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8—2017年洞庭湖浮游植物的群落演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丑明 郭晶 +4 位作者 张屹 黄代中 龚正 陶世新 熊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1988—2017年洞庭湖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110属,其中蓝藻门15属、绿藻门45属、硅藻门28属、裸藻门7属、甲藻门4属、隐藻门4属、金藻门5属、黄藻门2属。洞庭湖所出现的物种主要是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全湖种类的40.9%、25.5%和13.... 1988—2017年洞庭湖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110属,其中蓝藻门15属、绿藻门45属、硅藻门28属、裸藻门7属、甲藻门4属、隐藻门4属、金藻门5属、黄藻门2属。洞庭湖所出现的物种主要是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全湖种类的40.9%、25.5%和13.6%,而其他5门只占20.0%。洞庭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隐藻和硅藻为主转变为目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在个别湖区(如大小西湖)已经出现以蓝藻为优势种群的现象,洞庭湖已经到了由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化的转折点。洞庭湖浮游植物密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世纪90年代左右的2.06×10~4 cells/L上升到目前的32.3×10~4 cells/L。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显著高于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近30年来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密度和种类都与总氮显著正相关,都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浮游植物 群落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丑明 吴可方 +2 位作者 张屹 黄代中 田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了解洞庭湖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在2016年对洞庭湖浮游植物开展了季度调查。结果表明洞庭湖浮游植物样品中共检出6门53属,其中蓝藻门4属、绿藻门19属、硅藻门21属、隐藻门2属、裸藻门4属、甲藻门3属。洞庭湖浮游植物的平均... 为了解洞庭湖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在2016年对洞庭湖浮游植物开展了季度调查。结果表明洞庭湖浮游植物样品中共检出6门53属,其中蓝藻门4属、绿藻门19属、硅藻门21属、隐藻门2属、裸藻门4属、甲藻门3属。洞庭湖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28.6×104cells/L,其中硅藻门最为丰富,占总密度的43.1%,其次为蓝藻门占23.4%、绿藻门占18.9%、隐藻门占8.8%、裸藻门占3.9%、甲藻门占1.9%。空间分布上,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其次为南洞庭湖、洞庭湖出口、入湖口和西洞庭湖。时间分布上,6月份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其次为9月、3月和12月份。洞庭湖全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9.9,为中营养水平,其中东洞庭湖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化,尤其是大小西湖在夏秋季节有水华爆发的风险。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表明总磷和透明度是影响洞庭湖藻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浮游植物 时空分布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洞庭湖水生态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坪罗 易敏 《内陆水产》 2009年第11期44-45,共2页
一、东洞庭湖水生态健康状况 1.水质状况:根据洞庭湖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TP、TN,参照GB3838-2002五类水质标准,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洞庭湖水质类别取决于TP、TN含量。表1为2003-2008年东洞庭湖水质TP、T... 一、东洞庭湖水生态健康状况 1.水质状况:根据洞庭湖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TP、TN,参照GB3838-2002五类水质标准,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洞庭湖水质类别取决于TP、TN含量。表1为2003-2008年东洞庭湖水质TP、TN含量及水质评价类别。由表1知,近几年TN浓度基本维持在1.40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健康状况 水生态 GB3838-2002 水质监测 水质评价 数据分析 水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洞庭湖秋季氮磷营养盐结构及水华风险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可方 欧伏平 王丑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26,73,共7页
以东洞庭湖区小型入湖河流、主洪道、主湖体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9月分别设置12个代表断面进行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调查。通过对氮磷营养盐形态结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RDA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秋季东... 以东洞庭湖区小型入湖河流、主洪道、主湖体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9月分别设置12个代表断面进行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调查。通过对氮磷营养盐形态结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RDA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秋季东洞庭湖蓝藻水华发生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1)东洞庭湖ρ_(TN)为0.96~1.86 mg/L,平均1.58 mg/L,ρ_(TP)为0.065~0.137 mg/L,平均0.101 mg/L,其中入湖河流的ρ_(TN)、ρ_(TP)最低。水体氮磷以溶解态为主,ρ_(DTN)/ρ_(TN)为88.5%,ρ_(DTP)/ρ_(TP)为56.0%,其中ρ_(DIN)/ρ_(DTN)为75.4%,ρ_(PO34--P)/ρ_(DTP)为80.5%,ρ_(TN)/ρ_(TP)为16.9;其中东洞庭湖藻密度为9×10~4~325.2×10~4个/L,平均72.6×10~4个/L。(2)空间分布上,主湖体藻密度高于主洪道,主洪道及主湖体大部分水域优势属种为硅藻门的直链藻(Melosira sp.),其中主湖体北部尾部水域大小西湖发生了蓝藻水华,其优势属种为蓝藻门的颤藻(Oscillatoria sp.)、鱼腥藻(Anabeana sp.)。(3)RDA分析表明TP与流速是影响东洞庭湖水体蓝藻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其它环境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4)主洪道、主湖体已轻度富营养,秋季藕池河断流时段,主湖体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较大,尤其大小西湖水域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极大,主洪道由于水体较为浑浊,流速较大,对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营养盐 浮游植物 RDA分析 蓝藻水华 水华风险分析 东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