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龙胆泻肝汤之适应症及配伍要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韩先知
-
机构
湖南省安乡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龙胆泻肝汤方名最早见于金·李果所撰之《兰室秘藏》,由龙胆草、生地黄、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组成。后来沿用为《集方集解》之方,现今多引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或清代《医宗金鉴》之方。多数医者认为,此方出自东垣之手。方以龙胆草为君,旨在泻肝火,应用以汤剂为主,故得龙胆泻肝汤之名。
-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治疗应用
中药配伍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咳嗽从肝论治五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韩先知
-
机构
湖南省安乡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32-32,共1页
-
文摘
咳嗽为症状反应,其病因复杂。对某些咳证,单纯从肺论治常收效欠佳。笔者在临床中对部分乏效咳证给以治肝之品,咳嗽即渐缓,且有向愈之势,始悟旰肺关系之真义,对咳证由肝而致之理更有进一步认识。兹将咳嗽从肝论治五法分述如下, 一、疏肝散风法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乃清虚之府,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于之则咳矣”。风乃百病之长,善行而多变,为肝所主,多种外邪,常随风邪袭肺。
-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
从肝论治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自学中医药学之管见
- 3
-
-
作者
韩先知
-
机构
湖南省安乡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32-33,共2页
-
文摘
一、立坚韧不拔之志北宋文学家苏轼言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毛泽东同志早年曾有这样一段名言:“吾无过人者,唯于‘坚韧’二字颇为着力。他人以数年为之者,吾以数十年为之,不患其不成功也”。古今中外,凡是学有成就的人,都是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号称世界发明大王的艾迪生曾当过报童、小工,我国当代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当过木工、店员及图书管理员,都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勤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成就卓著的科学巨匠。
-
关键词
中医药学
中医进修教育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清营凉血方剂之配伍
- 4
-
-
作者
韩先知
-
机构
湖南省安乡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
-
出处
《中医函授通讯》
1991年第6期27-28,共2页
-
文摘
清营凉血方剂常以犀角(可水牛角代替)、玄参、生地、丹皮等药为主组成,临床广泛用于邪热传营、热入血分诸证。如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兼夹及其轻重、体质强弱,灵活选药组成,常能取得清营透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之更佳疗效。一、与活血散瘀药物配伍如丹参、赤芍、丹皮之类。邪热传营,或血分热证,皆属热证范畴,治宜苦寒泻热、清营凉血。然苦寒之品,易冰覆气血、凝滞血脉,而致血瘀。另外,热邪又易伤津耗液。脉中阴液不足,血行涩滞,更易致瘀。所以,治疗此类证候应佐以活血散瘀之品,以热邪去而不留瘀,使营血之热得清。
-
关键词
清营
凉血
中药配伍
-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