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富群 帅丽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4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探讨科学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110例,根据家属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结果:患者家属各项心...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探讨科学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110例,根据家属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结果:患者家属各项心理需求占比均在90%以上;患者家属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对心理需求较高,对有心理需求的家属进行合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家属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危急重症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力及复发率的影响
2
作者 谢帆 钟真真 徐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视神经脊髓炎患者40例,均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连续诱导治疗4周,6~12个月后重复诱导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相关指标水平,年复发率(ARR)、...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视神经脊髓炎患者40例,均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连续诱导治疗4周,6~12个月后重复诱导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相关指标水平,年复发率(ARR)、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最差眼平均logMAR矫正视力、最佳眼平均logMAR矫正视力、平均logMAR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EDSS评分与AR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出现疲倦嗜睡1例、心慌1例、呼吸困难2例、头痛3例、皮疹2例、脱发4例、胸闷5例、继发感染6例,均加用地塞米松,减缓利妥昔单抗滴速,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年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视神经脊髓炎 视力 年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斌 帅丽君 丁敬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6期133-133,136,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护理...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偏瘫 肢体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志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究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治疗+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 目的:探究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治疗+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康复训练 脑梗死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方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流程参与救治;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参与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流程参与救治;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参与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致残率、致死率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及确诊至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致残率 致死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