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3
1
作者 龙古灿 张小虎 于起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为探索深度学习理论在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由卷积模块和反卷积模块构成,可以处理不同分辨率输入图像并具备保持较完整图像细节的能力。利用具有时序一致性的... 为探索深度学习理论在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由卷积模块和反卷积模块构成,可以处理不同分辨率输入图像并具备保持较完整图像细节的能力。利用具有时序一致性的视频图像序列构造训练样本,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对设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视觉效果和数值评估实验表明,训练得到的网络较传统方法能更有效地进行视频图像帧间运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时序一致性 运动补偿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广域场景的可见光-SAR遥感图像匹配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钦炜 李璋 +3 位作者 江云天 卞一杰 赵宏 叶熠彬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22,共14页
可见光-SAR(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匹配是视觉导航、图像融合等典型遥感应用的基础,现有匹配方法主要聚焦在非线性辐射失真(NRD)等成像差异的问题,并未充分考虑遥感图像的场景差异,导致匹配方法的场景适应性有限。为解决可见光-... 可见光-SAR(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匹配是视觉导航、图像融合等典型遥感应用的基础,现有匹配方法主要聚焦在非线性辐射失真(NRD)等成像差异的问题,并未充分考虑遥感图像的场景差异,导致匹配方法的场景适应性有限。为解决可见光-SAR图像匹配中成像场景广域多样、成像差异等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的广域场景异源图像的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广域图像匹配场景分类算法按照纹理特征对遥感图像进行四个典型场景(重复纹理、非均匀纹理、弱纹理和混合类别)的分类,然后在统一的特征匹配框架中为每类场景选择合适特征描述符。将该方法在异源图像匹配数据集上与两种常用的可见光-SAR匹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验验证,文章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计算时间的前提下,在所有类别上取得最优的匹配结果。该方法为广域场景下的可见光-SAR遥感图像匹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广域场景 特征描述 异源图像匹配 场景分类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轮廓线的凸面目标全自动重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朗明 张小虎 关棒磊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凸面目标在成像时会表现尺寸较小、纹理稀疏或缺乏、透光、反光等特点.在对其进行三维重构时,传统的立体视觉匹配、主动视觉扫描(激光或结构光)等重构方法无法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针对此类目标的重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列轮廓线的... 凸面目标在成像时会表现尺寸较小、纹理稀疏或缺乏、透光、反光等特点.在对其进行三维重构时,传统的立体视觉匹配、主动视觉扫描(激光或结构光)等重构方法无法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针对此类目标的重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列轮廓线的全自动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目标的序列轮廓影像,然后提取高精度的轮廓线,再利用多个视角的轮廓线对初始外包体进行空间切割得到目标的初始三维模型,接着根据角度和面积约束对初始三维模型中的面进行合并,最后利用合并后的面重新对外包体进行精细切割得到目标的精确三维刻面模型.通过对凸面目标(注射器针头,直径约为3 mm)的重构实验证明,利用本文的方法重构得到的模型角度误差小于0.7,执行时间小于15 s,重构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能有效解决凸面目标的三维重构及视觉测量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序列轮廓线 空间切割 凸面目标 轮廓重构 视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