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南道县铁锰矿Ⅱ矿体岩溶矿区矿坑涌水量分析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林中湘
陈湘桂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湖南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2-69,共8页
-
文摘
矿坑涌水是矿山地下开采面临的首要问题,合理的涌水量预测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以湖南省道县铁锰矿Ⅱ矿体—50 m开采水平为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对矿坑开采的涌水量进行模拟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涌水量主要来自于车子江的补给,但东部、南部、北部及降雨的补给量所占比例增大,说明Ⅱ矿体涌水量来源较广泛。综合分析,数值法所计算出的不同季节、不同雨强特征的涌水量,更符合矿区实际条件,模拟结果可以作为矿区开采设计的依据。
-
关键词
岩溶矿区
矿坑涌水量
数值模拟
湖南
-
Keywords
karst mine
water inflow of m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Hunan
-
分类号
P64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湖南道县铁锰矿区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亮晶
姚腾飞
周鑫
-
机构
湖南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
湖南省地勘局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0-247,共8页
-
基金
湖南省勘察设计院课题(编号:hncy2007029)
-
文摘
湖南道县铁锰矿区岩溶发育主要受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断裂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岩溶形态主要有溶洞、暗河、溶沟、溶槽、漏斗、落水洞和溶蚀洼地等,岩溶非均一性特征明显。在地层岩性上,以矿区CaO含量最高的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下段二至四层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与锡矿山组下段第一层泥灰岩、泥质灰岩隔水层交界部位岩溶最为发育,佘田桥组见溶洞260个,占总溶洞数的96.7%。在平面上,岩溶以中部及北部地势平坦的覆盖岩溶区最为发育,见洞率54.8%,其次是岩石裸露的东部及南部低山丘陵区,矿区南部见洞率40.4%。在垂向上,由浅及深岩溶发育由强至弱,标高0~220m钻孔揭露溶洞237个,占溶洞总数的86.5%,-150~0m揭露溶洞28个,占溶洞总数的10.2%,-400m以下无溶洞及溶蚀现象。在地质构造上,断裂及其影响带岩溶较发育,断裂带见溶洞209个,占总见洞数的76.3%,且溶洞充填率较高。
-
关键词
岩溶
发育规律
影响因素
铁锰矿区
湖南
-
Keywords
karst
development law
impact factors
iron and manganese mining area
Hunan
-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