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穿刺活检122例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1
作者 何计南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7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行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和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1月行肾活检患者122例,分析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122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最高,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次之。肾穿刺活检患...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行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和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1月行肾活检患者122例,分析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122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最高,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次之。肾穿刺活检患者年龄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为肾病综合征58例,慢性肾炎综合征20例,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19例。结论:行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病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发病人群多见于中青年,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病理类型,狼疮肾炎是最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且以女性患者为主,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脏活检 病理类型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芥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谭东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氮芥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予盐酸氮芥静脉注射,由1mg开始,隔日注射1次,每次加量1mg,至5mg后每周注射2次,累积量达每公斤体重1.5 ̄2.0mg(约80 ̄100mg)后停药;联合低... 目的:观察氮芥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予盐酸氮芥静脉注射,由1mg开始,隔日注射1次,每次加量1mg,至5mg后每周注射2次,累积量达每公斤体重1.5 ̄2.0mg(约80 ̄100mg)后停药;联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结果:总有效率85.7%,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量、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有显著变化﹙P<0.05﹚,伴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氮芥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氮芥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彭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86-189,209,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8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且符合PEW诊断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8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且符合PEW诊断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规律透析治疗、调节钙磷代谢、纠正贫血、降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三角肌皮褶厚度(TSF)、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体重指数(BMI)等体表测量参数,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营养评估(MQSGA)评分,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总铁结合力(TIB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MAMC、BMI、PA、TC、TIBC、MAC、TSF高于治疗前,MQSG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A、TIBC、TSF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QSGA评分低于对照组,BMI、TIBC、TC、MAC、TSF、MAM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HB、TG、血肌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改善HD患者营养评分及体表测量指标,对PEW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血液透析 蛋白质能量消耗 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营养评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