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皂素在血吸虫病防治上应用的研究Ⅰ.茶皂素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楚霜 周利红 +3 位作者 朱金华 夏春华 朱全芬 柳荣祥 《茶叶科学》 CSCD 1995年第1期65-70,共6页
用茶皂素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行杀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茶皂素浸杀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中茶皂素Ⅰ2.5mg/L,茶皂素Ⅱ、Ⅲ5.0mg/L,浸杀钉螺效果均为100%。喷杀成螺所需浓度较... 用茶皂素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行杀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茶皂素浸杀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中茶皂素Ⅰ2.5mg/L,茶皂素Ⅱ、Ⅲ5.0mg/L,浸杀钉螺效果均为100%。喷杀成螺所需浓度较高,效果也稍差。茶皂素对淡水鱼类虽有一定毒性,但比氯硝柳胺毒性低得多,茶皂素Ⅰ在1.6mg/L以下,茶皂素Ⅱ、Ⅲ在4.0mg/L以下,水温在28℃,48h,鲢鱼全部存活。并且,药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植物杀螺剂。文中还对不同类型茶皂素的毒性差异原因、施用浓度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钉螺 毒性 血吸虫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湖南省家畜血吸虫病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焱 谢木生 +4 位作者 王福海 杨瑞青 韩阳清 刘兆春 刘启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8,共3页
为评价"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统一方案,于1995年9~11月进行第二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本次共抽查来控制区43个村,结果: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为5.48%,9.79%,1... 为评价"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统一方案,于1995年9~11月进行第二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本次共抽查来控制区43个村,结果: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为5.48%,9.79%,1.47%、56.25%,据此推算我省尚有病牛12314头。同1989年比较,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7.55%;42.21%;75.66%;36.25%。推算病牛减少10514头。说明"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证明猪的传染源地位明显降低.但耕牛仍然是湖区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提示,控制和消除耕牛传染源对我省血吸虫病防制仍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血吸虫病 抽样调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1992~1997年日本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艺彪 刘启立 +2 位作者 谢木生 李以义 易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疫情监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木生 陈焱 +1 位作者 王福海 刘兆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5-95,45,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亚型 洲垸型 流行病学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小白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罗新松 何永康 +4 位作者 喻鑫玲 林金莲 刘述先 李毅 张新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6,共2页
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小白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方法用东方田鼠混合新鲜血清,分别经尾静脉与肌注转给小鼠,在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第42天解剖,检测小鼠保护效果。结果实验1的血吸虫虫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1和2... 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小白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方法用东方田鼠混合新鲜血清,分别经尾静脉与肌注转给小鼠,在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第42天解剖,检测小鼠保护效果。结果实验1的血吸虫虫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1和2的虫体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1比对照组的EPG和毛蚴孵化率分别降低81.54%和50.67%,实验2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0.82%和64.79%。实验1肝、肠组织中平均每对血吸虫的虫卵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72.07%和47.57%,实验2比对照组减少74.07%和53.72%。结论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小鼠时,可产生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力,其中实验1(静注)优于实验2(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血清 血吸虫 被动转移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肠道蛋白酶对小鼠和东方田鼠血红蛋白降解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2 位作者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Sj)对宿主血红蛋白 (hem oglobin,Hb)的消化作用来探讨 Sj在东方田鼠 (Microtus fortis,Mf)体内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方法 用 Sj肠道蛋白酶对小鼠和 Mf Hb在体外进行消化 ,用 SDS-PAGE显示...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Sj)对宿主血红蛋白 (hem oglobin,Hb)的消化作用来探讨 Sj在东方田鼠 (Microtus fortis,Mf)体内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方法 用 Sj肠道蛋白酶对小鼠和 Mf Hb在体外进行消化 ,用 SDS-PAGE显示不同时点 Hb的降解程度。结果  Sj肠道蛋白酶能有效降解 Mf Hb,且与其对小鼠 Hb的降解无明显差别。结论 Sj在 Mf体内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似与 Sj对 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肠道蛋白酶 东方田鼠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氯水杨酸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施天益 冯新港 +1 位作者 易健民 龙彩云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9-51,共3页
比较了氯气直接氯代法和次氯酸叔丁酯法合成5氯水杨酸的合成条件和产物的纯度。认为直接氯代法生成物杂质较多而不易分离,但生产成本较低;而次氯酸叔丁酯法的产物所含杂质较少,但叔丁醇及溶剂易挥发,回收率低。
关键词 氯水杨酸 次氯酸叔丁酯 氯代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主要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以义 韩阳清 +1 位作者 谭敦立 杨米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 观察维生素B6 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所致主要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流行村 6~ 60岁村民为研究对象 ,试验组和对照组共观察 3 2 8对 ,试验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维生素B6 ,对照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安慰剂 ,两组吡喹酮用量 ,6~ 1... 目的 观察维生素B6 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所致主要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流行村 6~ 60岁村民为研究对象 ,试验组和对照组共观察 3 2 8对 ,试验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维生素B6 ,对照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安慰剂 ,两组吡喹酮用量 ,6~ 14岁对象按 4 5mg/kg体重计算 ;15~ 60岁对象按 4 0mg/kg体重计算 ,以 60kg为限。维生素B6 用量 ,6~ 14岁对象2 0mg/人 ;15~ 60岁对象 3 0mg/人。 结果 试验组吡喹酮副作用发生率为 73 .78% ,对照组为 81.10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神经、消化系统主要副作用发生率试验组为 72 .86% ,对照组为 79.5 7% ,两者差异亦显著 (P <0 0 5 )。头昏副作用消失的时间 ,在 2、4、6、8、10h以内 ,试验组副作用累计消失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 维生素B6 有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所致主要副作用发生率的作用 ,同时还可加快头昏副作用的消失 ,缩短反应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吡喹酮 副作用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7 位作者 罗新松 张新跃 宋光承 徐裕信 喻鑫玲 杨瑞青 林金莲 陈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密度等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免疫 2 0个月后检测水牛 5 6头 ,感染率为 5 36 % ,比免疫前 (13 5 4 % )下降了6 0 4 1% ,比对照组同期 (16 6 7% )低 6 7 85 % ,试验组外洲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密度较免疫前降低了 71.4 3%。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基本无变化。结论 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力 ,对降低水牛血吸虫病情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重组GST 水牛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230诱变性和致畸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通 谈佩萍 何再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8-159,F003,共3页
抗生素230是我所从浅灰链霉菌230(Streptomyces griseolus 230)中提取的吲哚类生物碱。经实验室与现场试验,对钉螺及螺卵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了解该杀螺剂的遗传毒理学性质,我们进行了诱变性和致畸性试验。
关键词 抗菌素 诱变性 致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永康 张新跃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东方田鼠的研究进展何永康张新跃(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Büchner1889),亦称米氏田鼠(MicrotusmichnoiKastschenko1910)、长江田... 东方田鼠的研究进展何永康张新跃(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Büchner1889),亦称米氏田鼠(MicrotusmichnoiKastschenko1910)、长江田鼠、沼泽田鼠、远东田鼠、大田鼠、苇田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鼠科 抗血吸虫 自然疫源性疾病 遗传病 携带 仓鼠 大田 近交 病原
全文增补中
洞庭湖区人群血吸虫病化疗后重复感染规律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焱 谭敦立 李以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1,42,共3页
目的探明洞庭湖区人群血吸虫病化疗后重复感染的规律。方法在东、西、南洞庭湖各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进行纵向研究。结果人群血吸虫病经化疗后重复感染率年均为24.80%,其中C村最重为34.08%,B村最轻为14.44%。年... 目的探明洞庭湖区人群血吸虫病化疗后重复感染的规律。方法在东、西、南洞庭湖各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进行纵向研究。结果人群血吸虫病经化疗后重复感染率年均为24.80%,其中C村最重为34.08%,B村最轻为14.44%。年龄组粪检阳性率与重复感染率存在直线正相关(r=0.92,Y∧=-2.79+2.39X);男性重复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χ2=51.54,P<0.01);渔民重复感染率最高年均为47.50%,农民次之为19.78%,学生最低为13.98%。结论洞庭湖人群血吸虫病化疗后重复感染率高且与粪阳率、性别、年龄、职业相关,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重复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造林与灭螺防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立勋 程政红 +6 位作者 徐世凤 吴昭武 蒋达权 姚贤清 温晓峰 彭光裕 苏卫平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8,共9页
滩地造林,在林分郁闭前,通过以林为主的多种营林技术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能有效地降低活螺和感染螺密度,降低湖水感染性,降低居民感染率。林分郁闭、林下间种停止后,林地森林生态环境朝着不利钉螺孳生... 滩地造林,在林分郁闭前,通过以林为主的多种营林技术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能有效地降低活螺和感染螺密度,降低湖水感染性,降低居民感染率。林分郁闭、林下间种停止后,林地森林生态环境朝着不利钉螺孳生的方向演变,滩地造林的灭螺作用是持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造林 灭螺 血吸虫病 林下间种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4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7-551,共5页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隆 .这些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后PCR扩增显示 ,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在 3 0 0bp至 1 8kb之间 ,其中 1 8kb片段 5个 ,1kb片段 1个 ,3 0 0bp片段6个 .经DNA测序分析 ,鉴定出 3个未曾报道过的Sj新基因 ,分别命名为Sj Mf1、Sj Mf2和Sj胞质氨基肽酶 ,并在GenBank登记注册 .结果说明 ,Mf感染血清可识别Sj的特异性抗原分子 ,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序列分析 感染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肺和肝的组织细胞反应及虫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7,F002,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Mf)感染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后肺和肝的组织细胞反应以及虫体的受损情况 ,探寻Mf体内杀伤Sj的效应细胞和Sj的受损原因。 方法 以Sj尾蚴经腹部皮肤感染Mf 5d和 11d后剖杀 ,... 目的 通过观察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Mf)感染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后肺和肝的组织细胞反应以及虫体的受损情况 ,探寻Mf体内杀伤Sj的效应细胞和Sj的受损原因。 方法 以Sj尾蚴经腹部皮肤感染Mf 5d和 11d后剖杀 ,分别取肺和肝 ,固定、切片 ,光镜下观察虫体周围的组织细胞反应 ,并与同时期的感染小鼠组织切片进行比较 ,同时 ,对Mf体内的Sj童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Mf肺脏虫体周围有一定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而肝脏虫体周围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 ,同时期的感染小鼠组织内虫体周围炎症反应不明显 ,电镜观察显示Mf体内的Sj存在明显的畸形和发育延迟。 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可能是Mf体内杀伤Sj的重要效应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肝组织细胞反应 扫描电镜 肺组织细胞反应 血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室内繁殖与生长发育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宗传 何永康 +2 位作者 张新跃 杨瑞青 张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探寻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 以F4 代鼠及其仔代 (F5)为对象 ,分别观察其繁殖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室内东方田鼠一年四季均具有繁殖能力 ,春 (3~ 4月 )秋 (1 0~ 1 1月 )两季为繁殖高峰期 ;雌雄单一配对比多... 目的 探寻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 以F4 代鼠及其仔代 (F5)为对象 ,分别观察其繁殖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室内东方田鼠一年四季均具有繁殖能力 ,春 (3~ 4月 )秋 (1 0~ 1 1月 )两季为繁殖高峰期 ;雌雄单一配对比多性比配对的母鼠繁殖率明显提高 ;母鼠怀孕期 2 0~ 2 1d ,窝产仔数 3~ 1 1只 ,平均 (4 8± 1 5)只 ,初生重 2 5~ 4 4g ;幼鼠 3d龄耳壳全部竖立 ,6~ 8d龄被毛长全 ,7~ 1 1d龄开眼 ,1 0~1 1d牙齿长齐 ;1 5d龄左右具有采食能力 ,2 0d龄可完全断奶 ;60~ 70d龄可见个别雌鼠阴门开孔 ,75~ 90d龄可见多数雌鼠阴门开孔和雄鼠睾丸明显下位 ;3月龄后体重、身长增长不显著。结论 开放式 (普通级 )饲养环境下 ,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季节、窝产仔数及初生重与野生东方田鼠基本相似 ;种群密度、性比对雌鼠的繁殖率有明显影响 ;2~ 3月龄为性成熟期 ,3~ 4月龄为体成熟和初配时期。但成熟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率 月龄 窝产仔数 初生重 生长发育 性比 体成熟 东方田鼠 雌鼠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柳胺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龙彩云 陈生田 施天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6-77,共2页
硝苯柳胺是合成筛选出来的一种新杀螺剂。经实验探索,以3,5-二硝基苯甲酸作内标,采用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物中硝苯柳胺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关键词 硝苯柳胺 杀螺剂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及易感地带感染性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焱 杨瑞青 +1 位作者 吴昭武 彭喜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感染率 易感地带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4 位作者 周金春 曾宪芳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Mf)对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作者用Mf受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 2个阳...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Mf)对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作者用Mf受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 2个阳性克隆 ,这些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后PCR扩增显示 ,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在30 0bp~ 1 .8kb之间 ,其中 30 0bp片段 6个 ,1kb片段 1个 ,1 8kb片段 5个。说明Mf感染血清可识别Sj的特异性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新老血吸虫病疫区吡喹酮化疗效果追踪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冬保 李毅 +5 位作者 梁幼生 肖妙青 欧阳善文 唐坚 喻鑫玲 魏望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 现场评价洞庭湖反复化疗地区和新发现疫区现阶段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应用Kato-Katz法和孵化法确定血吸虫感染者 2 3 0例 ,吡喹酮化疗 5 0天后进行第一次追踪粪检 ,阳性者再次进行化疗 ,再过 5 0天后进行第二次... 目的 现场评价洞庭湖反复化疗地区和新发现疫区现阶段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应用Kato-Katz法和孵化法确定血吸虫感染者 2 3 0例 ,吡喹酮化疗 5 0天后进行第一次追踪粪检 ,阳性者再次进行化疗 ,再过 5 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踪粪检。结果  2 2 0例接受第一次追踪的对象中 ,2 2例阳性 ,虫卵阴转率为 90 % ,新老疫区阴转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1例对象接受第二次化疗 ,2 0例接受第二次粪检追踪 ,仅 1例阳性。结论 在经过 10余年大面积人畜同步化疗后 ,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吡喹酮化疗的效果未发生变化 ,与新疫区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序效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