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地矿局探索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
1
作者 李刚 尹学朗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9期17-19,共3页
湖南地矿局把改革分配制度当作建立健全经营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始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局面,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地质经济发展步子加快,“八五”目标有望提前完成.一、改革分... 湖南地矿局把改革分配制度当作建立健全经营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始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局面,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地质经济发展步子加快,“八五”目标有望提前完成.一、改革分配制度的主要做法1.创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针对“分配制度改革难度大”的畏难心理、“分配制度改革改与不改一个样”的无为心理、“分配制度改革会得不偿失”的逆向心理,湖南局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向职工反复算了三笔帐:一笔是实力帐,引导职工分析全局目前所积累的经济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矿局 分配制度 劳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茶陵县大垅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2
作者 公凡影 朱浩锋 +3 位作者 祝新友 孙海瑞 韩振哲 刘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03-1004,共2页
湖南省茶陵县大垅铅锌矿位于茶陵邓阜仙钨锡多金属矿田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湘东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坊楼北北东向构造带中部南东侧和茶永构造盆地之间。矿床严格赋存于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硅化带中,其形态、产状均受硅化带控制,近期在矿... 湖南省茶陵县大垅铅锌矿位于茶陵邓阜仙钨锡多金属矿田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湘东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坊楼北北东向构造带中部南东侧和茶永构造盆地之间。矿床严格赋存于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硅化带中,其形态、产状均受硅化带控制,近期在矿山深边部有查重大勘查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垅 锌矿 成矿地质特征 北东向构造 压扭性断裂 新华夏构造体系 构造盆地 大地构造 金属矿 茶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隘口基性-超基性岩群发现镍钴(铌钽)矿化点 被引量:3
3
作者 曹亮 李宏 +1 位作者 段其发 周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4-54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雪峰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广泛(图1),湖南省陆续开展了几个针对基性-超基性岩镍钴铜金矿床找矿的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通道县长界岩浆硫化物型镍矿为典型代表。目前该区勘查程度较低,矿化控制程度不足,探... 1研究目的(Objective)雪峰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广泛(图1),湖南省陆续开展了几个针对基性-超基性岩镍钴铜金矿床找矿的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通道县长界岩浆硫化物型镍矿为典型代表。目前该区勘查程度较低,矿化控制程度不足,探获资源量小,但目标层位在该区发育较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它的发现为湖南省地质找矿工作开辟新的方向,同时开展该类型矿床形成条件、矿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成矿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形成 成矿理论 矿化点 找矿潜力 矿床成因 岩浆硫化物型镍矿 铜金矿床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娄底地区岩溶塌陷特征及防治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治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娄底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阐述了本地区岩溶塌陷的形态特征,提出了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娄底 岩溶 塌陷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板溪群 被引量:23
5
作者 唐晓珊 黄建中 何开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本文以地层序列、年代地层格架、古地磁、岩浆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研究之成果,论证湖南板溪群属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原地—准原地沉积地层,不是“增生杂岩”或“洋壳残片”。湖南自早元古代陆壳形成以后,至中生代前... 本文以地层序列、年代地层格架、古地磁、岩浆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研究之成果,论证湖南板溪群属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原地—准原地沉积地层,不是“增生杂岩”或“洋壳残片”。湖南自早元古代陆壳形成以后,至中生代前没有洋盆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板溪群 湖南 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前寒武纪地层 被引量:9
6
作者 唐晓珊 黄建中 张纯臣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4年第4期303-310,共8页
运用构造解析和多重地层研究手段,将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的前寒武系,划分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大江边组;震旦纪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测得大江边组的沉积年龄859—866Ma,泗洲山组为794... 运用构造解析和多重地层研究手段,将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的前寒武系,划分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大江边组;震旦纪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测得大江边组的沉积年龄859—866Ma,泗洲山组为794Ma,埃岐岭组718—72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前寒武纪 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前寒武纪地层古地磁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建中 唐晓珊 +1 位作者 郭乐群 张晓阳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6年第3期204-212,共9页
探讨了湖南前寒武纪地层的地磁学特征,利用其古磁极论证了湖南前寒武纪武陵运动、雪峰运动与冷家溪群、板溪群(高涧群)、震旦系之间的时空关系。古地磁极移轨迹曲线表明:湖南微陆块与扬子古陆有密切的亲缘性。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地层 古地磁 地质意义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金子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炳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7,共6页
金子仑斑岩钨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灰岩与跳马涧组砂页岩接触面及其附近,受北北东向断层控制.岩体垂直分带明显.钨矿化与萤石化、硅化关系密切.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是印支-燕山期多期次成矿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锑矿 斑岩 成因 类型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石炭系底界及中间界线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正修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1期51-59,共9页
湖南的泥盆—石灰系属典型的浅水珊瑚—腕足相沉积。传统的泥盆—石灰系界线以珊瑚为依据划在邵东组之底。笔者依据共生的牙形刺、有孔虫、孢子,以及弓石燕产出位置,论证珊瑚Cystophrentis带应属泥盆系,从而认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应位于... 湖南的泥盆—石灰系属典型的浅水珊瑚—腕足相沉积。传统的泥盆—石灰系界线以珊瑚为依据划在邵东组之底。笔者依据共生的牙形刺、有孔虫、孢子,以及弓石燕产出位置,论证珊瑚Cystophrentis带应属泥盆系,从而认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应位于孟公坳组和马栏边组之间;在湘南,界线通过桂阳组内部。湖南传统的石炭系上、下统界线,以大化石为依据划在梓门桥组之顶。但国际石炭系中间界线委员会推荐的中间界线以浮游生物为标志,因而湖南这条界线须重新研究。笔者对传统界线附近的四个牙形刺带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石炭系中间界线与传统界线相差不远。由于梓门桥组的顶界穿时,所以中间界线在其顶界附近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地层界线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南矿业开发的若干建议
10
作者 尹学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3年第2期90-91,共2页
湖南是我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与云南并称为有色金属王国。建国40多年来,湖南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建成国营矿山431座,乡镇集体矿山4900多个。以矿产采掘业为基础,湖南矿产加工业及相关工业得到了繁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 湖南是我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与云南并称为有色金属王国。建国40多年来,湖南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建成国营矿山431座,乡镇集体矿山4900多个。以矿产采掘业为基础,湖南矿产加工业及相关工业得到了繁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石化、冶金、有色、煤炭、建材工业已成为湖南工业发展的后盾,并成为湖南出口创汇的大户。但是,随着湖南规模矿业的兴起,湖南矿产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矿产资源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醴陵大障当冲组(竹蜓)类新属种
11
作者 谢盛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89年第1期76-85,共10页
在醴陵县大障煤矿的当冲组中、上部发现了较多的(竹蜓)类化石。它对确定地层时代、划分与对比,以及古生物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tin类化石 tin类新属种 二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渣滓溪钨锑矿床白钨矿中稀土元素的不均匀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12
作者 彭建堂 张东亮 +4 位作者 胡瑞忠 吴梦君 柳小明 漆亮 虞有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819,共10页
位于湘西雪峰山中段的渣滓溪钨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脉状充填型锑矿床。本文利用高精度的LA-ICP-MS对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原位分析。研究表明,渣滓溪白钨矿中的稀土元素分布存在强烈的不均一性:不同白钨矿颗粒、甚至同一颗粒... 位于湘西雪峰山中段的渣滓溪钨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脉状充填型锑矿床。本文利用高精度的LA-ICP-MS对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原位分析。研究表明,渣滓溪白钨矿中的稀土元素分布存在强烈的不均一性:不同白钨矿颗粒、甚至同一颗粒不同部位,其稀土元素含量和配分模式,均可相差很大。该矿床白钨矿中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大体可分为MREE富集型、MREE亏损型和REE平坦型三种;这三种配分模式既可独立存在、也可分布于同一薄片中,甚至于同一矿物颗粒中。上述3种REE配分模式在同一白钨矿颗粒中的存在,可能揭示了成矿热液体系一个完整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早期热液中MREE优先进入白钨矿晶体;这种富MREE白钨矿的沉淀,会明显改变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组成,形成一种贫MREE的流体;这种经演化而贫MREE的流体导致晚期沉淀的白钨矿MREE亏损,而LREE和HREE相对富集。本研究表明,传统利用块样分析稀土元素的做法需谨慎小心,以免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稀土元素 原位分析 LA-ICP-MS 渣滓溪钨锑矿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陆块东南缘升天坪锌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亮 梁玉明 +2 位作者 段其发 刘重芃 周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4-515,共12页
升天坪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雪峰山地区,是湘西地区产于陡山沱组的中型锌矿床。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对主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90 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1235。该等时线年龄代表了... 升天坪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雪峰山地区,是湘西地区产于陡山沱组的中型锌矿床。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对主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90 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1235。该等时线年龄代表了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说明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时代与闪锌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由基底岩石(板溪群)和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共同提供。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周边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为热液成矿提供了构造驱动力,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对升天坪锌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升天坪锌矿床严格受地层控制,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Rb-Sr测年 成矿物质来源 地质意义 锌矿 升天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6
14
作者 赖胜 付伟 +3 位作者 苏特 谭尹枨 王德恭 滕建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159,共9页
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地处湖南安化境内,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段北西边缘,地处著名的湘西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地处湖南安化境内,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段北西边缘,地处著名的湘西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下统宁国组灰绿色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组合的浅变质岩体中,多呈脉状、薄层状、浸染状产出,分带明显;(2)矿化蚀变作用强烈,细脉状硅化、退色化及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3)矿床多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交汇处,受NE向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并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改造型矿床;(4)矿体主要产于蚀变破碎带内,成矿方式以矿体(脉)沿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充填为主,含矿断裂破碎带尤为发育。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蚀变、化探原生晕异常等方面分析了综合控矿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矿区构造交汇部位、NE向断裂、硅化脉破碎带、蚀变地段、地表出露的金属氧化物(如锑华)及其硫化物(毒砂)为有利的找矿标志;矿区W—NW向深部及1~#、2~#矿脉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锑多金属矿 区域地质背景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浮锚桩注浆施工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厚材 熊青山 +1 位作者 刘光华 唐章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5-57,共3页
阐述了抗浮锚桩注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注浆工艺、注意事项 ,对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锚固桩 注浆 施工 抗浮锚桩 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浏阳永和海泡石粘土的活化与菜油脱色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光华 付旬隆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68-371,共4页
永和海泡石粘土的微观结构呈纤维网状,孔隙率较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赋予它较强的吸附能力。试验表明,该粘土的活化酸度较低,可采用工艺比较简单的冷浸法进行活化,其活化土对菜油的的脱色力在160~220之间。其原土也具有... 永和海泡石粘土的微观结构呈纤维网状,孔隙率较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赋予它较强的吸附能力。试验表明,该粘土的活化酸度较低,可采用工艺比较简单的冷浸法进行活化,其活化土对菜油的的脱色力在160~220之间。其原土也具有很好的脱色能力,是一种天然的优质漂白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脱色试验 活化 湖南 菜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晚中生代玄武岩中发现下地壳包体
17
作者 王方正 何必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08-108,共1页
湖南南部中新生代玄式岩分布于宁远、道县、新田一带,既有喷溢相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次火山相的岩管及岩脉。根据岩相学观察,有碱性橄榄玄武岩、橄榄玄式岩,亦有超基性的白榴辉橄岩。其中除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 湖南南部中新生代玄式岩分布于宁远、道县、新田一带,既有喷溢相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次火山相的岩管及岩脉。根据岩相学观察,有碱性橄榄玄武岩、橄榄玄式岩,亦有超基性的白榴辉橄岩。其中除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等上地幔包体外,最近我们在野外考察中还发现有下地壳的包体,主要岩石类型是石榴石黑云母二长片麻岩、石榴石黑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质糜棱岩、橄榄长石岩(己变为赤铁矿、伊丁石、皂石化长石岩)、蛇纹岩、珪化蛇纹岩等。其中前三和岩石黑云母为含Ti较高的棕红色黑云母,石榴石为浅粉色镁铝榴石,由矿物特征推测变质程度至少达高角闪岩相。这在本区的包体研究中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包体 二辉橄榄岩 下地壳 角闪岩相 石岩 镁铝榴石 岩石类型 中新生代 云母石英片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三水铝石溶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超群 张平民 +1 位作者 陈启元 陈新民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4期52-55,64,共5页
研究了纯三水铝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出过程动力学。通过温度和浓度对溶出速率的影响,推导出溶出过程的动力学漠型。整个溶出过程系一级不可逆化学反虚控制。用微分法和积分法计算出动力学参数,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76.85kJ/molAl(OH)_3。
关键词 三水铝石 铝矿物 化学反应控制 动力学研究 溶出 量热计 卡计 氢氧化钠溶液 时间常数 搅拌速度 反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泥盆纪鲕铁石沉积环境、成因 被引量:25
19
作者 廖士范 魏梁鸿 +3 位作者 刘成德 张学寿 冉崇英 史清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中国泥盆纪鲕铁石分布在华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7个省(区)。鲕铁石结构有鲕粒、假鲕粒、凝胶团粒。鲕粒一般有环带、有核心,也有仅有环带、无核心的鲕环2—3层,少数数十层。鲕粒环带、团粒一般为自形晶微粒... 中国泥盆纪鲕铁石分布在华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7个省(区)。鲕铁石结构有鲕粒、假鲕粒、凝胶团粒。鲕粒一般有环带、有核心,也有仅有环带、无核心的鲕环2—3层,少数数十层。鲕粒环带、团粒一般为自形晶微粒赤铁矿、绿泥石、菱铁矿,含少量粘土矿物及其他自形品矿物。核心为石英碎屑,或铁矿物碎屑。鲕粒间基质自形晶矿物、粘土矿物及其碎屑矿物。以接近封闭的浅水泻湖环境沉积最好(占鲕铁石总储量60%),以河口三角洲砂坝沉积最差(占4.2%)。鲕铁石是海水中胶体沉积的,当海水有一定能量时,铁质围绕碎屑物或铁矿物碎屑转动沉积鲕粒环带,铁质也可围绕先凝聚的铁矿物转动沉积无核心的环带。当海水能量低时形成凝胶团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铁石 沉积环境 成因 泥盆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田岭复式岩体侵位时代讨论 被引量:77
20
作者 黄革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7-11,共5页
根据1/5万区调资料、岩体接触关系、岩石类型、副矿物特征、矿产、包裹体、稀土配分、构造环境和同位素年龄等特点的研究,将骑田岭复式岩体的侵位时代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3个阶段,其中燕山早期是主要阶段。
关键词 岩体 复式岩体 侵位 时代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