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雪峰山天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湘蓉 方伟 +5 位作者 刘胜贵 田玉桥 陈三春 邹娟 邱小燕 伍贤进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期46-50,共5页
2018年国家卫计委批准对天麻进行为期2年的试生产。天麻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湖南雪峰山天麻为原料,经隔水蒸煮烘干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天麻多糖... 2018年国家卫计委批准对天麻进行为期2年的试生产。天麻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湖南雪峰山天麻为原料,经隔水蒸煮烘干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2,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1.3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天麻多糖量为14.89%。该方法科学、简便,可以为雪峰山天麻药食两用产业化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蒸煮 烘干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玉群 邱小燕 +2 位作者 孙媛媛 田玉桥 陈三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
该试验研究了添加双乙酸钠和绿汁发酵液对含水稻秸秆、四棱豆藤、甜茶渣和精料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组(S,0.5%鲜重)、绿汁发酵液组(L,2.0 mL/kg鲜... 该试验研究了添加双乙酸钠和绿汁发酵液对含水稻秸秆、四棱豆藤、甜茶渣和精料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组(S,0.5%鲜重)、绿汁发酵液组(L,2.0 mL/kg鲜重)、双乙酸钠+绿汁发酵液组(SL,0.5%+2.0 mL/kg鲜重)。TMR在25℃厌氧条件下发酵35 d,4组TMR pH值、氨态氮含量均较低,丁酸含量低(0.42~0.49 g/kg干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对照组、S组和SL组的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双乙酸钠对乳酸菌发酵可溶性糖产生乳酸的过程没有影响,L组的乳酸含量最高(P<0.05),表明接种绿汁发酵液可促进乳酸发酵。在有氧稳定性方面,S组(>312 h)和SL组(>302 h)显著高于C组(>160 h)和L组(>130 h)(P<0.05)。此外,单独添加双乙酸钠或与绿汁发酵液组合添加在有氧暴露12 d后,pH值保持在4.50左右,乙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延长了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0.5%双乙酸钠可在不影响发酵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发酵TMR的有氧稳定性,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农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晓英 李俊威 +6 位作者 刘胜贵 田玉桥 陈三春 方伟 邹娟 邱小燕 伍贤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2期111-112,174,共3页
以天麻块茎为供试材料,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技术,比较改良CTAB法和SDS-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产量高于SDS-CTAB法,纯度略次于SDS-CTAB法,二者提取... 以天麻块茎为供试材料,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技术,比较改良CTAB法和SDS-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产量高于SDS-CTAB法,纯度略次于SDS-CTAB法,二者提取的基因组DNA,DNA结构完整、大片段的DNA分子含量高。该研究为天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天麻种质资源的分子遗传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基因组DNA SDS-CTAB法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材对雪峰天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玉桥 邱小燕 +5 位作者 肖深根 孙媛媛 蒋忠权 陈三春 熊绍军 肖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菌材种类对雪峰天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乌红杂交天麻作为种麻,以当地人工林群落中常见的灌木或乔木类伴生的15种树种作为菌材,采用仿野生栽培方式进行栽培。结果尾叶樱、黄檀作为菌材时,雪峰天麻产量较高,采收期天麻... 目的探讨不同菌材种类对雪峰天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乌红杂交天麻作为种麻,以当地人工林群落中常见的灌木或乔木类伴生的15种树种作为菌材,采用仿野生栽培方式进行栽培。结果尾叶樱、黄檀作为菌材时,雪峰天麻产量较高,采收期天麻总产量分别达到8.73、8.65 kg/窖,麻体浅黄,外观呈短、宽、厚,巴利森苷A、B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折干率及天麻多糖、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C、E含量均较高;白栎、茅栗、水青冈树伴栽的雪峰天麻麻体呈深棕色,外观品质较差,朴树、化香树、亮叶桦伴栽的雪峰天麻产量和品质次之。结论尾叶樱、黄檀可作为仿野生栽培天麻的首选菌材,在雪峰天麻规模化栽培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树种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材 雪峰天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过程与切片厚度对天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颜君 田玉桥 +2 位作者 朱欢 魏宁 邱小燕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2期30-33,共4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过程与切片厚度对天麻品质的影响,将经过挑选、清洗、沥水、蒸制后切成6种厚度(2,4,6,8,10,12 mm),设30,45,60℃恒温连续干燥组和变温干燥组(35℃→55℃)4组,分别处理等量的6种天麻切片,测定水分、霉菌、细菌数量、粗脂... 为研究不同干燥过程与切片厚度对天麻品质的影响,将经过挑选、清洗、沥水、蒸制后切成6种厚度(2,4,6,8,10,12 mm),设30,45,60℃恒温连续干燥组和变温干燥组(35℃→55℃)4组,分别处理等量的6种天麻切片,测定水分、霉菌、细菌数量、粗脂肪、粗蛋白、天麻多糖含量,探究不同切片厚度的最佳干燥过程。结果表明,2,4 mm厚的天麻最佳干燥处理是在35℃恒温干燥12 h后室温放置12 h再在40℃恒温干燥1.5 h和4 h,此时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42.6 g/kg和234.7 g/kg,粗脂肪含量为9.9 g/kg和9.5 g/kg,粗蛋白含量为14.5 g/kg和14.1 g/kg,水分和微生物含量也最少;6,8 mm厚的天麻恒温60℃干燥是最佳的干燥处理,此时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1.1 g/kg和214.0 g/kg,细菌和霉菌数量也最少;10,12 mm厚的天麻最佳干燥处理方式是进行35℃→55℃的变温干燥,此时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9.0 g/kg和167.5 g/kg,霉菌数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干燥过程 切片厚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田玉桥 尹火青 +4 位作者 袁涛 陈三春 薛华丽 曾申磊 邱小燕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6期20-22,27,共4页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在13%左右,其中秋季晴天的茯苓成品浸出物含量、折干率、出品率均最高,品质较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秋季晴天进行采挖,并选择干燥温度40~65℃,干燥时间10 h,4个阶段的排湿阈值分别控制为75%,70%,6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不同季节 不同天气 加工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品等级天麻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三春 谢美凤 +5 位作者 田玉桥 邱小燕 岳文阁 薛华丽 李恋红 尹庆铁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1期58-63,共6页
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等级天麻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天麻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对一等乌杆天麻、二等乌杆天麻、一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一等无硫乌红杂交天麻这5个不同商品等级的天麻样品进行水分、浸出物、二氧化硫... 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等级天麻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天麻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对一等乌杆天麻、二等乌杆天麻、一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一等无硫乌红杂交天麻这5个不同商品等级的天麻样品进行水分、浸出物、二氧化硫、多糖、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商品等级的天麻样品中,水分含量最高的是一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13.25%);二氧化硫含量最高的是一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250 mg/kg);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26.06%);天麻多糖含量最高的是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27.67%);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最高的是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0.54%)。研究发现,不同商品等级的天麻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商品等级相关性不大。从主要化学成分角度分析,在不同商品等级的天麻中,二等有硫乌红杂交天麻的浸出物、多糖、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商品等级 化学成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