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反思——湖南省哲学学会1999年年会综述
1
作者 覃正爱 《湖湘论坛》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研讨 社会道德 历史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戴震的理性思想
2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1996年第6期33-36,共4页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理欲之辨的问题上,其思想达到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然而。
关键词 戴震哲学 理性思想 人类理性精神 唯物主义哲学家 道德理性 十八世纪 理欲之辨 道德准则 理性思维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3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1997年第6期13-15,共3页
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周正刚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系统地搭建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为文化的发展制定了跨世纪的战略,这充... 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周正刚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系统地搭建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为文化的发展制定了跨世纪的战略,这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指导思想 人民群众 精神支柱 对外文化交流 思想道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方法论体系
4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方法论 实践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 矛盾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 历史分析方法 科教兴国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多样性思维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5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1999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多样性思维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一元思维 思维方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统一性与多样性 十五大报告 社会主义文化 解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标准的结构及其科学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春 《湖湘论坛》 1990年第2期19-21,共3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符合民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却有时失真、变形,出现某些“政策变异”现象。究其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干部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符合民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却有时失真、变形,出现某些“政策变异”现象。究其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干部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但是我们认为,干部制度的前提是干部标准,干部标准规定着干部制度的范围和方向,甚至直接影响干部制度的效力。因此,对干部标准进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标准 干部制度 干部队伍 干部任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教训 辩证统一 干部工作 事实标准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逻辑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月娥 《湖湘论坛》 1999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 创造思维 象思维 逻辑记忆 协同思维 交互作用 形式逻辑 创造能力 思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夸大主体性,否定反映论——评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
8
作者 姚志安 《湖湘论坛》 1990年第1期10-14,共5页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的直观反映论观点,是我们无法为之辩护的”;“列宁的上述论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也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左”;应当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的观点,我不同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哲学界同仁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反映论 王若水 主体性 《新华文摘》 实践论 学界同仁 感性世界 认识主体 人类实践 马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和认识论的革命变革
9
作者 姚志安 《湖湘论坛》 1992年第2期3-7,共5页
在我们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大凡论及马克思所实行的认识论的革命变革,一般都归之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的结果。这种流行的观点无疑包含着部分的真理性,但由于忽视了认识论的革命变革与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在我们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大凡论及马克思所实行的认识论的革命变革,一般都归之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的结果。这种流行的观点无疑包含着部分的真理性,但由于忽视了认识论的革命变革与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变革 认识论问题 哲学教科书 认识主体 历史活动 前提问题 市民社会 辩证过程 人民群众 《德法年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分析与批判
10
作者 陈明文 《湖湘论坛》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形而上学,我们现在一般都把它视为一种反辩证法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加以彻底否定。实际上,我们的革命导师对形而上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本文就恩格斯对形而上学所作的分析与批判作点初浅的探讨。一、恩格斯对形... 形而上学,我们现在一般都把它视为一种反辩证法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加以彻底否定。实际上,我们的革命导师对形而上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本文就恩格斯对形而上学所作的分析与批判作点初浅的探讨。一、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具体分析和批判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分析与批判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思维形式 恩格斯 思维方法 辩证法 研究方法 方法论 分析批判 自然科学 形式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