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金凤 文萍 《江西农业》 2021年第2期99-99,101,共2页
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升让人们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策略。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平衡的模式,力求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林... 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升让人们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策略。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平衡的模式,力求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就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工程建设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技术引领下的智慧林业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红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15期66-67,共2页
智慧林业以高效、智慧为主要特征,在开展管理与提供服务上更具快捷及精准性。除可促进各部门所生成的信息有效关联、整合,展开统一、规范管理外,还可对各部门间紧密联系提供良好条件,更好的发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5G技术 智能管理 智慧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吴茂仓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3期38-39,共2页
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对衡阳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旅游经济的建设,同时能够促进衡阳市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衡阳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衡阳林业生态旅游现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来发... 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对衡阳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旅游经济的建设,同时能够促进衡阳市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衡阳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衡阳林业生态旅游现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来发现其中缺陷,结合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旨在帮助衡阳打造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林业生态旅游产品,实现衡阳市林业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建设的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林业生态旅游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连作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变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慧 杨志玲 +2 位作者 袁志林 杨旭 刘小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不同种植年限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根际土壤的部分理化指标、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白术种植年限的增加(0、1和2 a),根际土壤pH值显著下降(P<0.05),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先... 对不同种植年限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根际土壤的部分理化指标、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白术种植年限的增加(0、1和2 a),根际土壤pH值显著下降(P<0.05),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钾含量则逐渐升高,而有效磷含量和C/N比小幅波动,总体上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壤的这些指标差异不显著;根际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铝和交换性锰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1)增加,且较对照(未种植白术的土壤)分别增加了127.51%、18.38%和106.83%,但有效铅含量变化幅度较小;2年生白术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2年生白术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较1年生白术根际土壤显著下降,真菌数量则显著上升。结果显示:土壤酸化严重、金属离子大量积累、主要酶活性失调以及微生物区系改变可能是白术连作障碍的潜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连作障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究——以衡阳市三益村乡村风情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影 吴茂仓 《绿色科技》 201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衡阳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而发展城市乡村旅游是克服诸多难题的最佳模式之一。因此,在对哲桥镇三益村神泉洞乡村休闲风情园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总体功能布局目标及其... 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衡阳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而发展城市乡村旅游是克服诸多难题的最佳模式之一。因此,在对哲桥镇三益村神泉洞乡村休闲风情园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总体功能布局目标及其项目规划设计,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休闲风情园 项目规划设计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农庄发展方向探讨
6
作者 朱向明 唐建华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4期79-79,87,共2页
当前,农村微观组织发展的方向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分析家庭农庄的经济学行为,充分发挥出其经营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经济效益。当前政府给予高度支持,但受制于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农庄自身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当前,农村微观组织发展的方向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分析家庭农庄的经济学行为,充分发挥出其经营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经济效益。当前政府给予高度支持,但受制于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农庄自身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基于此,分析家庭农庄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家庭农庄的未来发展对策和方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需要合理地给家庭农庄定位,同时营造出家庭农庄未来更好的发展生存环境,并不断加深我国的土地改革制度,才能使家庭农庄迎来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庄 发展方向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