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婚姻伦理建设研究
1
作者 李桂梅 周雯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即确立并推行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根据革命情势对婚姻伦理建设的方针措施作出灵活调整,以强化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在新旧交替、复杂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呈现出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糅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婚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室星空”:农村贫困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经验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曾东霞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8-43,共6页
社会底层青年要实现从底层到中上层的成功逆袭,接受教育是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家庭视角出发,认为农村贫困家庭贫困背后的希望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民主温柔的母亲与务实严厉的父亲的身教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农... 社会底层青年要实现从底层到中上层的成功逆袭,接受教育是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家庭视角出发,认为农村贫困家庭贫困背后的希望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民主温柔的母亲与务实严厉的父亲的身教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农村贫困家庭青年对学业的追求。从家庭对教育的影响来看,农村贫困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成就是家庭经验与个体理性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第一代大学生 家庭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性别伦理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桂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社会性别伦理是一定社会道德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及其责任的期待和评价标准。社会性别伦理的分析就是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从影响两性发展的性别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入手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和政策,消除不利于两性发展的障碍。“全面二... 社会性别伦理是一定社会道德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及其责任的期待和评价标准。社会性别伦理的分析就是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从影响两性发展的性别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入手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和政策,消除不利于两性发展的障碍。“全面二孩”时期,生育的男孩偏好将有所缓和,加之女性在家庭养老中的特殊作用,会出现“一儿一女”的生育偏好,促进性别平等;生育已从私人领域的事务转变为公共领域应给予干预的事务,政府及社会应为生育提供各项制度支持;女性在孩子抚养和家务劳动上的负担将加重,家庭与工作的责任难以平衡,亟需促进性别平等的家庭政策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从而提升生育率;女性的催生压力将增加,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女性的生育主体意识应受到尊重,生育应回归理性和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社会性别伦理 家庭 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性道德观的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桂梅 柳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5,共8页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及西方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伦理觉悟”“道德革命”的主张,传统道德成为知识分子必须要打破的桎梏,性道德变革作为道德革命的一部分,成为知识分子探讨的重要内容。近代知识分子在对...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及西方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伦理觉悟”“道德革命”的主张,传统道德成为知识分子必须要打破的桎梏,性道德变革作为道德革命的一部分,成为知识分子探讨的重要内容。近代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性道德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开始建构现代性道德。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性自然观,肯定性的正当合理;批判传统性道德的禁欲和愚昧,主张性解放,宣传性科学;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和婚姻自由;抨击封建贞操观,强调女性作为人的性权利。近代基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建构的性道德为现代性道德奠定了基础,为当代性道德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知识分子 性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信息加工与信息加工时间特性双视角下的重要时间参数及其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华站 崔晓冰 +3 位作者 白幼玲 曹格格 邓靖歆 李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53-1864,共12页
时间既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对象,也是(非时间)信息加工的制约因素。数十毫秒至数秒之间的时间加工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紧密,譬如主观计时、演奏及言语等活动。根据以往文献分析可知,在该时间区域内,20~60 ms、1/3~1 s、2~3 s是研究者关注的... 时间既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对象,也是(非时间)信息加工的制约因素。数十毫秒至数秒之间的时间加工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紧密,譬如主观计时、演奏及言语等活动。根据以往文献分析可知,在该时间区域内,20~60 ms、1/3~1 s、2~3 s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时间参数,但是支持这些参数的证据尚存分歧。首先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的视角介绍时间参数的基本观点及其提出背景,然后基于“时间信息加工”视角从行为学研究、脑损伤研究、神经药理学研究,脑电研究、脑成像研究、经颅磁刺激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研究等领域介评了1/3~1 s和2~3 s分界区域的证据,接着基于“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视角从时序知觉阈限研究、感觉运动同步研究、主观节奏研究、言语行为研究、知觉逆转研究、返回抑制研究及失匹配负波研究等领域介评了20~60 ms和2~3 s时间窗口的证据。未来研究既要注意构建基于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假说,也要厘清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时间特性 时间参数 分界区域 时间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反哺与回归:破解乡村振兴短板之道 被引量:27
6
作者 曾东霞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88,共6页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青年与乡村的关系是乡村振兴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乡村青年人才的流失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之一。青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文化、技术及智力反哺参与乡村实践,而振兴乡村吸引青年...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青年与乡村的关系是乡村振兴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乡村青年人才的流失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之一。青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文化、技术及智力反哺参与乡村实践,而振兴乡村吸引青年回归是青年反哺实践的基础,乡村振兴与青年发展双向驱动是青年反哺的愿景。因此,激发农村活力,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吸引青年回归与农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充分发挥青年反哺功能是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弱项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反哺 乡村振兴 双向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基于罗尔斯的视角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文佳 李建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教育资源分配不仅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更与人们的发展密切关联,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 教育资源分配不仅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更与人们的发展密切关联,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公平更具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更好的道德氛围。帮助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弥补生活环境的差异、补偿自然天赋的缺陷是教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应有之义。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首先需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通过教育资源的分配保障受教育者选择的自由,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体现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并借助教育过程涵养人们的正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分配正义 教育公平 始端公平 终端公平 特殊群体 正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孩生育政策的人口伦理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潇俏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0,共7页
三孩生育政策出台,是我国政府直面人口形势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维护我国公民生育权的伦理关切,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伦理路径,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伦理战略。然而... 三孩生育政策出台,是我国政府直面人口形势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维护我国公民生育权的伦理关切,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伦理路径,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伦理战略。然而,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却面临着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生育选择与职业发展、生育责任与养育质量之间的伦理冲突。有效应对三孩生育政策的伦理冲突,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性别平等,完善生育保障制度;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强化人口伦理责任;三是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实现“幼有所育”;四是塑造新型婚育文化,优化生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生育政策 人口伦理 伦理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