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低山丘陵区檫木的生长规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
1
作者 葛文贵 刘球 +2 位作者 杨硕知 袁聪 张燚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了解湖南低山丘陵区檫木的生长规律及生物量分配趋势,并为檫木人工林培育及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通过砍伐80株檫木平均木,对檫木52 a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檫木在前10 a... 为了解湖南低山丘陵区檫木的生长规律及生物量分配趋势,并为檫木人工林培育及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通过砍伐80株檫木平均木,对檫木52 a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檫木在前10 a生长迅速,尤其是第8~10年区间是整个生长过程中长速最快的时段;从第10年起,檫木的生长速度稍有减缓,但仍呈现出一个稳步提高的趋势。树高、胸径的平均年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呈现出前10 a为上升趋势,第10年后为下降趋势。其中,材积平均生长量在前17 a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第17年后趋于平稳;材积连年生长量呈现“双峰”趋势,第17年和第28年分别达到两个高峰值。35年生时,林分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0.0150 m^(3)处,材积约0.51 m^(3),林分达到数量成熟,可以考虑35a后进行主伐。在檫木的生长过程中,地上各部分以木材的生物量占比最大,最高达到81.39%(36年生);树叶生物量占比最小,为1.91%~7.80%,且其占比最小的年龄段跟木材生物量占比最大的年龄段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檫木 低山丘陵区 解析木 生长规律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利用亚行长江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探索——以平江县心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2
作者 刘石磊 赵乐 丁图贵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0期45-47,共3页
本文依托湖南省亚行长江项目建设成果,以平江县心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深入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运行机制与成效。通过分析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女性劳动力参与形式、亚行长江项目扶持机制等关键要素,揭示了合作... 本文依托湖南省亚行长江项目建设成果,以平江县心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深入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运行机制与成效。通过分析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女性劳动力参与形式、亚行长江项目扶持机制等关键要素,揭示了合作社如何整合资源、提升技术、拓展市场,进而促进成员经济收益增长及社会地位提升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同类地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行长江项目 心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增收致富 性别平等 经验分享 湖南省平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亚行长江项目助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3
作者 刘石磊 赵乐 +1 位作者 何凯辉 刘爱军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0期32-34,共3页
本文深入剖析亚行长江项目在南县四格厌氧净化池建设、桃源县养殖场减排增效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模式,探讨项目在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多方协同合作机制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耦合等方面的成效与启示,旨在为同类... 本文深入剖析亚行长江项目在南县四格厌氧净化池建设、桃源县养殖场减排增效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模式,探讨项目在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多方协同合作机制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耦合等方面的成效与启示,旨在为同类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行长江项目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四格厌氧净化池技术 粪污资源化利用 实践创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珍珍 陈鹏 林慧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自然生态价值整体较高,但普遍存在交叉重叠、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且大部分保护管理基础为一般。建议进一步科学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对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明确唯一类型、级别,优化边界和功能分区,妥善处理人地矛盾,进一步提升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资源 生态价值评估 交叉重叠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向剑锋 周建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进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冷水江市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有维管植物171科700属1457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9科52属103种,裸子植物6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46科634属1336种;本土野生维管植... 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进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冷水江市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有维管植物171科700属1457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9科52属103种,裸子植物6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46科634属1336种;本土野生维管植物161科627属1303种,栽培及逸生植物154种(含外来入侵植物62种);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较多,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物种的有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受威胁类群的有10种;外来入侵植物特征显著。本文对冷水江市植物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冷水江市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维管植物 冷水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改造措施研究
6
作者 陈熙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改造原则和改造措施,并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为全省森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质量 精准提升 技术措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4种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分析
7
作者 刘俊杰 沈生涛 刘振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湖南省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开展林分生长及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的树高和胸径在4种林分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林分A和林分D的木荷树高和胸径均高于其他2种林分;同一林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以湖南省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开展林分生长及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的树高和胸径在4种林分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林分A和林分D的木荷树高和胸径均高于其他2种林分;同一林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脲酶活性略有下降或保持不变。不同林分之间,这4种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最高的均为林分D,其次为林分C,再次为林分B,最低的为林分A;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的均为林分D,最低的均为林分B。同一林分,不同土层的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林分C和林分D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著。除了林分A以外,其余3种林分不同土层间的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湖南省今后的森林营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土壤 酶活性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宁远县鸟兽资源调查与分析
8
作者 刘松 费东波 +2 位作者 段洁琼 周建军 向剑锋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2-64,共13页
2022年7月-2023年8月对宁远县进行了鸟类与兽类资源调查,鸟类调查采用样线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209种,隶属于17目58科;兽类33种,隶属8目20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 2022年7月-2023年8月对宁远县进行了鸟类与兽类资源调查,鸟类调查采用样线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209种,隶属于17目58科;兽类33种,隶属8目20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4种,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181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中国特有种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物种40种。调查结果表明:宁远县鸟兽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以东洋界物种为优势种;鸟类主要以雀形目为主,而兽类组成较为平均。本研究对宁远县鸟兽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旨在补充基础数据,为县域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远县 鸟类 兽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闽楠林分生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良友 魏德福 +2 位作者 赵单 黎明 邓长宁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湘南地区不同类型闽楠林分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类型闽楠林分生长差异,为闽楠人工林的营造模式提供相关参考。结果表明:1)在同一林分类型中,树龄越小,闽楠林分的年平均生长量越高;2)在相同林分类型、不同林分密度的闽楠混... 以湘南地区不同类型闽楠林分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类型闽楠林分生长差异,为闽楠人工林的营造模式提供相关参考。结果表明:1)在同一林分类型中,树龄越小,闽楠林分的年平均生长量越高;2)在相同林分类型、不同林分密度的闽楠混交林中,闽楠林分年平均生长量与林分平均密度呈负相关关系;3)相较于闽楠纯林、闽楠-杉木混交林中闽楠的树冠圆满度,闽楠-木荷混交林中闽楠的树冠圆满度较高;4)坡位对闽楠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的生长影响较为显著,闽楠林分在下坡位的生长情况较中坡位好;5)相较于红壤和黄壤,闽楠在黄棕壤中生长状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立地条件 林分类型 林分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的南洞国有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及其变化研究
10
作者 陶立超 谭洪田 +1 位作者 肖炜 李臖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解南方丘陵地区湖南省国有林场碳汇功能的层级水平,本文对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南洞国有林场(简称“南洞林场”)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基于2013年“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和2019年国有林... 为了解南方丘陵地区湖南省国有林场碳汇功能的层级水平,本文对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南洞国有林场(简称“南洞林场”)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基于2013年“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和2019年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了森林生物量,根据含碳系数进一步测算了各森林植被和乔木林分的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南洞林场在2013-2019年间,森林植被碳储量由436945.83t增加到452641.76t,增加了3.59%;各植被类型变化不同,乔木林、竹林的碳储量均有所增加,经济林、灌木林(含疏林)的均有所减少。(2)6年间乔木林碳储量由378612.85t增加到384844.82t,增加了1.65%;各乔木林分碳储量有不同变化,除马尾松、栎类和桦类林分的碳储量减少外,其他乔木林分碳储量均有所增长。(3)从整体上看,两个时期的阔叶林碳密度普遍大于针叶林碳密度,且均以栎类林碳密度最高。(4)不同起源乔木林分的变化不同,6年间,人工林碳储量增加了156670.35t,增加了9370%;天然林碳储量减少了149736.24t,减少了70.77%。(5)两个时期各龄组乔木林碳储量大小顺序均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均以中龄林、成熟林为主。(6)森林植被碳密度由19.93t·hm^(-2)增加到20.69t·hm^(-2),增加了0.76t·hm^(-2)。6年间,南洞林场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森林固碳方面发挥着“碳汇”的重要作用,预估到2030年,南洞林场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和乔木林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83359.88t、396618.77t。从总体上看,南洞林场森林植被和乔木林的碳密度仍然较低,碳汇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国有林场 林分 龄组 森林植被碳储量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阻隔带系统建设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11
作者 罗余辉 潘丹 夏昕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19-124,130,共7页
全球气候变迁叠加人类活动干扰加剧,致使林火灾害频发态势不断升级,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持续性威胁。科学规划与系统性构建林火阻隔带网络,已成为阻隔林火蔓延、提升防控效能的根本性技术对策。以典型山地城市长沙市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 全球气候变迁叠加人类活动干扰加剧,致使林火灾害频发态势不断升级,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持续性威胁。科学规划与系统性构建林火阻隔带网络,已成为阻隔林火蔓延、提升防控效能的根本性技术对策。以典型山地城市长沙市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其防火阻隔带的空间配置效率与运维现状,揭示现存结构性缺陷与实施瓶颈,进而提出适应性优化策略。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区现有阻隔带总里程达2756.14 km,但存在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维护管养机制缺失等关键问题。建议将阻隔带网络建设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体系,耦合林分可燃性调控工程,构建多尺度衔接的智慧防火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阻隔 防火工程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传统竹产业强县湖南桃江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华 曾翔 +3 位作者 冯超 朱赛 吴晟阳 陈溪璐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随着“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全国各竹产区掀起了发展竹产业的热潮,传统竹产业强县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传统竹产业强县湖南桃江的竹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制...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随着“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全国各竹产区掀起了发展竹产业的热潮,传统竹产业强县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传统竹产业强县湖南桃江的竹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制约竹产业发展存在的竹资源整体质量偏低、集约经营水平较低、竹加工综合实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推动竹林规模集约经营、强化竹资源科学培育、健全三级加工体系、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并加快创新等策略,以期为促进桃江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产业强县 高质量发展 湖南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维管植物2个新记录属和8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建军 向剑锋 +4 位作者 费冬波 刘松 袁桃花 孔珊珊 田径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7-34,72,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查阅以及馆藏标本比对,确定了湖南省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耳稃草属(Garnotia Brongn.)和多裔草属(Polytoca R.Br.),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8个新记录种,即耳稃草[Garnotia patula(Munro)Benth]、多裔草[Polytoca digit...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查阅以及馆藏标本比对,确定了湖南省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耳稃草属(Garnotia Brongn.)和多裔草属(Polytoca R.Br.),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8个新记录种,即耳稃草[Garnotia patula(Munro)Benth]、多裔草[Polytoca digitata(L.f.)Druce]、南川石杉[Huperzia nanchuanensis(Ching et H.S.Kung)Ching et H.S.Kung]、华刺子莞(Rhynchospora chinensis Nees et Mey.)、南昆杜鹃(Rhododendron naamkwanense Merr.)、白马银花(R.hongkongense Hutch.)、小果酸模(Rumex microcarpus Campd.)和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X.Nie)。分别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野外照片等信息。相关凭证标本均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CS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县域森林生态格局分析——以湖南攸县为例
14
作者 沈生涛 霍坤 +2 位作者 曾潇 曾昭军 兰竹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8-22,33,共6页
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以攸县为例,通过不同空间分辨率构建县域尺度森林生态格局,筛选森林生态源地,分析景观连通性特征。结果表明:攸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构成以大型斑块为主且分布集中连片;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响... 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以攸县为例,通过不同空间分辨率构建县域尺度森林生态格局,筛选森林生态源地,分析景观连通性特征。结果表明:攸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构成以大型斑块为主且分布集中连片;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响全县核心区景观连通性,空间分辨率越小,对周边核心区斑块的连通程度越为严苛和精准;10 m×10 m空间分辨率分析县域尺度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网络 县域 空间分辨率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区杨树生长规律及模型构建
15
作者 葛文贵 刘球 +2 位作者 杨硕知 袁聪 张燚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3-37,42,共6页
【目的】研究环洞庭湖区杨树的成材规律,明确主伐年龄,为杨树人工林培育及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对环洞庭湖区12年生128株杨树样木进行分径阶解析,分析其生长规律和生物量分配,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整... 【目的】研究环洞庭湖区杨树的成材规律,明确主伐年龄,为杨树人工林培育及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对环洞庭湖区12年生128株杨树样木进行分径阶解析,分析其生长规律和生物量分配,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整体来看,杨树树高生长呈现出“慢-快-慢”的规律,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平”的规律;前9年是杨树树高、材积生长的速生期,而前5年则是杨树胸径生长的速生期;杨树第12年的树高总生长量、胸径总生长量、材积总生长量、总生物量分别达到25.8 m、31.5 cm、0.6983 m^(3)、376.57 kg,分别是第2年树高总生长量、胸径总生长量、材积总生长量、总生物量的4.23、7.88、162.40、145.96倍;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近11年生时相交,此时林分达到数量成熟;通过回归拟合,树高生长模型为y=-0.1402x^(2)+4.1111x-2.6327,胸径生长模型为y=-0.0829x^(2)+3.9538x-4.0691,材积生长模型为y=0.0007x^(2.927)。【结论】环洞庭湖区杨树可在11年生以上进行主伐;在杨树材积速生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杨树人工林材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环洞庭湖区 生长规律 解析木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GGR6溶液对湿地松纸浆特性及松脂成分的影响
16
作者 邵俊培 程勇 +6 位作者 廖德志 洪需要 刘炳材 彭翠英 栾启福 彭露萍 李建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5期91-96,共6页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GGR6溶液对湿地松纸浆特性及松脂成分的影响,为湿地松的培育和降低采脂成本提供参考。以株洲市攸县高和林场11年生湿地松林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质量浓度的GGR6溶液进行对比试验,处理分别为CK(空白对照)、处理1(施用质量...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GGR6溶液对湿地松纸浆特性及松脂成分的影响,为湿地松的培育和降低采脂成本提供参考。以株洲市攸县高和林场11年生湿地松林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质量浓度的GGR6溶液进行对比试验,处理分别为CK(空白对照)、处理1(施用质量浓度为50mg·L^(-1)的GGR6溶液2kg·株^(-1))、处理2(施用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GGR6溶液2kg·株^(-1))。结果可知:除木质素之外,湿地松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综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随着GGR6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管胞宽度影响显著,其他影响均不显著;不同质量浓度GGR6溶液对湿地松松脂成分含量的影响变化趋势不一致,但方差分析呈现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GGR6 纸浆特性 松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杉木人工林提质增效树种配置
17
作者 宋良友 赵单 +3 位作者 黎明 魏德福 欧阳永生 邓长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配置、不同林分密度、不同龄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差异,为提升森林质量与综合效益,推进杉木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在湘南地区4个县市设置杉木人工林样地11块,其中试验样地9块、对照样地2块,连续3年...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配置、不同林分密度、不同龄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差异,为提升森林质量与综合效益,推进杉木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在湘南地区4个县市设置杉木人工林样地11块,其中试验样地9块、对照样地2块,连续3年监测样地基本信息和林分生长指标因子。【结果】1)在不同树种配置的杉木人工林中,杉木与补植树种生长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中龄林和近熟林长势更优,其补植树种主要为闽楠、枫香、青冈、木荷、香樟;2)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和补植树种的生长影响显著,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补植树种平均树高的年均增长均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3)成熟林阶段,林分平均胸径年均增长最大;中龄林阶段,林分平均树高年均增长最大;补植树种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年均增长与林龄阶段均呈负相关;4)闽楠、木荷、青冈、枫香、香樟在杉木人工林中补植时生长表现稳定,但与厚朴一同补植时,其他阔叶树表现不佳。【结论】杉木人工林林分提质增效应根据林龄和林分密度制定差异化的间伐补植方案,因地制宜选择乡土珍贵树种进行补植,动态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遴选出利于当地森林提质增效的最优树种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龄组 林分密度 树种配置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化市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特征
18
作者 陶德树 杨娟 +3 位作者 吴少武 石泽远 庄勇 周建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对怀化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危害等级和分布范围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怀化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6科47属64种(不含栽培种),以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茄科(Solana...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对怀化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危害等级和分布范围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怀化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6科47属64种(不含栽培种),以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茄科(Solanaceae)植物为主,分别有18、8和6种;生活型以草本占绝对优势(61种);原产地以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主(30种);恶意入侵4种,严重入侵9种,局部入侵和一般入侵共43种,有待观察8种,其中,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等4种恶意入侵植物在各乡(镇)均有分布。整体上看,怀化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生境复杂,在城镇周边及道路旁等人类活动频繁区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可通过减少外来植物引种和加强乡土物种选育等手段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特征 危害等级 怀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固碳价值转化机制与策略
19
作者 黄浪 李小梅 +1 位作者 蒋小华 刘正茂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主要介绍高标准农田固碳现状,并对其固碳价值转化机制与策略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高标准农田定义、建设现状,进而评估其固碳能力与碳汇功能发挥情况。在指出存在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高标准农田固碳价值转化原理、路径与模式,... 主要介绍高标准农田固碳现状,并对其固碳价值转化机制与策略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高标准农田定义、建设现状,进而评估其固碳能力与碳汇功能发挥情况。在指出存在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高标准农田固碳价值转化原理、路径与模式,并识别影响价值转化的关键因素。为推动固碳价值实现,提出一系列机制构建与优化建议,包括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培育碳交易市场等。此外,制定提升高标准农田固碳能力的策略,并探讨促进价值转化的政策措施与协同推进的社会参与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农田固碳价值量化与实现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固碳 碳汇 价值转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
作者 刘卓 夏昕 潘丹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49-52,57,共5页
为掌握双峰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状况,研究团队采用样线法与红外相机调查法于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对双峰县全域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资源调查。通过外业调查及历史文献参考,共查明双峰县陆生脊椎动物208种,包括鸟类152种,隶属... 为掌握双峰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状况,研究团队采用样线法与红外相机调查法于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对双峰县全域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资源调查。通过外业调查及历史文献参考,共查明双峰县陆生脊椎动物208种,包括鸟类152种,隶属于17目52科;两栖动物14种,隶属于1目5科;爬行动物28种,隶属于2目13科;哺乳动物14种,隶属于5目10科。其中,有23种属于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双峰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物种多样性丰富,亟需加强监测和保护力度。本次调查也为后续制定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资源调查 双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