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醴陵市官庄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建平 李沐春 +1 位作者 向华 尹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8-204,共7页
浏阳-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新华夏系衡东-浏阳隆起带中段与北西向的长沙-萍乡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是江南古陆成矿带中部重要的金矿成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冷家溪群黄浒洞组破碎蚀变粉砂质板岩中,构造运动强烈。该区金矿属中低温... 浏阳-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新华夏系衡东-浏阳隆起带中段与北西向的长沙-萍乡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是江南古陆成矿带中部重要的金矿成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冷家溪群黄浒洞组破碎蚀变粉砂质板岩中,构造运动强烈。该区金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破碎蚀变板岩为辅。加强对该矿区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可供进一步指导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庄矿区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衡南县咸塘钙芒硝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成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87,93,共4页
咸塘钙芒硝矿赋存于始新世中期的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中上部第四岩性带一上硫酸盐带中。共有矿体(层)3个,以Ⅰ、Ⅱ^#矿体(层)为主,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产出;平均厚32.17m,最大厚度达60余m;平均品位Na2SO4 23.96%~2... 咸塘钙芒硝矿赋存于始新世中期的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中上部第四岩性带一上硫酸盐带中。共有矿体(层)3个,以Ⅰ、Ⅱ^#矿体(层)为主,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产出;平均厚32.17m,最大厚度达60余m;平均品位Na2SO4 23.96%~27.16%,最高达44.73%;矿石组分简单,主要为钙芒销、石膏、硬石膏。矿床成因属内陆湖相蒸发沉积之层状硫酸盐型钙芒硝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东北部地区桃江县木瓜园钨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对区域成矿作用的启示 被引量:22
3
作者 陕亮 庞迎春 +6 位作者 柯贤忠 刘家军 陈文辉 牛志军 徐德明 龙文国 王滨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江南造山带的湘东北-赣西北-皖东南—浙西南地区存在一个北东向钨矿带,成因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近年在其西南方向新发现了木瓜园大型钨矿床,成矿过程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厘定了木瓜园矿区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2... 江南造山带的湘东北-赣西北-皖东南—浙西南地区存在一个北东向钨矿带,成因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近年在其西南方向新发现了木瓜园大型钨矿床,成矿过程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厘定了木瓜园矿区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224.2±2.0)Ma(MSWD=0.65,n=17),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225.4±1.4)Ma(MSWD=0.71)及加权平均年龄(222.96±0.96)Ma(MSWD=1.08,n=5),表明矿区成岩与成矿时代均为晚三叠世,属于印支期;锆石初始176 Hf/177 Hf比值0.282 444~0.282 580,εHf(t)值为-1.9~-7.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713~1 388Ma,表明含矿岩体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岩石,起源于下地壳古老物质的重熔。由于北东向钨矿带成岩成矿集中于燕山期,木瓜园成岩成矿集中于印支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该钨矿带西南方向不超过湘东北地区新宁-灰汤断裂,但湖南省东北部地区存在一次晚三叠世大规模成岩与局部钨钼多金属成矿过程,且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园钨矿 北东向钨矿带 燕山期 印支期 湘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崇阳坪地区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24
4
作者 苏康明 吕书君 +2 位作者 孔令兵 杨富全 向君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崇阳坪地区位于南岭西段,区内出露有中华山、崇阳坪、瓦屋塘3个岩体,且在岩体内已发现了初具规模的寨溪山、上茶山、牛角界、沙溪等钨矿床,主要矿化形式为浸染状、细脉状白钨矿、黑钨矿化,常见围岩蚀变有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 崇阳坪地区位于南岭西段,区内出露有中华山、崇阳坪、瓦屋塘3个岩体,且在岩体内已发现了初具规模的寨溪山、上茶山、牛角界、沙溪等钨矿床,主要矿化形式为浸染状、细脉状白钨矿、黑钨矿化,常见围岩蚀变有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等,属于石英脉型钨矿床(主要为白钨矿)。区内崇阳坪岩体LAICP-MS锆石U_Pb年龄为(214.2±1.7)Ma,瓦屋塘岩体年龄为(223.1±2.1)Ma,形成于印支期,研究区内的钨矿(化)体均产于印支期花岗岩体接触带上,空间上与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关系密切,成矿与成岩基本同时,这填补了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不能形成独立钨矿的空白。文章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该区找矿取得的进展,主要从以上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总结分析该区钨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该区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石英脉型钨矿 崇阳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重砂锆石地球化学特征、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玮鹏 丘志力 +5 位作者 董斌 梁伟章 陈华 李子云 陈炳辉 李榴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对湖南宁乡等地多个含有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的重砂矿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图像及LA-ICPMS等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成分、内部结构及U-Pb同位素年龄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的地球... 对湖南宁乡等地多个含有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的重砂矿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图像及LA-ICPMS等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成分、内部结构及U-Pb同位素年龄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与钾镁煌斑岩有关锆石的U-Pb年龄显示研究区的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其中宁乡Ⅰ号及Ⅲ号岩管钾镁煌斑岩4颗重砂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1.6±5.1)Ma,显示出较为年轻的特点,但石门上五通地区白垩系红层中也发现具有207Pb/206Pb谐和年龄为(2 008±29)Ma古老岩浆结晶锆石的存在,证实该地和金刚石有关火山物质的来源具有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镁煌斑岩 重砂矿物 锆石 微量元素 U-PB年龄 湖南宁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桂阳县白沙子岭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志方 曾佐勋 +2 位作者 曾永红 邹建林 胡才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25-737,共13页
白沙子岭锡矿床赋存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发育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脉型两个主要矿床类型,两类矿床在空间上相伴产出。通过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研究,运用同位素和包裹体测试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过程。铅同位素表... 白沙子岭锡矿床赋存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发育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脉型两个主要矿床类型,两类矿床在空间上相伴产出。通过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研究,运用同位素和包裹体测试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过程。铅同位素表明,锡成矿物质为幔、壳源混合来源。氢、氧同位素特征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沸腾岩浆水。云英岩脉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锡矿脉(体)在空间上的耦合性以及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构造作用和岩浆演化的联合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成矿温度为130~425℃,盐度为1.40%~11.22%,成矿压力为67×105~537×105Pa。矿床属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花岗岩型 云英岩脉型 地质地球化学 成因 白沙子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原生金刚石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斌 陈明珊 肖湘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37-340,共4页
湖南省西北部地区,位于城步-桃江-宁乡-浏阳板块俯冲带的上盘,武陵-雪峰-加里东期弧形构造带展布其中,金刚石出土星罗棋布,具有形成金刚石原生矿的生成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认为湖南金刚石寄主岩的形成与古俯冲作用有关,近期(印支期—... 湖南省西北部地区,位于城步-桃江-宁乡-浏阳板块俯冲带的上盘,武陵-雪峰-加里东期弧形构造带展布其中,金刚石出土星罗棋布,具有形成金刚石原生矿的生成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认为湖南金刚石寄主岩的形成与古俯冲作用有关,近期(印支期—燕山期)、近源(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相对富集区的补给源区几十千米范围内)应是湖南原生金刚石找矿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古俯冲带 金刚石 钾镁煌斑岩 找扩方向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程顺波 吴志华 +3 位作者 刘重芃 刘阿睢 马丽艳 卢友月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6-856,共11页
对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不同阶段矿石硫化物进行的S、Pb同位素研究表明,17件矿石样品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宽(δ34S=-12.8‰~4.6‰),具有地层有机硫(约-13‰)与岩浆硫(约5‰)混合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硫化物呈现出δ34S值... 对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不同阶段矿石硫化物进行的S、Pb同位素研究表明,17件矿石样品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宽(δ34S=-12.8‰~4.6‰),具有地层有机硫(约-13‰)与岩浆硫(约5‰)混合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硫化物呈现出δ34S值逐渐升高、极差逐渐增大的演化趋势。最晚形成的重晶石矿石硫由地层硫酸盐提供。13件硫化物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627~18.942、15.670~15.804和38.366~38.912,平均值分别为18.747、15.705和38.614。与区内新元古界—寒武系基底、邻区湘南与铅锌矿相关的岩浆岩钾长石Pb同位素进行的对比表明,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深部岩浆岩,少部分可能来自于基底寒武纪地层。结合宏观地质特征分析,留书塘矿床可能是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其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矿阶段 S 同位素 PB 同位素 留书塘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邓阜仙钨铌钽矿花岗细晶岩接触带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颖超 陈郑辉 +4 位作者 赵国春 黄鸿新 曾乐 晏超 伍式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6-476,共11页
邓阜仙钨铌钽矿是锡田地区最为重要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金竹垄铌钽矿段花岗细晶岩顶部条带状白云母长石石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年龄测试,结果表明,^(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48.3±1.1... 邓阜仙钨铌钽矿是锡田地区最为重要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金竹垄铌钽矿段花岗细晶岩顶部条带状白云母长石石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年龄测试,结果表明,^(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48.3±1.1Ma,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锡田地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包括邓阜仙钨铌钽矿在内的锡田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为华南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大范围伸展-减薄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田 邓阜仙岩体 金竹垄 白云母 ^40AR/^39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湘东钨矿含矿石英脉辉钼矿Re-Os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超阁 余阳春 +6 位作者 梁新权 单业华 聂冠军 伍式崇 付建刚 张小琼 朱浩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5,共12页
湘东钨矿是一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发育百余条含矿石英脉,矿脉陡立,从北到南走向呈NE、NEE和EW向,反映了矿脉形成时处于近NW-SE向区域拉伸状态。矿区内的老山坳断层分割了重要的南、北两组矿脉。北组脉具有毒砂-黄铜矿-黑钨... 湘东钨矿是一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发育百余条含矿石英脉,矿脉陡立,从北到南走向呈NE、NEE和EW向,反映了矿脉形成时处于近NW-SE向区域拉伸状态。矿区内的老山坳断层分割了重要的南、北两组矿脉。北组脉具有毒砂-黄铜矿-黑钨矿等矿物组合,富含金属硫化物,多具有平行脉壁的条带状构造;南组脉则主要体现辉钼矿-黑钨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物组合,金属硫化物含量较少,具有块状构造。本次研究通过对南组脉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50.4±1.5 Ma(MSWD=0.52),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0.7±2.3 Ma(MSWD=0.10),代表成矿时间。含矿石英脉的形成略晚于区内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154.4±2.2 Ma)和煌斑岩(152.1±0.9 Ma)的侵位,指示含矿石英脉在成因上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事实上,包括湘东钨矿在内的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省均形成于165~150 Ma期间,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俯冲板片断离所引起的弧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石英脉 辉钼矿RE-OS定年 湘东钨矿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地区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以湖南新宁县平滩钨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符巩固 石金江 +4 位作者 陈必河 陈广浩 许德如 肖冬贵 刘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73-274,共2页
钨锡是中国的两大优势矿种,而中国的钨锡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仁民等,2010)。'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华仁民等,2003;2007;毛景文等,2007;2009)则是众所周知的华南地区其它成矿带暂时无法与其媲美的钨锡矿化集中区。然而,... 钨锡是中国的两大优势矿种,而中国的钨锡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仁民等,2010)。'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华仁民等,2003;2007;毛景文等,2007;2009)则是众所周知的华南地区其它成矿带暂时无法与其媲美的钨锡矿化集中区。然而,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在雪峰山地区先后发现了平滩钨矿(大型)、上茶山钨矿(大型)、谭溪钨矿(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控矿因素 平滩 岩体 雪峰山 矿床地质特征 新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塔山-清水塘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爱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105,共3页
针对塔山-清水塘铅锌矿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结合区域矿床地质特征、地质条件,初步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关键词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白钨矿Sm-Nd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岳强 董国军 +5 位作者 许德如 邓腾 吴俊 王翔 高磊 陈孝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1-397,共17页
黄金洞金矿床是江南造山带上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矿体赋存在新元古代的浅变质岩中,受东西向-北西西向构造的严格控制。多年来,黄金洞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对黄金洞金矿区的白钨矿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观察和Sm-N... 黄金洞金矿床是江南造山带上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矿体赋存在新元古代的浅变质岩中,受东西向-北西西向构造的严格控制。多年来,黄金洞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对黄金洞金矿区的白钨矿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观察和Sm-Nd同位素分析,在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获得白钨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29.7±7.4) Ma (MSWD=1.0),对应的εNd(t)值为-8.21~-8.68。结合黄金洞矿区白钨矿与含金硫化物的交切关系观察、以及前人的成矿年代学和矿物学研究成果,认为白钨矿的等时线年龄可作为黄金洞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白钨矿的εNd(t)值大于赋矿地层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湘东北早白垩世花岗岩,但小于新元古界仓溪岩群,表明白钨矿中的Nd部分来自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或)湘东北早白垩世花岗岩,部分来自新元古界仓溪岩群。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在江南造山带的金锑钨成矿作用中,新元古界为矿源层,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共同促进了金等成矿物质的活化,构造活化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白钨矿 SM-ND同位素 湘东北 江南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常海宾 肖江 皮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09,共12页
为了查明湖南省地热水的赋存状况、估算研究区热储的温度、冷热水的混合比值及热水循环深度等信息,文章利用离子比值法、phreeqc计算矿物饱和指数法以及硅—焓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69处地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 为了查明湖南省地热水的赋存状况、估算研究区热储的温度、冷热水的混合比值及热水循环深度等信息,文章利用离子比值法、phreeqc计算矿物饱和指数法以及硅—焓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69处地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主要的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和HCO_(3)-Ca·Mg,其次为SO_(4)·HCO_(3)-Ca·Mg和SO_(4)-Ca;77%地热水中钙镁离子的比值大于3,表明地热水的封存时间久;利用phreeqc计算出多矿物饱和指数,表明二氧化硅矿物最接近饱和状态;使用硅—焓混合模型估算研究区热储温度和冷水混入比例,表明热储温度范围为32~226℃,均值为140℃,冷水混入比例平均为85%,占比较大;利用地温梯度计算地热水循环深度范围为5~6 km,平均深度5.34 km。总之,湖南省地热水演化时间长,径流时间比较久,区域循环深度大,热液经热储增温后,经过长时间的径流、水岩作用等,地热水在高压以及热动力驱动下向地表循环,在地表附近与冷水混合后形成以低温为主的"未成熟"中低温热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饱和指数 硅—焓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玉横塘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永科 王德恭 赵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43-51,共9页
玉横塘金矿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与白马山—龙山EW向隆起带的接合处,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测试分析,认为区内赋矿层位为五强溪组第一段。矿脉的形态、... 玉横塘金矿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与白马山—龙山EW向隆起带的接合处,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测试分析,认为区内赋矿层位为五强溪组第一段。矿脉的形态、产状和含矿性受NE向导矿断裂及一系列具多期活动的NW向含矿断裂的控制,矿化蚀变主要为毒砂化和黄铁矿化。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的分析研究,认为区内主要矿脉体的深部及南东段NW向次要矿脉(尤其是与五强溪组第一段交会部位)找矿潜力较大,资源储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断裂 背斜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找矿潜力 玉横塘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耒阳李家冲高岭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小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湖南耒阳李家冲片状高岭土矿产于侏罗系陆相砂岩建造中,为风化残积砂质高岭土矿;本文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区特殊的构造、矿源层、地形地貌及有利的风化作用,阐明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标志。
关键词 高岭土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市三岔镍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令邦 杨绍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73,共5页
通过对湖南张家界市三岔镍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含矿岩层特征、矿体特征、矿石成份、结构构造、镍钼矿伴生元素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及找矿标志,为区域同类型矿床找矿及勘查评价提供... 通过对湖南张家界市三岔镍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含矿岩层特征、矿体特征、矿石成份、结构构造、镍钼矿伴生元素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及找矿标志,为区域同类型矿床找矿及勘查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矿 成矿地质特征 张家界市三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龙山矿区金锑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鹏程 唐清国 李惠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8,共8页
龙山金锑矿床赋存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的龙山穹窿之震旦系江口组浅变质岩系中,江口组第一、二岩性段是成矿的有利母岩,矿体呈陡倾斜交错脉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侧伏规律明显,延深大于延长。NWW向断裂是最有利的导矿构... 龙山金锑矿床赋存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的龙山穹窿之震旦系江口组浅变质岩系中,江口组第一、二岩性段是成矿的有利母岩,矿体呈陡倾斜交错脉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侧伏规律明显,延深大于延长。NWW向断裂是最有利的导矿构造,成矿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关系密切,成矿作用主要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及隐伏岩体上侵作用所产生的(热)变质热液有关。矿床成因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初步揭示了在龙山地区金锑矿的矿化富集规律与找矿方向,对其中5处找矿远景区资源潜力作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金锑矿 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郴州地区骑田岭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李金冬 柏道远 +3 位作者 伍光英 车勤建 刘耀荣 马铁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4,共4页
对骑田岭岩体主体岩石中细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仰天湖单元)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仰天湖单元的形成年龄为156.7Ma±1.7Ma,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和本次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认为骑田岭岩体主体——... 对骑田岭岩体主体岩石中细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仰天湖单元)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仰天湖单元的形成年龄为156.7Ma±1.7Ma,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和本次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认为骑田岭岩体主体——仰天湖单元花岗岩形成时代是中侏罗世末。结合骑田岭地区锡矿与花岗岩的关系,认为永春一带具有寻找锡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SHRIMP定年 中侏罗世 骑田岭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大义山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58
20
作者 伍光英 潘仲芳 +2 位作者 李金冬 肖庆辉 车勤建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34-442,共9页
通过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调查研究,对大义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认为它是由印支期和燕山期3期次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作用主要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并对含锡多金属矿花岗岩提出... 通过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调查研究,对大义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认为它是由印支期和燕山期3期次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作用主要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并对含锡多金属矿花岗岩提出了如下认识:①同一超单元内花岗质岩浆演化从早至晚次单元有由酸性向(贫钙富碱)酸碱性演化的规律;即晚期次更具弱钙碱性—偏碱性岩系,成矿专属性明显。②斜长石的An值常为4~15;以钠长石为主;黑云母Mf值<0.12,属铁叶云母—铁质黑云母。具高硅SiO2>73×10-2,富碱Na2O+K2O>7.5×10-2、K2O/Na2O>1.20,贫钙CaO<0.80×10-2;过铝指数AKNC>1.10,碱度指数AR>2.5,分异指数DI>90,氧原子数与分子总数比大于1.98及富F、B的特征。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Eu亏损值小于0.30。③岩石中Sn、W、F、As、Sb、Pb、Zn、Cu、U等有高的综合异常和重砂有锡石、黑钨矿、锑矿物、辰砂及铅、锌、铜矿物异常。④印支—燕山期北西向郴州—邵阳断裂有早期为左行压扭剪切,晚期为张扭的复合多次转换特征,与断裂同活动的花岗质岩浆有沿北西向构造带从南东向北西斜上方先后3期次顺序侵位的规律。岩体内部构造及接触带围岩的构造位态显示为“被动”侵位特征,岩体定位方式属剪切扩张型。锡多金属矿床(点)有围绕岩体展布的规律;矿床类型主要有蚀变花岗岩体型、云英岩脉型、断裂破碎带型等,并总结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锡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背景 花岗岩 大义山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