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长仁 何发忠 +1 位作者 周宏灏 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9-1632,共4页
20世纪末以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推动现代医学从循证医学时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借助研究组学信息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根据病人个体特异性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等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以期提升临床结... 20世纪末以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推动现代医学从循证医学时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学借助研究组学信息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根据病人个体特异性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等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以期提升临床结果并减少非必要的副作用。在中国推进精准医学的研究与转化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医疗现状,发挥巨大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个体化医疗 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表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谭丹 颜晗 +4 位作者 罗芝英 刘荣 张伟 刘昭前 李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是模型的临床意义均存在广泛争议。本文综述了国际上用于建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两类方法,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预测模型临床意义存在争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针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个体化治疗 基因导向 线性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901317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涂剑 刘晓旺 +5 位作者 丁维珂 余平 陆凯强 陈霄霄 陈雪艳 周志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等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凋亡现象逐渐明显。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O901317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使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增多,进一步证实TO901317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TO901317能促进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901317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许璨 龚朵 +1 位作者 刘厂辉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63-367,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由蛋白质、脂质、miRNA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等功能,其组成成分及功能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随着组成成分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密度脂...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由蛋白质、脂质、miRNA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等功能,其组成成分及功能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随着组成成分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密度脂蛋白功能与组成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流出 微小RNA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L和Angptl4在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凌燕 尹卫东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8-334,共7页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之一。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水解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关键酶。糖尿病早期,机体葡萄糖利用不足、糖耐量降低,LPL水解甘油三酯生成游离...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之一。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水解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关键酶。糖尿病早期,机体葡萄糖利用不足、糖耐量降低,LPL水解甘油三酯生成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心肌能量的主要来源。糖尿病中期,心肌细胞启动AMPK-p38MAPK/Hsp25-HPA-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促进FFA生成为心肌供能。糖尿病晚期,过多FFA启动一系列机制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使细胞内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多,通过促进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合成上调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表达,降低LPL活性,从而破坏心肌脂代谢稳态。本文主要综述LPL和Angptl4在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脂肪酸 糖尿病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药渣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应 申海艳 +3 位作者 张敏 谭华欣 文红波 申清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为了解鸦胆子(Brucea javanica)药渣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醛(2)、3,4-二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醛(4)、松柏醛(5)、芥子醛(6)、3-吲哚甲醛(7)、3-吲哚甲酸(8)、... 为了解鸦胆子(Brucea javanica)药渣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醛(2)、3,4-二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醛(4)、松柏醛(5)、芥子醛(6)、3-吲哚甲醛(7)、3-吲哚甲酸(8)、β-谷甾醇(9)和鸦胆苦醇(10)。其中化合物4~6、8为首次从鸦胆子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药渣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C3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圆 王宗保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206,共5页
载脂蛋白C3(apolipoprotein C3,APOC3)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中。新近研究表明,APOC3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质,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心血管... 载脂蛋白C3(apolipoprotein C3,APOC3)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中。新近研究表明,APOC3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质,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重要预测因子。APOC3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控APOC3水平可能是控制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3 高甘油三酯血症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松针黄酮恒温乙醇浸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董睿 高治平 李彩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7-1299,1305,共4页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马尾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马尾松松针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5 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马尾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马尾松松针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5 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各因素影响的主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马尾松松针黄酮提取率为8.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松针 黄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D区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文彬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由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发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17》年报指出:2016年新增结核病感染者1 040万例,其中死亡人数达到167万例,死于HIV共感染的... 由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发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17》年报指出:2016年新增结核病感染者1 040万例,其中死亡人数达到167万例,死于HIV共感染的人数37万。随着多耐药性菌株和HIV共感染等出现,使得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形式愈加严峻,积极研发新型结核疫苗十分必要。结核分枝杆菌RD区编码蛋白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发及新型诊断方法建立中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RD区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D区 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强 许璨 唐朝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是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破坏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不仅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风险,而且与许多代谢性疾病相关。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主要受胆固醇生物合成、摄取、流出和酯化的调节。3-羟基-3-甲基-... 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是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破坏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不仅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风险,而且与许多代谢性疾病相关。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主要受胆固醇生物合成、摄取、流出和酯化的调节。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角鲨烯单加氧酶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是胆固醇合成关键因子。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B族清道夫受体1是细胞摄取胆固醇的重要受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G1、G5/8和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介导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能酯化细胞内游离胆固醇。本文主要综述以上对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平衡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关键因子研究新进展,以期为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调节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稳态 胆固醇生物合成 胆固醇摄取 胆固醇流出 胆固醇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骆镜妃 秦旭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3-457,共5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是PRMTs家族成员之一。PRMT2通过甲基化底物精氨酸位点和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PRMT2分布、分类、产物、结构特征及作用底物出发,论述PRMT...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是PRMTs家族成员之一。PRMT2通过甲基化底物精氨酸位点和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PRMT2分布、分类、产物、结构特征及作用底物出发,论述PRMT2的生化特性;分析了PRMT2在RNA代谢、转录调节、信号转导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活性调控方式;以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为重点,讨论PRMT2在这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 共激活因子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部分微生物感染影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真旺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429,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是主要的血脂成分之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近年来,HDL对微生物感染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发现,微生物感染能够导致炎症反应,引起甘油三脂、极低密度脂蛋...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是主要的血脂成分之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近年来,HDL对微生物感染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发现,微生物感染能够导致炎症反应,引起甘油三脂、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降低。细菌感染时,HDL与HDL相关脂蛋白结合并中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磷壁酸,抑制炎症反应发生。寄生虫感染过程中,apo L-1通过溶酶体溶胀作用杀死寄生虫。本文主要综述HDL对微生物感染的影响,以期为抑制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为治疗败血症、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微生物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基因rs1750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南衡阳地区汉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13
作者 肖正午 向花花 +4 位作者 周琛 张宏全 周晶 彭华 郭紫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易感性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 rs17504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8 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衡阳市中医院就诊的汉族肺癌患者血液样本225 例(病例组),同... 目的:探讨肺癌易感性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 rs17504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8 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衡阳市中医院就诊的汉族肺癌患者血液样本225 例(病例组),同时收集在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样本12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敏感性分子开关结合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ATM基因rs175048A/T多态位点的多态性,统计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并且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TM基因rs175048 多态位点的AA、AT、TT 3 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4.9%、52.9%、22.2%,对照组为42.2%、42.2%、15.6%(均P<0.01);病例组等位基因A、T 的频率为51.0%、49.0%,对照组为63.0%、37.0%(均P<0.01);TT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而AT基因型可能减少肺癌发病风险。rs175048 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吸烟、年龄、性别和家族史等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ATM基因rs17504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生明显相关,且TT基因型可以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毛细血管扩张性突变基因 rs175048 位点 衡阳地区 汉族人群 肺癌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阳 莫春香 +4 位作者 贺艳 李蓉 曾晨星 罗成旺 史亚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0,共4页
组织工程在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种子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提供临时的机械支撑以及必要的生长环境,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支架材料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 组织工程在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种子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提供临时的机械支撑以及必要的生长环境,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支架材料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从材料学的角度,介绍了骨、神经、牙齿及血管等组织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支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支架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天然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8与相关疾病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小红 田国平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68-472,共5页
IL-38(interleukin-38)作为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是IL-1和Toll样受体家族的潜在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效应。IL-38通过抑制靶细胞炎症信号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在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IL-38(interleukin-38)作为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是IL-1和Toll样受体家族的潜在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效应。IL-38通过抑制靶细胞炎症信号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在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IL-38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这些疾病防治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就IL-38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8 炎症反应 受体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浸提苦荞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帑洛 王冉 +3 位作者 符枫雪 郭玉 谢志忠 何伟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82-2384,共3页
利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苦荞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50℃,料... 利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苦荞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50℃,料液比1∶30 g/m L,浸提时间5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苦荞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茶 总黄酮 超声辅助 乙醇浸提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脂筏结构和功能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雅琼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03-308,共6页
脂筏是位于质膜中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在细胞信号转导和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脂筏的结构和功能受脂质和蛋白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多种因素可以对脂筏进行调节,包括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肝脏X受体激动剂、高密度脂蛋... 脂筏是位于质膜中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在细胞信号转导和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脂筏的结构和功能受脂质和蛋白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多种因素可以对脂筏进行调节,包括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肝脏X受体激动剂、高密度脂蛋白和它的模拟物、他汀类药物、甲基-β-环糊精、磷脂抑制剂、依德福星、靶向脂筏受体复合物等。本文主要综述脂筏的调节机制、病理性脂筏和影响脂筏的因素,以期将脂筏作为治疗靶点为防治依赖脂筏的各种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筏 胆固醇 ABCA1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7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密 江丽萍 +5 位作者 陈金智 张杨恺 林惠玲 刘欣 何平平 欧阳新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2-649,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7(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7,ABCA7)在脑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参与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7(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7,ABCA7)在脑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参与脑内脂质代谢、吞噬作用以及免疫反应等过程。自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将ABCA7确定为AD的风险基因以后,越来越多的来自体内外和基于人的研究证实,ABCA7是早发和迟发型AD最重要的风险基因之一。本文对ABCA7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7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递送系统线粒体靶向策略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瞿俊 晏霜 +3 位作者 雷龙天洋 欧阳妃君 张海涛 秦旭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引发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策略。线粒体作为细胞...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引发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策略。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被认为是肿瘤、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新药设计的最重要靶点之一。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具有易被主动靶向基团修饰的特点,可实现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精准靶向给药。本文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综述了线粒体靶向纳米载体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 肿瘤诊断 纳米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中BDNF、iNOS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毛小元 李秋琪 +1 位作者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黄酚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型一...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黄酚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CAT、SOD、GSH)的活性。结果大黄酚改善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组海马中AChE和BDNF的活性,抑制了模型组海马中ChAT、iNOS、CAT、SOD和GSH的活性。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增强BDNF的活性,下调iNOS的功能及抗氧化途径从而对糖尿病脑病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糖尿病脑病 神经保护 海马 BDNF INOS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