公众...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之优秀教师认证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精益求精的认证标准、灵活公正的认证制度及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等,并在获得公众普遍认可、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NBPTS 优秀教师认证 认证标准 认证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晓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8,192,共5页
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公民网络隐私权,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棱镜门"事件表明,美国针对全球的网络监控行为不仅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侵犯了其他国家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也对我... 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公民网络隐私权,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棱镜门"事件表明,美国针对全球的网络监控行为不仅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侵犯了其他国家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也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确立网络主权原则、国家安全利益优先原则和公民网络隐私权合理期望原应该成为是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基本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国家安全 网络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爱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117,122,共6页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女性人格意识自我觉醒的高潮,开启了女性人格意识觉醒从朦胧走向理性、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新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婚姻领域,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在教育领域,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女...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女性人格意识自我觉醒的高潮,开启了女性人格意识觉醒从朦胧走向理性、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新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婚姻领域,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在教育领域,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涌现;在社会领域,争取男女社交公开,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经济领域,谋求男女职业平等,呼吁女子财产继承权;在政治领域,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女子参政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是空前的,虽然有局限性,但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突破,并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时期 女性人格意识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审美价值
12
作者 李红革 张本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在美学的视域下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充分正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身所蕴含的内容之美、方法之美和主体之美,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案制定中坚持审美导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审美灌注、在马克思主义信... 在美学的视域下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充分正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身所蕴含的内容之美、方法之美和主体之美,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案制定中坚持审美导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审美灌注、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总结反馈中凸显审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教育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本青 李红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时代性和实效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而推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努力方向,这要求着力理念创新、注重顶层设计、...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时代性和实效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而推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努力方向,这要求着力理念创新、注重顶层设计、锁定目标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科学化 制度化 精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