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金武
荣晶晶
+15 位作者
刘征宇
何晋
张宇
王长录
邹琼超
彭翔
王鹏
张乐
向媛媛
郑鹏飞
贺彩红
杨秋霞
龙宇博
傅庆华
郑昭芬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STEMI患者1 351例。根据所...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STEMI患者1 351例。根据所采用的罪犯血管高血栓负荷不同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内单纯血栓抽吸组(单纯抽吸组,n=938)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组(联合治疗组,n=413),又将联合治疗组分为先溶栓再抽吸亚组(n=102)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n=311)。使用1:2倾向性匹配法调整患者基线。利用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校正TIMI帧计数(CTFC)、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等评价指标,比较单纯抽吸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以及先溶栓再抽吸亚组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匹配后,联合治疗组413例,单纯抽吸组826例,两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联合治疗组AMR、CTFC均低于单纯抽吸组;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3级、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单纯抽吸组(P均<0.001)。匹配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102例,先抽吸再溶栓亚组204例,两亚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先抽吸再溶栓亚组AMR、CTFC均低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术后TIMI血流3级患者占比高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P均<0.001);此外,两亚组的TMPG、MBG、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与单纯血栓抽吸比,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可更好地改善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先血栓抽吸再溶栓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内溶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金武
荣晶晶
刘征宇
何晋
张宇
王长录
邹琼超
彭翔
王鹏
张乐
向媛媛
郑鹏飞
贺彩红
杨秋霞
龙宇博
傅庆华
郑昭芬
潘宏伟
机构
湖南省
人民
医院
(
湖南
师范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
湖南省
心力衰竭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心血管
内科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7-1104,共8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项目(2019SK2021)
湖南省发改委项目(2019FGW27)。
文摘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STEMI患者1 351例。根据所采用的罪犯血管高血栓负荷不同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内单纯血栓抽吸组(单纯抽吸组,n=938)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组(联合治疗组,n=413),又将联合治疗组分为先溶栓再抽吸亚组(n=102)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n=311)。使用1:2倾向性匹配法调整患者基线。利用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校正TIMI帧计数(CTFC)、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等评价指标,比较单纯抽吸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以及先溶栓再抽吸亚组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匹配后,联合治疗组413例,单纯抽吸组826例,两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联合治疗组AMR、CTFC均低于单纯抽吸组;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3级、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单纯抽吸组(P均<0.001)。匹配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102例,先抽吸再溶栓亚组204例,两亚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先抽吸再溶栓亚组AMR、CTFC均低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术后TIMI血流3级患者占比高于先溶栓再抽吸亚组(P均<0.001);此外,两亚组的TMPG、MBG、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与单纯血栓抽吸比,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可更好地改善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先血栓抽吸再溶栓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更佳。
关键词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内溶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Keywords
thrombus aspiration
intracoronary thrombolysis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刘金武
荣晶晶
刘征宇
何晋
张宇
王长录
邹琼超
彭翔
王鹏
张乐
向媛媛
郑鹏飞
贺彩红
杨秋霞
龙宇博
傅庆华
郑昭芬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