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孕鼠与其仔鼠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艳 王海琴 王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哺乳动物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关系,观察不同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对哺乳动物心脏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30只SD孕鼠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每组10只)。从妊娠第7天起,高剂量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哺乳动物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关系,观察不同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对哺乳动物心脏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30只SD孕鼠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每组10只)。从妊娠第7天起,高剂量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200mg/(kg.d),低剂量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100mg/(kg.d),对照组腹腔内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直至孕第20天剖宫取胎。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检测妊娠前及妊娠第20天孕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体视镜观察仔鼠的心脏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仔鼠的心肌细胞结构变化。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孕鼠妊娠第20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30.47±1.12),(20.90±1.08),(10.98±0.77)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建模成功。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仔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4.13%,9.57%,0.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观察仔鼠心肌细胞,可见低剂量组心肌组织中有凋亡细胞;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凋亡细胞更加明显。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孕鼠胚胎心脏发育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室间隔缺损、心房缺如、心包积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诱导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导致心脏畸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先天性心脏病 动物模型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型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静 肖松舒 +1 位作者 邓新粮 崔超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HPV16-E6蛋白是否为NNEDV病因及与VS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在15例正常外阴组织,40例NNEDV及45例VSCC...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HPV16-E6蛋白是否为NNEDV病因及与VS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在15例正常外阴组织,40例NNEDV及45例VSCC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E6蛋白在正常外阴皮肤组无表达,在NNEDV及V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NEDV组中,HPV16-E6蛋白在鳞状上皮增生(SH)型及硬化性苔藓(LS)型阳性率分别为35%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正常外阴皮肤组升高(P<0.05),较VSCC组降低(P<0.05)。HPV16-E6在VSCC的表达阳性率为66.67%,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I期和II期,I期和III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II期和III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高分化和低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高分化和中分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有淋巴结转移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是NNEDV的病因之一。HPV16-E6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VSCC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