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省多花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邱泽澜
陈锦
+2 位作者
张卓
钟杰
朱俊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多花黄精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肌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
【目的】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多花黄精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肌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通过组织分离法在湖南省4个多花黄精种植苗圃的带病黄精叶片上分离到16株形态一致的菌株,通过对菌株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确认其为炭疽菌。对其中的菌株CLHJY4-3进行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白蜡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通过致病性测定,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菌丝平均生长速率为1.1 cm/d。分生孢子长18.4~25.0μm,宽3.9~5.3μm;刚毛深褐色,具2~3隔,长79~107μ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5种药剂中,咪鲜胺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 50为0.031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EC 50分别为0.049和0.252μg/mL。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 50分别为2.911和1.763μg/mL。【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湖南多花黄精叶斑病为炭疽病,病原为白蜡树炭疽菌,并筛选到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为对该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菌
多花黄精
系统发育分析
柯赫氏法则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蔬菜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的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政兵
刘勇
+1 位作者
郭海明
李冠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15%蔬菜种子包衣剂处理对辣椒发芽率、生长势、出苗率、秧苗质量的影响及对防治辣椒苗期3大主要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15%蔬菜种子包衣剂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秧苗质量,对预防辣椒苗期的立...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15%蔬菜种子包衣剂处理对辣椒发芽率、生长势、出苗率、秧苗质量的影响及对防治辣椒苗期3大主要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15%蔬菜种子包衣剂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秧苗质量,对预防辣椒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的效果,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药剂处理或种衣剂有关组分单独处理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辣椒
发芽率
秧苗质量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噁草松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陈红松
郑兴汶
+2 位作者
罗敏
罗源华
周忠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为明确异噁草松对豚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异噁草松在室内和室外对豚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豚草种子进行培养,10d后取出,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结果表明,异嗯草松浓度与豚草种子发芽率...
为明确异噁草松对豚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异噁草松在室内和室外对豚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豚草种子进行培养,10d后取出,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结果表明,异嗯草松浓度与豚草种子发芽率呈抛物线关系,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相对抑制率几乎均在20%~40%之间,1.62g/hm2处理浓度的抑制率最高,为37.3%。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均随药剂浓度增大而显著提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1.62g/hm2处理浓度对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0.5%、79.8%、74.1%,与其他更高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异嗯草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施药量.可显著提高防效:但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增大施药量反而会降低防效.建议田间施药量以1.62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种子
化学防治
发芽率
芽长
根长
鲜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7
4
作者
程菊娥
戴建平
刘建宇
《长江蔬菜》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g/667m2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为对照药剂,试验观察了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100g/667m2,160g/667m23个剂量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d,防效分别为6...
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g/667m2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为对照药剂,试验观察了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100g/667m2,160g/667m23个剂量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d,防效分别为62.35%,70.26%,74.19%,以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60g/667m2处理防效最高,且对黄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黄瓜霜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多花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邱泽澜
陈锦
张卓
钟杰
朱俊子
机构
湖南
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湖南省农科院
农业环境生态
研究所
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金项目(20A257)。
文摘
【目的】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多花黄精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肌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通过组织分离法在湖南省4个多花黄精种植苗圃的带病黄精叶片上分离到16株形态一致的菌株,通过对菌株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确认其为炭疽菌。对其中的菌株CLHJY4-3进行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白蜡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通过致病性测定,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菌丝平均生长速率为1.1 cm/d。分生孢子长18.4~25.0μm,宽3.9~5.3μm;刚毛深褐色,具2~3隔,长79~107μ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5种药剂中,咪鲜胺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 50为0.031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EC 50分别为0.049和0.252μg/mL。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 50分别为2.911和1.763μg/mL。【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湖南多花黄精叶斑病为炭疽病,病原为白蜡树炭疽菌,并筛选到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为对该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关键词
炭疽菌
多花黄精
系统发育分析
柯赫氏法则
杀菌剂
Keywords
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
Polygonatum cyrtonema
Phylogenetic analysis
Koch’s postulates
Fungicide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蔬菜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的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政兵
刘勇
郭海明
李冠华
机构
湖南省
植保植检站
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15%蔬菜种子包衣剂处理对辣椒发芽率、生长势、出苗率、秧苗质量的影响及对防治辣椒苗期3大主要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15%蔬菜种子包衣剂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秧苗质量,对预防辣椒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的效果,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药剂处理或种衣剂有关组分单独处理时的效果。
关键词
种衣剂
辣椒
发芽率
秧苗质量
病害防治
Keywords
seed coating agents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quality
disease control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噁草松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陈红松
郑兴汶
罗敏
罗源华
周忠实
机构
湖南
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
农科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植物
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2CB11140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8A18)
文摘
为明确异噁草松对豚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异噁草松在室内和室外对豚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豚草种子进行培养,10d后取出,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结果表明,异嗯草松浓度与豚草种子发芽率呈抛物线关系,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相对抑制率几乎均在20%~40%之间,1.62g/hm2处理浓度的抑制率最高,为37.3%。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均随药剂浓度增大而显著提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1.62g/hm2处理浓度对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0.5%、79.8%、74.1%,与其他更高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异嗯草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施药量.可显著提高防效:但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增大施药量反而会降低防效.建议田间施药量以1.62g/hm2为宜。
关键词
豚草种子
化学防治
发芽率
芽长
根长
鲜重
Keywords
common ragweed seed
chemical control
germination rate
shoot length
root length
fresh weight
分类号
S41-30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82.4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7
4
作者
程菊娥
戴建平
刘建宇
机构
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长江蔬菜》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文摘
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g/667m2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为对照药剂,试验观察了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100g/667m2,160g/667m23个剂量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d,防效分别为62.35%,70.26%,74.19%,以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60g/667m2处理防效最高,且对黄瓜安全。
关键词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黄瓜霜霉病
防效
Keywords
Dimethomorph Thiram 55% WP
Cucumber downy mildew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6.4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省多花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
邱泽澜
陈锦
张卓
钟杰
朱俊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5%蔬菜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的促生作用研究
张政兵
刘勇
郭海明
李冠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异噁草松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陈红松
郑兴汶
罗敏
罗源华
周忠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程菊娥
戴建平
刘建宇
《长江蔬菜》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