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大义山地区含锂花岗岩演化特征
1
作者 梁恩云 曾志方 +4 位作者 刘庚寅 曾广乾 邹光均 许若潮 赵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湖南大义山地区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过渡区、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叠合部,大义山岩体具多期次侵入、强蚀变的特点。该地区大冲里矿区的含锂花岗岩可分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J_(3)^(a))、细粒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η... 湖南大义山地区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过渡区、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叠合部,大义山岩体具多期次侵入、强蚀变的特点。该地区大冲里矿区的含锂花岗岩可分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J_(3)^(a))、细粒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J_(3)^(b))、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J_(3)^(c))3期次侵入岩,为揭示锂成矿机制,以岩石地球化学为切入点探讨花岗岩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大冲里矿区花岗岩Si O_(2)平均含量75.13%,Na_(2)O+K_(2)O平均含量5.99%,10000×Ga/Al平均值3.88,^(T)Fe O/Mg O平均值21.70,具平坦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富集Rb、Th、U、Y,亏损Ba、Sr,属A型花岗岩。在Yb-Ta和Y-Nb图中,大冲里矿区花岗岩投点绝大部分落入板内花岗岩范围,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其形成于燕山早期的陆内伸展环境。从早至晚,各期次花岗岩遵循花岗岩演化规律,∑REE、LREE、HREE、LREE/HREE、Th、Zr、Hf值呈递减变化,Li、W、Sn、Bi、Rb、U、Nb呈递增变化。Li平均含量变化为538×10^(-6)→734×10^(-6)→2218×10^(-6),其变异系数为21.2%→29.8%→74.3%,反映了晚期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Li元素更富集、更利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演化 岩石地球化学 含锂花岗岩 大义山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