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的湖南省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
1
作者
周松林
杨楠
+2 位作者
张曦
李志学
莫文波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104-111,共8页
城市山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城市山体进行有效监测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监测城市山体保护情况,利用LandSat 8和Google Earth影像,结合无人机技术,开展了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在总体监测方面,利用2017年1月22日和2018...
城市山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城市山体进行有效监测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监测城市山体保护情况,利用LandSat 8和Google Earth影像,结合无人机技术,开展了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在总体监测方面,利用2017年1月22日和2018年1月9日两景LandSat 8数据,通过计算NDVI指数,监测总体植被变化。结果表明,益阳市2017年保护山体植被覆盖率降低1.1%,下降比例较益阳市城市规划区低1%。在山体破坏详细监测方面,利用Google Earth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对比分析,Google Earth影像拍摄时间不满足要求的区域,使用LandSat 8影像替换,提取变化较大的山体,在此基础上利用无人机对变化山体进行详细勘测,获取精确数据。结果表明,益阳市165座保护山体共有7座山体遭受相对较大破坏,破坏面积10.22 ha,破坏原因主要为村民建房、采石采砂、开垦林地等。遥感技术结合无人机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具有获取数据方便、成本低、快速高效等优势,既适合城市山体保护监测,也适用于其他中观尺度的环境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城市山体
变化监测
益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与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光合特性及其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红兵
肖润林
周小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为了探讨沟渠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氮磷去除效果,为水生植物应用于沟渠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生态沟渠水生美人蕉与铜钱草两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晴天采用便携式CID-340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生...
为了探讨沟渠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氮磷去除效果,为水生植物应用于沟渠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生态沟渠水生美人蕉与铜钱草两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晴天采用便携式CID-340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生态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并测定了沟渠水体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生美人蕉和铜钱草在自然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水生美人蕉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铜钱草,其净光合速率受气孔导度的影响也最大,而铜钱草净光合速率则受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的影响较大;另外,水生美人蕉和铜钱草的净光合速率与沟渠总氮的去除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去除效果无显著正相关,因此,净光合速率可作为净化沟渠水体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且由于水生美人蕉总氮的去除率与铜钱草相比有较大提高,可作为净化沟渠水体的优选植物,因此研究沟渠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对氮磷去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美人蕉
铜钱草
光合特性
氮磷
去除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来东洞庭湖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楠
莫文波
+4 位作者
张曦
罗望军
张灿明
赵运林
马丰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30,共12页
洞庭湖湿地变化一直是湿地生态研究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1989—2016年间6期的TM/ETM数据,结合气象、水位数据对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以期从长时间序列上揭示东洞庭植被覆盖变化的机理,为湿地植被保护提供重...
洞庭湖湿地变化一直是湿地生态研究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1989—2016年间6期的TM/ETM数据,结合气象、水位数据对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以期从长时间序列上揭示东洞庭植被覆盖变化的机理,为湿地植被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上,东洞庭湖的整体植被覆盖度存在降低的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等级围绕着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差异。2)1989—2016年间,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情况以退化为主,退化面积达到75.59%,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要类型;整体来说,研究区南边比北边退化程度高。3)研究区低、高植被覆盖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与东洞庭湖特有的水文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NDVI
东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小梅
董萌
+2 位作者
余红兵
谭淑端
杨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8-355,共8页
为揭示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作用机理,利用具有促生功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T3),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J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Y5)的混合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
为揭示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作用机理,利用具有促生功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T3),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J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Y5)的混合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气体交换、光合色素、光合矿质元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蒌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增加,胞间CO_(2)浓度明显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系数显著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蒌蒿对光合矿质元素P,K,Fe,Ca,Mg,S的吸收增加。因此,促生菌能改善Cd胁迫对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洞庭湖湿地土壤Cd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细菌
CD胁迫
蒌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的湖南省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
1
作者
周松林
杨楠
张曦
李志学
莫文波
机构
湖南
城市学院设计
研究
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
城乡
生态
规划与
修复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南
城市学院
数字化
城乡
空间
规划
关键
技术
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104-111,共8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2017TP2006)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2018XK2009)。
文摘
城市山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城市山体进行有效监测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监测城市山体保护情况,利用LandSat 8和Google Earth影像,结合无人机技术,开展了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在总体监测方面,利用2017年1月22日和2018年1月9日两景LandSat 8数据,通过计算NDVI指数,监测总体植被变化。结果表明,益阳市2017年保护山体植被覆盖率降低1.1%,下降比例较益阳市城市规划区低1%。在山体破坏详细监测方面,利用Google Earth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对比分析,Google Earth影像拍摄时间不满足要求的区域,使用LandSat 8影像替换,提取变化较大的山体,在此基础上利用无人机对变化山体进行详细勘测,获取精确数据。结果表明,益阳市165座保护山体共有7座山体遭受相对较大破坏,破坏面积10.22 ha,破坏原因主要为村民建房、采石采砂、开垦林地等。遥感技术结合无人机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具有获取数据方便、成本低、快速高效等优势,既适合城市山体保护监测,也适用于其他中观尺度的环境监测。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城市山体
变化监测
益阳市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UAV
urban mountain
change monitoring
Yiyang City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与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光合特性及其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红兵
肖润林
周小梅
机构
湖南
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
规划
院
数字化
城乡
空间
规划
关键
技术
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
城乡
生态
规划与
修复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
生态
研究
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7C029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40013)。
文摘
为了探讨沟渠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氮磷去除效果,为水生植物应用于沟渠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生态沟渠水生美人蕉与铜钱草两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晴天采用便携式CID-340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生态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并测定了沟渠水体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生美人蕉和铜钱草在自然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水生美人蕉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铜钱草,其净光合速率受气孔导度的影响也最大,而铜钱草净光合速率则受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的影响较大;另外,水生美人蕉和铜钱草的净光合速率与沟渠总氮的去除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去除效果无显著正相关,因此,净光合速率可作为净化沟渠水体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且由于水生美人蕉总氮的去除率与铜钱草相比有较大提高,可作为净化沟渠水体的优选植物,因此研究沟渠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对氮磷去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生美人蕉
铜钱草
光合特性
氮磷
去除效果
研究
Keywords
Canna glauca
Hydrocotyle vulgari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stud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来东洞庭湖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楠
莫文波
张曦
罗望军
张灿明
赵运林
马丰丰
机构
湖南省
水资源
研究
和利用合作
中心
湖南
城市学院
规划
建筑设计
研究
院
湖南省
城乡
生态
规划与
修复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中科星图信息
技术
有限公司
湖南省
林业科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30,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东洞庭湖湿地演变规律研究”(2017SK2300)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引进及应用示范”(2017WK2082)
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TP2006)
文摘
洞庭湖湿地变化一直是湿地生态研究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1989—2016年间6期的TM/ETM数据,结合气象、水位数据对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以期从长时间序列上揭示东洞庭植被覆盖变化的机理,为湿地植被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上,东洞庭湖的整体植被覆盖度存在降低的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等级围绕着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差异。2)1989—2016年间,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情况以退化为主,退化面积达到75.59%,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要类型;整体来说,研究区南边比北边退化程度高。3)研究区低、高植被覆盖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与东洞庭湖特有的水文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
湿地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NDVI
东洞庭湖
Keywords
wetland
vegetation cover
spatial-temporal change
NDVI
east Dongting lake
分类号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小梅
董萌
余红兵
谭淑端
杨楠
机构
湖南
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
规划
学院
数字化
城乡
空间
规划
关键
技术
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
城乡
生态
规划与
修复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湖南省
村镇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8-355,共8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J40013,2015JJ4012)
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9K016)资助。
文摘
为揭示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作用机理,利用具有促生功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T3),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J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Y5)的混合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气体交换、光合色素、光合矿质元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蒌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增加,胞间CO_(2)浓度明显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系数显著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蒌蒿对光合矿质元素P,K,Fe,Ca,Mg,S的吸收增加。因此,促生菌能改善Cd胁迫对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洞庭湖湿地土壤Cd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促生细菌
CD胁迫
蒌蒿
光合特性
Keywords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Cadmium stress
Artemisia selengensi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45.7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的湖南省益阳市城市山体监测
周松林
杨楠
张曦
李志学
莫文波
《生态科学》
CSCD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与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光合特性及其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余红兵
肖润林
周小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30年来东洞庭湖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杨楠
莫文波
张曦
罗望军
张灿明
赵运林
马丰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
周小梅
董萌
余红兵
谭淑端
杨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