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结构引导的建筑纹理修复方法
1
作者 王英 史与正 +1 位作者 陈梦华 李鹏飞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建筑物三维模型单体的立面纹理存在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结构引导的建筑立面纹理修复算法。该算法通过深度模型检测遮挡区域并提取立面要素,对提取的要素聚类得到主立面的建筑结构,并通过矩阵补全算法得到遮挡区域的结构。基于... 针对建筑物三维模型单体的立面纹理存在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结构引导的建筑立面纹理修复算法。该算法通过深度模型检测遮挡区域并提取立面要素,对提取的要素聚类得到主立面的建筑结构,并通过矩阵补全算法得到遮挡区域的结构。基于补全后的结构引导,利用扩散模型,对遮挡区域的纹理进行生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建筑物立面纹理修复任务上,该算法在图像质量评价标准PSNR以及SSIM上都优于现有算法10%以上,且其自动检测遮挡区域的效果与人工标记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图像生成 混乱模型 控制生成 遮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麻盆地降雨诱发滑坡阈值模型研究
2
作者 龙长聪 李军伟 +2 位作者 蒋鑫 王津 段艳平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以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麻阳、沅陵、泸溪三县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滑坡与降雨的相关性分析;在E-D阈值模型基础上,引入当日降雨量R作为第三指标构建E-D-R阈值模型,确定沅麻盆地降雨阈值;基于泰森多边形划分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预... 以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麻阳、沅陵、泸溪三县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滑坡与降雨的相关性分析;在E-D阈值模型基础上,引入当日降雨量R作为第三指标构建E-D-R阈值模型,确定沅麻盆地降雨阈值;基于泰森多边形划分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预警单元划分,实现县域级别的单元分级预警响应。结果表明:滑坡前4 d至滑坡当日为沅麻盆地诱发滑坡的关键降雨时期,降雨有效系数α取0.5较为合适;相较于E-D二维阈值模型,E-D-R三维阈值模型精度更高,在滑坡风险评估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网格化、精细化预警单元划分不仅能增强滑坡灾害气象预警的精细化管控能力,而且能在未来预警预报中,结合预报雨量和降雨信息,实现单元差异化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滑坡 降雨量 阈值模型 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支持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兰兰 肖海平 +1 位作者 刘鑫钰 刘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露天矿边坡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其稳定性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边坡的敏感性程度,对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越堡露天矿边坡岩层性质、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外界... 露天矿边坡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其稳定性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边坡的敏感性程度,对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越堡露天矿边坡岩层性质、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外界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出该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有重度V、内摩擦角ψ、黏聚力c、坡顶荷载q、坡比m 5个指标,并依据其正交试验结果,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影响因素敏感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5个主要影响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程度从大到小为:黏聚力>内摩擦角>坡比>重度>坡顶荷载。本文结果可为露天矿边坡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某大桥高峰岸锚碇基坑边坡应力变形及支护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丽萍 蒋鑫 +2 位作者 李军伟 段艳平 梅松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8,174,共6页
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及锚碇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构建长江某大桥锚碇基坑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将模型导入FLAC3D中模拟分析了锚碇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集中现象... 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及锚碇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构建长江某大桥锚碇基坑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将模型导入FLAC3D中模拟分析了锚碇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集中现象相对较轻,整体以压应力为主,分布较均匀;开挖后基坑的整体变形趋势是向上向临空面回弹变形,底板最大综合位移为14.7 mm,边坡最大变形出现在北侧反倾向边坡,变形值8.65 mm;塑性区体积持续增大,仅在最后一级开挖时有所降低;开挖完成后,基坑北侧的岩体内出现大量塑性区。与单一锚杆支护方案相比,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北侧高边坡岩体变形平均减小16.6%,开挖完成后塑性区体积减小8600 m^(3),最大分布深度从15 m减小到5 m。锚杆+锚索支护方案不仅较好地抑制北坡变形,而且有效减小岩体内塑性区分布深度,提高岩体稳定性,基坑边坡支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基坑 反倾向边坡 应力 变形 基坑支护 数值模拟 锚杆支护 锚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广山中段“三九”地区铀矿放射性同位素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南小龙 施安荣 +8 位作者 何友宇 谭延亮 姜必广 陈旭 覃金宁 袁红志 蔡富成 何春明 王卡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三九”地区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隶属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富集区。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比值是反映铀成矿信息的重要参数,可直接反映浅部到深部的铀、镭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本文重点探讨“三九”地区不同地段、不同含量、不... “三九”地区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隶属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富集区。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比值是反映铀成矿信息的重要参数,可直接反映浅部到深部的铀、镭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本文重点探讨“三九”地区不同地段、不同含量、不同埋深和不同矿体部位的^(238)U、^(234)U、^(226)Ra、^(230)Th和^(231)Pa同位素特征及其比值,分析铀、镭迁移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三九”地区铀矿体由近地表至深部铀镭平衡系数具有高-低-高变化特征;U元素的相对富集、Th元素相对减低及其U/Th比值的急剧升高等特征,与U、Th丰度区间具有明显分带特征关系密切;当地表有矿化或异常显示且浅、深部有工业矿时,其同位素组成具有铀、镭同时迁出,且铀大量迁出特征;当地表无异常显示时,其同位素组成具有铀大量迁出、镭明显迁入特征。大于1的^(234)U/^(238)U比值可有效指示找铀矿化。综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比值法在“三九”地区预测深部铀成矿有利地段,取得较好应用效果,其中九龙江、石壁窝和木洞三个地段的深部异常已被钻探工程揭露证实。本次研究对“三九”地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比值 铀镭平衡 铀钍比 铀矿 三九地区 诸广山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单体模型框架搭建 被引量:17
6
作者 史与正 陈梦华 +2 位作者 黄煜 张彤蕴 周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166,共6页
实景三维模型存在数据结构不合理、识别利用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卡方分布、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多尺度渐进式生长优化算法和父子编码等技术,提出了建筑物边界自动选取和模型精细化修正等方法。结果表明,该三维模型满足0.05 m功能级模... 实景三维模型存在数据结构不合理、识别利用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卡方分布、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多尺度渐进式生长优化算法和父子编码等技术,提出了建筑物边界自动选取和模型精细化修正等方法。结果表明,该三维模型满足0.05 m功能级模型要求,较MESH模型面片数降幅达99.54%,实现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快速单体化和结构化,研究成果可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模型 精细化处理 单体模型 数据轻量化 语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加快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全云飞 《河北农机》 2023年第20期73-75,共3页
【目的】(国发[2022]4号)是我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对我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展开系统化研究,意在探索农业土壤普查现实意义,目的是掌握土壤现状,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与国力,加快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应用文献研... 【目的】(国发[2022]4号)是我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对我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展开系统化研究,意在探索农业土壤普查现实意义,目的是掌握土壤现状,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与国力,加快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整理和阅读网络中最新的关于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展开意义,阅读与分析加快农业健康与持续发展策略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意义】在系统化研究后提出土壤普查工作及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抓住机遇和勇于担当,全国上下积极参与到土壤普查工作中;科学谋划并开拓创新,解决土壤普查的各种难题。【结论】通过研究为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的展开指引方向,并运用好各个策略,加快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结果】全国上下紧抓土壤普查工作,科学谋划,适当创新,加快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为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土壤普查 农业发展 健康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