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宁乡县稳定粮食生产的成效与措施
1
作者 石纪成 唐新民 +2 位作者 肖军 许谓清 胡寿坤 《农业装备技术》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宁乡县是粮食生产大县,粮食总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在全国位于第30位左右。2008年全县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增加,领导重视,政策支持,技术到位,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是宁乡县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水稻 成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碳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莹莹 张海林 +3 位作者 孙国锋 汤文光 李永 陈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0-204,共5页
针对不同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的固碳效应和固碳潜力问题,选择湖南省宁乡县的双季稻区试验点进行了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耕层有机碳储量的研究,以期为制定适合于稻田条件下的合理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 针对不同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的固碳效应和固碳潜力问题,选择湖南省宁乡县的双季稻区试验点进行了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耕层有机碳储量的研究,以期为制定适合于稻田条件下的合理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有机碳(SOC)和活性有机碳(AOC)含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免耕处理下,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0~5cm的SOC和AOC的含量最高,且与其他层次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与免耕相比,旋耕和翻耕则更利于5~10cm和10~20cm土层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积累。比较秸秆还田对SOC和AOC的影响表明,秸秆还田有效地提高了0~10cm有机碳含量,但对10~20cm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秸秆的输入并未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采用等质量方法计算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显示旋耕秸秆还田使有机碳储量明显增加,而免耕只增加了土壤0~5cm和5~10cm土层有机碳储量,10~20cm有机碳储量有所降低,但耕作措施对有机碳储量的长效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稻田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有机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生态服务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小琳 徐尚起 +3 位作者 汤文光 陈阜 胡清 张海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89-2494,共6页
耕作方式对稻田碳循环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双季稻田碳循环及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土壤固碳潜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于湖南省宁乡县进行,通过静态箱法测定翻耕秸秆还... 耕作方式对稻田碳循环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双季稻田碳循环及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土壤固碳潜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于湖南省宁乡县进行,通过静态箱法测定翻耕秸秆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免耕秸秆还田(NT)稻田CH4及CO2排放,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家生态实验室得出的碳折算系数计算各项农资投入的碳释放。结果表明:(1)机械操作造成的碳排放为CT>RT>NT,免耕分别比翻耕和旋耕碳减排61.69、35.70kgC.hm-2;(2)含碳农资碳减排对于稻田碳减排具有较大作用,其中减少含碳农资投入对于免耕碳减排作用最大;(3)免耕促进了稻田土壤碳固定,稻田生态系统总体碳固定为NT>CT>RT;(4)采用免耕、减少含碳农资投入有利于固碳及增加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研究得出免耕秸秆还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及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建议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采用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碳循环 稻田 生态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见良 王奎武 +3 位作者 石纪成 胡泽友 邹应斌 李合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5-249,共5页
为探讨壮秧营养剂对软盘旱育秧和苗床旱育秧的壮秧效果及机理 ,以水稻品种中 - 1 0 0 ,湘早籼 2 8号和中优早 81为供试材料 ,比较研究了 4种壮秧营养剂对水稻软盘旱育和苗床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 .结果表明 :壮秧营养剂 T1 ,T2 和 T4对苗... 为探讨壮秧营养剂对软盘旱育秧和苗床旱育秧的壮秧效果及机理 ,以水稻品种中 - 1 0 0 ,湘早籼 2 8号和中优早 81为供试材料 ,比较研究了 4种壮秧营养剂对水稻软盘旱育和苗床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 .结果表明 :壮秧营养剂 T1 ,T2 和 T4对苗床旱育秧苗的根数和茎基宽比对照显著提高 ;壮秧营养剂 T1 ,T2 和 T3对软盘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主要表现为根干重、根系α-萘胺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表面积、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的幅度较大 ,T1 和 T2 所表现出的效应差异不大 ,而 T3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生产上应用时 ,早稻软盘旱育秧壮秧营养剂每盘的施用量以 8~ 1 2 g(434孔型 ,直径 2 .2 cm)为佳 ,苗床旱育秧的施用量则采用 7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苗 壮秧营养剂 施用量 根干重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喷施大麦试验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旭辉 《作物研究》 1991年第3期39-39,共1页
试验设在本县唐市乡支子村。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肥力中上。供试品种82-1。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试验设0(不喷)、100ppm、150ppm、200ppm、250ppm、300ppm6个处理。多效唑系江苏生产,含量15%。每亩对水50kg,折算处... 试验设在本县唐市乡支子村。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肥力中上。供试品种82-1。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试验设0(不喷)、100ppm、150ppm、200ppm、250ppm、300ppm6个处理。多效唑系江苏生产,含量15%。每亩对水50kg,折算处理为每亩用药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多效唑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金秀 李清明 +1 位作者 尹仕明 石纪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研究育成的晚籼品种,该品种秧龄弹性大,抗寒耐寒能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优良、稳产高产,深受农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普遍欢迎,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种植10万hm2以上,已成为湖南省主栽高档优质稻品种。根据湘...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研究育成的晚籼品种,该品种秧龄弹性大,抗寒耐寒能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优良、稳产高产,深受农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普遍欢迎,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种植10万hm2以上,已成为湖南省主栽高档优质稻品种。根据湘晚籼13号生育期偏长的特性,采取相应的规避调优措施,可以获得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湘晚籼13号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科研院所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毅华 万强 周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6期364-365,共2页
分析了科研院所开发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思路,以期指导科研院所的发展。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开发 优势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大面积冬闲田养鱼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志明 周建华 陶清 《内陆水产》 1997年第9期7-8,共2页
选择406.78hm2稻田,从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下旬进行鱼种养殖,增产比例为1:3.03。投入产出比为1:2.39,每667m2稻田产鱼85.7kg,获纯收入318.69元。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冬闲田 养鱼 稻田养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早稻新品种中嘉早32号的引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纪成 戴月莲 《农技服务》 2008年第5期9-9,19,共2页
阐述了超高产早稻新品种中嘉早32号在宁乡县的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中嘉早32号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3号的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石纪成 唐丙坤 王秀中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共2页
关键词 中熟早籼 新品种 “湘早籼33号” 引种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杨旭辉 彭至善 +1 位作者 陈金书 胡建平 《作物研究》 1991年第2期33-33,共1页
1989~990年,宁乡县共种植杂交晚粳1160.2亩,亩平519.1kg,其中有55.6亩亩产在600kg以上。据随机抽样86户调查统计,杂交晚粳比当地当年的常规晚粳盐粳2号、H80-8等亩增78.3kg,增产14.8%,比晚籼品种湘晚籼1号亩增75kg,增产17.8%,比杂交... 1989~990年,宁乡县共种植杂交晚粳1160.2亩,亩平519.1kg,其中有55.6亩亩产在600kg以上。据随机抽样86户调查统计,杂交晚粳比当地当年的常规晚粳盐粳2号、H80-8等亩增78.3kg,增产14.8%,比晚籼品种湘晚籼1号亩增75kg,增产17.8%,比杂交晚籼威优64亩增35.9kg,增产8.6%。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好,每亩杂交晚粳比籼稻可增加纯收入40.4~68.2元。 两年的种植表明,杂交晚粳具有下列特性:①耐肥抗倒,稳产高产,平衡增产;②分蘖能力较弱,每亩穗数较少,但穗大粒多,后期抗寒能力强,结实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晚粳 高产 栽培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水田菱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2
作者 石纪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菱角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水田 低洼 水生草本植物 营养物质 美味佳肴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茬单季稻轻松栽培法
13
作者 石纪成 王庆章 +2 位作者 李超高 陶清 王亚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S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法 单季稻 油菜茬 移栽油菜 高产高效 生态环保 翻耕 水浸泡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万亩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石纪成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早稻 软盘 抛栽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