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地缘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顺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14,共4页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近代湖南绅士虽分布于全省各地 ,但又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它不仅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关系 ,而且还受湘军和各时期的领袖人物的影响甚大 ,从而造成...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近代湖南绅士虽分布于全省各地 ,但又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它不仅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关系 ,而且还受湘军和各时期的领袖人物的影响甚大 ,从而造成了近代湖南绅士分布极不均匀的现象。绅士的分布不均 ,直接导致了湖南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 ,绅士相对集中的地区政治空气浓厚 ,经济发展较快 ,文化教育事业相对繁荣 ;而绅士分布薄弱的地区 ,政治空气沉闷 ,经济发展迟缓 ,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湘军 地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绅士与晚清教育变革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顺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91,共8页
清末"新政"直接催生了近代社会职业的多向分化,从而给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清末废科兴学现象的出现,促使教育场域由科场场域向学校场域转型。在这场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湖南绅士也和全国的绅士一样开始了由旧... 清末"新政"直接催生了近代社会职业的多向分化,从而给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清末废科兴学现象的出现,促使教育场域由科场场域向学校场域转型。在这场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湖南绅士也和全国的绅士一样开始了由旧文化资本的占有者向新文化资本的占有者的转变,主导了清末湖南的教育改革。但是,由于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心态各异,因而其转变的程度有高有低,使得湖南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复古与求新、变形与变体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文化资本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湖南绅士的群体结构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顺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9-70,共2页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它崛起于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特殊历史时期 ,因而其群体结构极为复杂 ,不仅有传统的功名绅士 ,辞官退职的乡居绅士以及部分捐纳绅士 ,而且还出现了大批军功绅士和世袭爵职绅士 ,从...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它崛起于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特殊历史时期 ,因而其群体结构极为复杂 ,不仅有传统的功名绅士 ,辞官退职的乡居绅士以及部分捐纳绅士 ,而且还出现了大批军功绅士和世袭爵职绅士 ,从而造成了湖南“绅权大于官权”的反常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群体结构 军功绅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绅士与晚清实业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顺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绅士逐渐取代了旧派绅士,成了晚清实业建设的主要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清末新政 实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动员组织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连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87-94,共8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为人、财、物征发动员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严密而行之有效的动员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在党政军和社会团体中均有分布,它们互相配合、密切互动,保障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革命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革命动员 根据地组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连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5,59,共4页
相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说,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转折性意义,这一总的历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其具体的历史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波三折,凸现曲折性和艰难性;"路线"斗争空前激烈,成为... 相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说,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转折性意义,这一总的历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其具体的历史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波三折,凸现曲折性和艰难性;"路线"斗争空前激烈,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摆脱自发状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走向独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意识形态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美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0期59-63,共5页
政党意识形态观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指政党对意识形态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政党地位、政党意识形态、政党自身状况、历史文化渊源等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科学的意识形态观是政党的追... 政党意识形态观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指政党对意识形态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政党地位、政党意识形态、政党自身状况、历史文化渊源等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科学的意识形态观是政党的追求,它认为意识形态是价值目标,但价值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符合实际;认为意识形态是工具,但必须以能不能凝聚广大民众、党员为标准;认为意识形态是行为准则,但不能僵化;认为意识形态是旗帜,但应当尽量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意识形态观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基本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美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51,共4页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代西方政党形成了自身的意识形态观,它们重视意识形态的地位,主张将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提倡意识形态要跟随实际的发展而变化,要求意识形态的调整以民众的利益为依据。这种意识形态观在促进社会...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代西方政党形成了自身的意识形态观,它们重视意识形态的地位,主张将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提倡意识形态要跟随实际的发展而变化,要求意识形态的调整以民众的利益为依据。这种意识形态观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政党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从中,我们也可总结出关于政党意识形态观的相关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党 意识形态观 民众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八大二次会议”与“八届二中全会”——从一条注释的错误说起
9
作者 李美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注释 《中共党史研究》 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 简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