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棉花-荷兰豆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飞 郭莉莉 +6 位作者 吴远帆 赵瑞元 尹凌洁 李彩红 何叔军 梅正鼎 廖良秀 《中国棉花》 2022年第3期32-34,共3页
为提高湖南棉田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从茬口相接、品种选择、直播技术、肥料运筹、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保证棉花和荷兰豆稳产的前... 为提高湖南棉田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从茬口相接、品种选择、直播技术、肥料运筹、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保证棉花和荷兰豆稳产的前提下,简化管理、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该地棉田生产方式的变革及棉花生产向多元化、轻简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棉花 荷兰豆 一年两熟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量深施对油后直播棉花干物质与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飞 郭莉莉 +5 位作者 赵瑞元 尹凌洁 王家珍 李彩红 何叔军 梅正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14,共17页
【目的】研究洞庭湖植棉区油(菜)棉(花)轮作种植制度下,氮肥施用深度及用量对棉花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油后直播棉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在湖南常德开展氮肥运筹试验,以湘FZ001为试验材料... 【目的】研究洞庭湖植棉区油(菜)棉(花)轮作种植制度下,氮肥施用深度及用量对棉花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油后直播棉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在湖南常德开展氮肥运筹试验,以湘FZ001为试验材料,设置15 cm和5 cm(H15、H5)2个施用深度,0、90、180、270和360 kg·hm^(-2)纯氮(N_(0)、N_(90)、N_(180)、N_(270)、N_(360))5个施氮量。【结果】棉花氮素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积累动态均符合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氮肥深施提高了棉株氮素和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其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氮肥施用深度及用量互作下,氮素积累量在H_(15)N_(270)下取得最大值,氮素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均在H_(15)N_(180)下最大。从氮素和干物质积累特征值可以看出,棉花中氮素和干物质的累积与分配基本同步,其中氮素的平均快速积累期起始时间略早于干物质积累,说明棉花氮素吸收可能是干物质积累的基础和前提。H_(15)比H_(5)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同时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随施氮量提高均呈现下降趋势;H_(15)N_(180)处理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籽棉产量最高。【结论】适量氮肥深施可以促使棉花高产。推荐本地区氮肥施用深度从常规的撒施或浅施5 cm提高到15 cm,施氮量从常规的270~300 kg·hm^(-2)减少为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肥深度 施氮量 干物质 氮素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夏阳白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郭立君 尹凌洁 +7 位作者 李超 文丽 胡赛晶 程凯凯 严卫华 钟伶桃 李永 肖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48-149,153,共3页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夏阳白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夏阳白对NPK肥料的利用效率,以期为夏阳白科学施肥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N肥对夏阳白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影响最大,K肥次之、P肥第三,N、P、K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夏阳白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夏阳白对NPK肥料的利用效率,以期为夏阳白科学施肥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N肥对夏阳白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影响最大,K肥次之、P肥第三,N、P、K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提高夏阳白产量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夏阳白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沛 周旋 +5 位作者 杨威 尹凌洁 靳拓 彭建伟 荣湘民 田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8-528,共11页
【目的】探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稳定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风险,为洞庭湖双季稻区化肥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20%配施硼硅肥(0.8CF+B/Si)、有机肥替代20%... 【目的】探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稳定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风险,为洞庭湖双季稻区化肥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20%配施硼硅肥(0.8CF+B/Si)、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0.8CF+0.2OM)、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氮肥增效剂(0.8CF+0.2OM+N-serve)、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硼硅肥和氮肥增效剂(0.8CF+0.2OM+B/Si+N-serve)共6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氮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处理早稻产量较CF均有一定下降,而晚稻产量提高2.02%~5.03%。田面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氮素流失风险也增大。与CF处理相比,化肥减氮配施处理早晚稻季田面水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8.08%~35.05%、5.88%~34.22%和5.02%~18.06%,有效降低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其中以0.8CF+0.2OM+N-serve处理效果最好。施氮肥后一周是氮素流失的高风险时期,随后各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差异变小且流失风险降低。不施氮肥处理的早、晚稻田面水磷素浓度低于其他处理,而配施硼硅肥处理高于其他处理,田面水中磷素的流失风险增大。此外,配施有机肥、氮肥增效剂对磷素减排效果不明显。施磷肥后9 d左右是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之后各处理磷素浓度趋于一致且变化平稳。【结论】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双季稻增产存在一定滞后性;氮肥增效剂与有机肥同时施用会削弱其延缓氮肥转化的效果,影响养分吸收。化肥减氮配施是降低双季稻田面水氮素流失的有效方法,但配施硼硅肥会提高田面水磷素含量,应根据田间水肥管理酌情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配施 减氮 产量 田面水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春芳 肖彦资 +5 位作者 李治国 尹凌洁 谭欣 程凯凯 李超 文丽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35-3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容县的中稻最佳施氮量,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磷(P_(2)O_(5)4.8 kg/667m^(2))、施钾(K_(2)O 7 kg/667m^(2))一定的条件下,开展不同施氮量(N 0、6、10、14、18 kg/667m^(2))对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容县的中稻最佳施氮量,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磷(P_(2)O_(5)4.8 kg/667m^(2))、施钾(K_(2)O 7 kg/667m^(2))一定的条件下,开展不同施氮量(N 0、6、10、14、18 kg/667m^(2))对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有利于中稻增产,其中T3处理(N-P_(2)O_(5)-K_(2)O=10-4.8-7)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施用10 kg/667m^(2)纯氮能提高中稻N肥利用率和K肥利用率;适量氮肥可以增加纯收入,以施用纯氮10 kg/667m^(2)纯收入最高,为688.58元/667m^(2),过量施用氮肥反而会导致肥料效益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中稻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