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部门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的实践
1
作者 李元林 杨琼 +1 位作者 陈小华 张秀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重点监控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对娄底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重点监... 目的 探讨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重点监控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对娄底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药品施行全程管理。统计并分析2023年2—11月构建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占比、临床不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报告例数,并根据点评结果在前置审方系统中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 自2023年7月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后,纳入本院重点监控目录的药品销售金额药占比呈下降趋势,由12.07%下降为9.61%。降幅为20.38%;临床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由17.75%降至6.33%,下降了11.42%。涉及重点监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明显减少,由58例降至31例,监管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显著减少本院临床对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多学科协作 重点监控药品 合理用药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在规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琼 李元林 +1 位作者 陈瑶 魏桂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医院审方系统随机抽取娄底市中心医院2022年1—12月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利用柏拉图和鱼骨图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有... 目的分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医院审方系统随机抽取娄底市中心医院2022年1—12月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利用柏拉图和鱼骨图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再将整改前(2022年7—12月)与整改后(2023年7—12月)的处方合格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整改措施的科学合理性。结果通过对448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不合理处方(医嘱)进行柏拉图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有3种,不合理处方产生科室主要有7个;再运用鱼骨图进行根因分析,找到4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系列对应整改措施;最后对整改前后处方进行对比,发现合格率从87.56%提升至98.56%,主要和次要的不合理处方类型数量皆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柏拉图及鱼骨图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分析,可有效改进医院监管措施、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鱼骨图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菊口服液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元林 吴群 +2 位作者 陈瑶 彭凯丽 雷小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1期57-60,共4页
目的 对桑菊口服液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对桑菊口服液进行有效部位的分离,在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结果的指导下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分离有效部位各... 目的 对桑菊口服液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对桑菊口服液进行有效部位的分离,在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结果的指导下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分离有效部位各成分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桑菊口服液抗菌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酚酸类化学成分:3-(3-羟基-苯基)-丙酸、3-(3-羟基-苯基)-丙酸甲酯、肉桂酸、3-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丙烷-1、3-羟基-1-(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烷-1、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草酸、没食子酸。结论 桑菊口服液的抗菌作用源于酚酸类化学成分的作用,且化合物1-9为首次从桑菊口服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口服液 抗菌作用 药效学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14-2019年29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志清 罗忠勇 +1 位作者 贺少仕 禹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4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娄底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的296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引发ADR/ADE的药品分布,ADR/ADE累... 目的分析娄底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的296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引发ADR/ADE的药品分布,ADR/ADE累及器官/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ADR/ADE的转归情况等。结果在296例ADR/ADE报告中,共涉及药物品种22种,出现例次排名前3位的为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ADR/ADE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4例次,占39.57%);严重的ADR/ADE有18例(6.08%),17例痊愈,1例好转,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全身性损害。结论中药注射剂因成分复杂和临床不合理使用易发生ADR/ADE,临床上应采取辨证论治、处方前置审核、输液安全监测等措施减少ADR/ADE的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前置审核在促进门急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元林 陈小华 +1 位作者 罗忠勇 张秀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122-125,146,共5页
目的促进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方法通过制订审方规则,结合医院用药实际情况,对糖皮质激素用药规则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禁忌证、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设置,以保... 目的促进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方法通过制订审方规则,结合医院用药实际情况,对糖皮质激素用药规则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禁忌证、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设置,以保障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选取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门急诊药房未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2021年6—10月)门急诊处方及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2022年6—10月)门急诊处方,统计并分析处方前置审核前后急诊患者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液使用率和门急诊糖皮质激素处方合理率。结果对糖皮质激素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后,急诊患者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液使用率显著下降,门急诊糖皮质激素处方合理率显著提高。结论糖皮质激素审方规则的合理设置有助于降低急诊患者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率,提高门急诊糖皮质激素处方合理率,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并培养了药师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门急诊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对认知障碍样行为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丽风 吴莉峰 胡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对ICR老年痴呆小鼠模型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雄性ICR大鼠60只,体重32.5~35.5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多奈哌齐组(3.0 mg/kg)及金匮肾气丸中、高(80mg/mL、120mg/mL)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进...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对ICR老年痴呆小鼠模型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雄性ICR大鼠60只,体重32.5~35.5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多奈哌齐组(3.0 mg/kg)及金匮肾气丸中、高(80mg/mL、120mg/mL)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进行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其余组小水均进行造模(注射相同剂量的D-半乳糖),连续造模24天后进行新物体识别检测。将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用随机数表法按照辨别指数重新分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4天后,进行新物体识别检测与Morris水迷宫检测,分析金匮肾气丸对老年痴呆小鼠的认知障碍样行为的保护作用。结果金匮肾气丸中、高剂量组小鼠能明显缩短潜伏期时间(P<0.05);金匮肾气丸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老年痴呆小鼠的新物体辨别指数(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明显改善ICR老年痴呆模型的认知障碍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老年痴呆 认知障碍样行为 多奈哌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