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杜仲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控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哲远 满益龙 +5 位作者 刘佳 周勇 朱航 马海昊 刘哲铭 周小毛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66-68,共3页
杜仲作为湖南省重要的中药材经济树种,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大。调查发现,湖南省杜仲种植地区均有病虫害发生,介绍了根腐病、立枯病、角斑病和灰斑病这4种病害和刺蛾、地老虎、金龟子、天牛、杜仲梦尼夜蛾这5种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 杜仲作为湖南省重要的中药材经济树种,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大。调查发现,湖南省杜仲种植地区均有病虫害发生,介绍了根腐病、立枯病、角斑病和灰斑病这4种病害和刺蛾、地老虎、金龟子、天牛、杜仲梦尼夜蛾这5种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基于绿色防控要求,提出了长期监测、提早预防和加大生防措施的防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杜仲 病虫害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璐 朱哲远 +2 位作者 李颖曦 王颉 彭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71,共11页
杂草是危害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引发杂草抗药性增加、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微生物除草剂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开发的生物除草剂,具有资源丰富、不易产生... 杂草是危害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引发杂草抗药性增加、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微生物除草剂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开发的生物除草剂,具有资源丰富、不易产生抗性杂草、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当前国际上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类型,罗列了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微生物种类以及毒素种类;综述了微生物除草的作用机理,微生物主要通过感染侵入杂草寄主引起杂草的导管闭塞、造成植株萎蔫并枯死,或者通过代谢产物中有效活性物质影响杂草寄主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生物膜功能和脂质稳定性、能量传递、光合色素合成、脂类合成及氨基酸的合成等,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进一步总结了微生物除草剂的应用现状,包括商品化情况、应用的限制因素和防控效果提升策略,以及组学技术在微生物除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微生物除草剂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植物病原菌 代谢产物 除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希乐 邓亚男 吴昌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3-524,共12页
除草剂药害是除草剂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除草剂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选择性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而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除草活性的农用化学品。目前已发现一些商品... 除草剂药害是除草剂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除草剂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选择性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而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除草活性的农用化学品。目前已发现一些商品化安全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风险。天然产物除草剂安全剂是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内源性化合物,由于其结构新颖且对生态环境相对友好,因此以其为除草剂安全剂有望解决商品化安全剂对环境存在潜在风险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以天然产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在发掘方法、结构与种类、缓解除草剂对作物药害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现有天然产物安全剂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的作用机理;总结和展望了天然产物安全剂在田间推广应用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该类安全剂在防范除草剂药害的实际应用以及相应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除草剂 安全剂 作用机制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生物控草有机肥的田间除草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祖任 李定华 +4 位作者 徐中山 王立峰 彭迪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91-95,共5页
优化生物控草有机肥配方,能够为推广生物控草肥抑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前期筛选出龙葵等化感植物、高效腐草微生物和除草弯孢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的生物控草有机肥在防控稻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株数防... 优化生物控草有机肥配方,能够为推广生物控草肥抑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前期筛选出龙葵等化感植物、高效腐草微生物和除草弯孢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的生物控草有机肥在防控稻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株数防效来看,处理4(材料A25 kg/667m^2;材料B 75 kg/667m^2)>处理3(材料A 50 kg/667m^2;材料B 50 kg/667m^2)>处理5(F3)>处理2(材料A 75 kg/667m^2;材料B25 kg/667m^2);从鲜重防效来看,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从杂草防控种类来看,不同配比的处理对莎草、阔叶草的防效优于对稗草。有机生物控草肥F4高量(材料A 25 kg/667m^2;材料B 75 kg/667m^2)对水稻杂草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F4低、中量和F3。生物控草有机肥对水电导率和水稻幼苗及分蘖均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有机生物控草肥F4高量推广前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控草有机肥 配方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浩娜 王立峰 +5 位作者 邬腊梅 彭琼 李祖任 邓希乐 周小毛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2-779,共8页
千金子为稻田恶性杂草,随着稻田免耕、直播技术的发展,千金子在稻田迅速蔓延,已成为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影响水稻产量和现代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随着稻田化学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等多种除草剂已产生抗药性。... 千金子为稻田恶性杂草,随着稻田免耕、直播技术的发展,千金子在稻田迅速蔓延,已成为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影响水稻产量和现代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随着稻田化学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等多种除草剂已产生抗药性。有研究表明,千金子对氰氟草酯产生的较高抗性与其靶标基因2027号和1999号位点突变有关。此外,千金子对除草剂代谢分解速率的快慢与其产生抗药性的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另有报道证实,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千金子对除草剂的代谢。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稻田千金子的抗药性现状和抗性的产生机制,简述了稻田千金子抗药性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抗性千金子治理策略,以期为抗性千金子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千金子 抗性现状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浩娜 周成言 +2 位作者 邬腊梅 王立峰 李祖任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化感物质是植物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植物化感作用是通过化感物质来实现的。通常化感物质对其他生物具有抑制活性,且作用机制独特。因此植物化感物质是研发生物农药和创制农药新型作用靶标的重要模板。介绍了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情况及种... 化感物质是植物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植物化感作用是通过化感物质来实现的。通常化感物质对其他生物具有抑制活性,且作用机制独特。因此植物化感物质是研发生物农药和创制农药新型作用靶标的重要模板。介绍了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情况及种类,重点阐述了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为:优化化感物质的提取及分离方法,高效精准获得新型化感物质;运用多组学及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剖析化感物质的作用靶标;加强田间应用试验,挖掘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利用的化感物质,推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有效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化感作用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镉棘孢木霉的筛选鉴定及其镉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亚男 彭迪 +3 位作者 王立峰 周小毛 满益龙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筛选鉴定耐镉真菌,采用Cd2+浓度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镉污染稻田土壤中分离到耐镉菌株HD228,综合菌株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并研究了其镉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22 mmol/L ... 为了筛选鉴定耐镉真菌,采用Cd2+浓度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镉污染稻田土壤中分离到耐镉菌株HD228,综合菌株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并研究了其镉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22 mmol/L Cd,对Cd的吸附率可达79.88%;对Pb、Zn、Cu具有很强耐性,Pb、Zn、Cu对HD228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 80 mmol/L、> 80 mmol/L、> 30 mmol/L。HD228菌落直径与重金属浓度呈负相关,20 mmol/L时菌落不规则。该菌能在pH值4~8、温度20~35℃条件下良好生长,最适生长和耐镉pH值为5、温度为30℃,温度和pH值均不影响其耐镉能力。其发酵液对水稻出苗、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发酵液40 mL(200 g土)用量对水稻具有促生作用,对镉胁迫水稻具有解毒作用。此耐镉真菌HD228具有应用于镉污染水稻田治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土壤 镉污染 棘孢木霉 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检测及长期膳食暴露评估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勇 朴秀英 +5 位作者 廖先骏 刘佳 朱航 马海昊 周小毛 李富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3-379,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QuEChERS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量的方法。于2019年在中国黑龙江、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及福建8地开展了田间规范残留试验,研究了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残留... 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QuEChERS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量的方法。于2019年在中国黑龙江、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及福建8地开展了田间规范残留试验,研究了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残留风险,并进行了韭菜中腐霉利残留的长期膳食暴露评估。样品采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2~20 mg/kg范围内,腐霉利在韭菜中的回收率为74%~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9.9%,定量限(LOQ)为0.02 mg/kg。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以有效成分450 g/hm^(2)的剂量于韭菜灰霉病发病初期或前期施药1次,施药后间隔30 d采样,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4~1.06 mg/kg。长期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腐霉利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2.5562 mg,风险商值(RQ)为40.6%,表明腐霉利在韭菜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腐霉利 残留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喹啉草酮在水稻植株上的消解动态及其在稻秆、稻谷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勇 邓希乐 +4 位作者 马海昊 朱航 刘佳 周小毛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8-396,共9页
二氯喹啉草酮是经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的茎叶处理除草剂,迄今为止对其潜在的环境污染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二氯喹啉草酮在水稻植株、稻... 二氯喹啉草酮是经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的茎叶处理除草剂,迄今为止对其潜在的环境污染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二氯喹啉草酮在水稻植株、稻谷和土壤中残留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二氯喹啉草酮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二氯喹啉草酮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其在植株、土壤、田水、稻壳和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8%~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9%~11%之间,在植株、土壤、田水、稻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02 mg/kg。二氯喹啉草酮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6.7~12.8 d。以有效成分900~1350 g/hm2的剂量于水稻苗期施用1次,在施药96 d后采集的土壤、稻壳和糙米中均未检测出二氯喹啉草酮。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中二氯喹啉草酮最大残留限量值和田间使用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消解动态 二氯喹啉草酮 水稻植株 土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祖任 岳勇志 +3 位作者 彭迪 王立峰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为了研发以龙葵醇提物为原料的植物源除草剂,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g/L龙葵醇提物处理对稗草、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1 g/L处理对稗... 为了研发以龙葵醇提物为原料的植物源除草剂,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g/L龙葵醇提物处理对稗草、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1 g/L处理对稗草幼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4~8 g/L处理对稗草和菵草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中,龙葵提取液对菵草的抑制作用强于稗草;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的氧化还原酶体系(CAT、SOD、POD)的活性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提取物 植物源除草剂 稗草 菵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醇提物对水稻与大麻的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李祖任 岳勇志 +3 位作者 彭迪 王立峰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96-99,共4页
为了探究龙葵醇提物作为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法对水稻和工业大麻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1 g/L)龙葵提取液对大麻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萌发抑制率最高可达81.67%... 为了探究龙葵醇提物作为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法对水稻和工业大麻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1 g/L)龙葵提取液对大麻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萌发抑制率最高可达81.67%;水稻幼苗在4~8 g/L浓度范围内,其根长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茎长,大麻幼苗在2~4 g/L浓度范围内,其鲜重和茎长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根长;龙葵提取物对水稻种子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大麻,而对水稻幼苗的抑制作用弱于大麻。因此,在大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土壤封闭型除草剂;而在水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茎叶处理型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提取物 植物源除草剂 水稻 大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壳中除草活性物质提取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城嘉 李祖任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为了开发利用棉籽壳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分别以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各溶剂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发现: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粗提物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活性最... 为了开发利用棉籽壳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分别以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各溶剂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发现: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粗提物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发现该粗提物中主要含有甘油、三环己基3-烯-6-辛酮、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十四酸、十四酸乙酯、十六烷酸、辛酸异戊酯和亚油酸9种化合物。进一步的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亚油酸、辛酸异戊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4种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亚油酸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14.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壳 提取与鉴定 除草活性 稗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