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莹 童辉 +2 位作者 殷武平 杨晓 袁祖华 《长江蔬菜》 2020年第21期40-41,共2页
导读:嫁接栽培是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和防控土传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湖南地区气候条件,总结出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砧木选择、育苗时间、接穗嫁接时期及嫁接方法等方面,可为湖南苦瓜嫁接育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地区气候条件 育苗时间 嫁接方法 嫁接育苗 土传病害 嫁接栽培 砧木选择 土壤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内果皮中活性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作者 段恬妮 杨艳 +5 位作者 周祎 徐晶晶 赵蔓雅 陈惠明 肖浪涛 王若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为研究黄瓜内果皮汁液和黏液质中活性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揭示黄瓜种子萌发的发生机制,通过Q-TOF-LC-MS技术鉴定易胎萌(C-L)黄瓜内果皮汁液和黏液质中已知活性物质,发现棕榈酸、肉豆蔻酸、柠檬酸、脯氨酸及缬氨酸等5种活性物... 为研究黄瓜内果皮汁液和黏液质中活性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揭示黄瓜种子萌发的发生机制,通过Q-TOF-LC-MS技术鉴定易胎萌(C-L)黄瓜内果皮汁液和黏液质中已知活性物质,发现棕榈酸、肉豆蔻酸、柠檬酸、脯氨酸及缬氨酸等5种活性物质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探究其浓度梯度处理(0.10~1.00 mmol/L)对难胎萌(M-H)黄瓜种子萌发及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豆蔻酸、脯氨酸和柠檬酸在特定浓度下促进种子萌发,低浓度(0.10~0.25 mmol/L)肉豆蔻酸加强可溶性糖代谢并抑制蛋白分解,高浓度(1.00 mmol/L)时可增强α-淀粉酶活性;脯氨酸能增强α-淀粉酶活性并抑制可溶性蛋白分解,但对可溶性糖的影响具有时间和浓度差异性,脯氨酸浓度为1.00 mmol/L时显著增强α-淀粉酶活性;柠檬酸浓度为1.00 mmol/L时,能显著增强α-淀粉酶活性;棕榈酸浓度为0.10 mmol/L时促进萌发,0.25 mmol/L则抑制萌发,0.50 mmol/L时则通过增强酶活性与抑制蛋白分解调控代谢;缬氨酸在低浓度(0.10 mmol/L)促进萌发,0.50 mmol/L则抑制萌发,缬氨酸能抑制蛋白分解,但对可溶性糖和α-淀粉酶的影响则随着浓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差异。这些活性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及代谢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存在浓度依赖性和差异性,通过影响种子内部酶活性、降解转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从而影响萌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活性物质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镉浓度下蔬菜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弭宝彬 汪端华 +5 位作者 张竹青 戴雄泽 刘峰 梁成亮 谢玲玲 周火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49-53,共5页
将取自某矿区附近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与正常耕种层土壤按比例混合,最终获得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选取湖南春秋季节栽种面积较大的黄瓜、豇豆、小白菜、萝卜及莴笋等5大类蔬菜进行池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类间重金... 将取自某矿区附近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与正常耕种层土壤按比例混合,最终获得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选取湖南春秋季节栽种面积较大的黄瓜、豇豆、小白菜、萝卜及莴笋等5大类蔬菜进行池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类间重金属镉累积量差异明显,在较高土壤Cd浓度下(1.5 mg/kg)黄瓜、豇豆中Cd含量保持在国标安全值以下,可安全种植,且基因型差异较小;小白菜和萝卜在土壤中Cd浓度1.0 mg/kg以下时,绝大部分品种均可安全种植,超过此浓度,部分品种中Cd含量增加明显,且随土壤中Cd浓度增加,基因型差异显著,且重金属Cd累积量与土壤中浓度也并非存在正相关性,波动较大,品种种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仔细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在重金属污染土地推广种植;莴笋对Cd累积量较高,在土壤轻度污染时其累积量即超过国家安全限量标准,不推荐在Cd污染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蔬菜 累积差异 浓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蕹大棚越冬留种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武平 童辉 +2 位作者 彭莹 杨晓 袁祖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为探索藤蕹大棚越冬的关键技术,以湖南藤蕹为试材,采用4种大棚越冬留种模式,分别是处理1:大棚+中棚+小拱棚;处理2: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中棚+小拱棚;处理3: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处理4: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 为探索藤蕹大棚越冬的关键技术,以湖南藤蕹为试材,采用4种大棚越冬留种模式,分别是处理1:大棚+中棚+小拱棚;处理2: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中棚+小拱棚;处理3: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处理4:细土基质混合物盖畦,大棚+中棚+小拱棚+无纺布;以种藤窖藏越冬作对照(CK)。对4种模式下藤蕹的出苗时间、出苗数、苗长、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比对照提早出苗18 d,出苗数量增加20%以上,增产效果达到27.5%,且第1次起苗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加,幅度达到155.3%,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蕹 越冬留种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技术规范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3 位作者 欧立军 刘峰 郑井元 马艳青 《辣椒杂志》 2019年第1期20-21,共2页
开放式组织培养指通过使用抑菌剂,使外植体脱离无菌环境进行组织培养的一种方法。辣椒花药开放培养过程中,添加抑菌剂的培养基不需要在高温高压下灭菌,接种外植体也不需要在超洁净的工作台中进行,该方法简化了培养环节,降低培养成本,可... 开放式组织培养指通过使用抑菌剂,使外植体脱离无菌环境进行组织培养的一种方法。辣椒花药开放培养过程中,添加抑菌剂的培养基不需要在高温高压下灭菌,接种外植体也不需要在超洁净的工作台中进行,该方法简化了培养环节,降低培养成本,可用于进行大规模胚状体诱导和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药 开放式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新品种兴蔬春丽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勇奇 胡新军 +2 位作者 韩小霞 粟建文 袁祖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16-18,共3页
以G02-2与G90的杂交后代经7代株内自交,一代系内自交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89-1为母本,以广东大肉苦瓜后代自交系G181为父本选育成的晚熟条瘤苦瓜"兴蔬春丽",从播种至采收80 d左右,果实表皮绿色,条瘤,圆筒形,单瓜质量550 g左右,... 以G02-2与G90的杂交后代经7代株内自交,一代系内自交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89-1为母本,以广东大肉苦瓜后代自交系G181为父本选育成的晚熟条瘤苦瓜"兴蔬春丽",从播种至采收80 d左右,果实表皮绿色,条瘤,圆筒形,单瓜质量550 g左右,平均产量5 000 kg/667m2,抗白粉病和疫病,该品种适于华南等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春丽苦瓜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博辣新红秀的选育
7
作者 周书栋 张竹青 +6 位作者 陈文超 杨莎 杨博智 戴雄泽 李雪峰 马艳青 邹学校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1-13,共3页
博辣新红秀是以SJ008-5-2-1为母本,以0622-1-3-2-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兼具鲜食和加工的辣椒长线椒品种。该品种中熟;第1花着生节位13节,株高约75 cm,株幅约58 cm,果长约28.5 cm,果宽约1.6 cm,单果重约28.7 g;青果翠绿色,成熟果鲜红色,... 博辣新红秀是以SJ008-5-2-1为母本,以0622-1-3-2-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兼具鲜食和加工的辣椒长线椒品种。该品种中熟;第1花着生节位13节,株高约75 cm,株幅约58 cm,果长约28.5 cm,果宽约1.6 cm,单果重约28.7 g;青果翠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型直顺,亮度好,微皱,果实香辣味浓,风味好,适合鲜食和剁制、酱制加工;植株根系发达,耐高温干旱能力强,对炭疽病和疫病有较强的抗性,对病毒病有较强的耐性,挂果性好,产量高;适合长江流域地区春夏季露地和高山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博辣新红秀 鲜食 加工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种子胎萌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莫雨杏 王磊 +5 位作者 周祎 孙倩楠 贺为毅 陈惠明 萧浪涛 王若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90-2096,共7页
【目的】探明黄瓜种子胎萌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揭示双子叶蔬菜类作物的胎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高代自交系Cs10A(易胎萌)和M-1(不胎萌)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授粉后30、35、40、45和50 d进行取样,... 【目的】探明黄瓜种子胎萌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揭示双子叶蔬菜类作物的胎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高代自交系Cs10A(易胎萌)和M-1(不胎萌)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授粉后30、35、40、45和50 d进行取样,统计黄瓜种子胎萌率,测定并分析种子中可溶性糖、脂肪酸、主要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及胎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Cs10A种子在授粉后40 d发生胎萌,胎萌率为4.2%;在授粉后45和50 d Cs10A种子胎萌率极显著高于M-1(P<0.01,下同),分别为28.4%和71.1%。M-1授粉后30~50 d均未出现胎萌现象。授粉后30~50 d,Cs10A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尤其在授粉后35~45 d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高于M-1种子,而M-1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授粉后30~50 d,Cs10A种子脂肪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M-1种子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仅后期稍有增加,且在授粉后40 d时二者的脂肪酸含量非常接近,其他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授粉后50 d,Cs10A种子和囊衣中的AB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M-1;Cs10A种子和囊衣中的GA3含量均低于M-1,其中Cs10A囊衣中的GA3含量极显著低于M-1,但其种子中的GA3含量与M-1无显著差异(P>0.05);Cs10A种子中的GA3含量高于囊衣。Cs10A种子中ABA/GA3比值低于M-1种子。授粉后30~50 d,Cs10A种子中CsVp1、CsVp5和CsVp10基因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M-1,其中,对于CsVp1和CsVp5基因表达模式而言,Cs10A与M-1恰好相反,但CsVp10基因在二者中的表达模式相同。【结论】种子发育成熟至发生胎萌前,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ABA含量和ABA/GA3比值较低易导致种子发生胎萌,且种子中脂肪酸可转化成可溶性糖为种子胎萌的发生提供能源物质;囊衣中高含量ABA可有效抑制黄瓜种子胎萌的发生。此外,易胎萌黄瓜品种通过抑制与ABA合成及其敏感性相关的胎萌基因表达,从而降低ABA含量及对ABA的敏感性,最终导致胎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子胎萌 可溶性糖 脂肪酸 ABA 生理特性 胎萌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小猿叶甲的高效低毒农药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定发 唐醒 +1 位作者 周程爱 谭放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9-62,共4页
小猿叶甲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以幼虫和成虫取食植株叶片为害。近年来,小猿叶甲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防控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市场上暂未有登记用于防治小猿叶甲的农药产品,为此,对防治小猿叶甲的杀虫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苦参... 小猿叶甲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以幼虫和成虫取食植株叶片为害。近年来,小猿叶甲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防控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市场上暂未有登记用于防治小猿叶甲的农药产品,为此,对防治小猿叶甲的杀虫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阿维菌素对小猿叶甲3日龄幼虫和5日龄幼虫防治效果均较好,而烯啶虫胺和呋虫胺对小猿叶甲低龄幼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小猿叶甲成虫,阿维菌素和烯啶虫胺的效果相对较好。说明苦参碱、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和呋虫胺这4种药剂可用于防治小猿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猿叶甲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