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价铬对肝细胞内活性氧和腺苷酸转运体1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渊 刘新民 +4 位作者 肖芳 李鹏 邹悦 戴璐 钟才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体外肝毒性。方法 L-02肝细胞经Cr(Ⅵ)0,2,4,8,16和32μmol.L-1分别染毒12,24或36 h后,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荧光光度法分别对腺苷酸转运体1(ANT1)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氧簇(ROS)水... 目的探讨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体外肝毒性。方法 L-02肝细胞经Cr(Ⅵ)0,2,4,8,16和32μmol.L-1分别染毒12,24或36 h后,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荧光光度法分别对腺苷酸转运体1(ANT1)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氧簇(RO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r(Ⅵ)32μmol.L-1处理细胞12和24 h后,ROS水平明显升高,而处理36 h后,ROS水平明显下降。Cr(Ⅵ)2~32μmol.L-1处理细胞12和24 h后,细胞内ANT1 mRNA呈明显低表达水平,而处理36 h后,细胞内A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达正常对照组的2倍左右。结论 Cr(Ⅵ)在早期(12,24 h)可使L-02肝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发生氧化应激,在后期(36 h)可诱导ANT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发生能量代谢应激,可能是Cr(Ⅵ)诱导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分子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活性氧簇 腺苷酸转运体1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在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渊 钟才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是线粒体外膜上含量极为丰富的孔状蛋白,是细胞内代谢物分子进出线粒体的必经通道,VDAC的功能状态与线粒体的代谢和功能关系十分密切。VDAC的异常通常会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ATP水平或转膜电位下降、细胞...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是线粒体外膜上含量极为丰富的孔状蛋白,是细胞内代谢物分子进出线粒体的必经通道,VDAC的功能状态与线粒体的代谢和功能关系十分密切。VDAC的异常通常会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ATP水平或转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等凋亡程序的启动。VDAC可与许多物质相互作用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凋亡的效应,从而在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途径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VDAC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可应用于药物治疗靶点、外源化学物毒性机制的研究,因此,VDAC的作用是近年来外源化学物所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 细胞凋亡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