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满琪 朱红梅 +1 位作者 刘军 王小虎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构建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法对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引入障碍度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发现,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 构建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法对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引入障碍度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发现,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但还有待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其呈现空间正自相关的集聚分布模式且集聚程度增强,主要集聚类型为HH集聚型(长株潭、洞庭湖地区)和LL集聚型(大湘西地区)。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障碍因素为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支持力度、区域交通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都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发展水平还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资金、人才、技术支撑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怀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皮向红 钱炬炬 +2 位作者 朱校奇 贺艺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3期232-237,240,共7页
首先,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发展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社会事业、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怀化市“十三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并总结出五大制约因素;其次,提出了着力将怀化打造为“武陵山片区山地精细农业... 首先,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发展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社会事业、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怀化市“十三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并总结出五大制约因素;其次,提出了着力将怀化打造为“武陵山片区山地精细农业引领区”“丘陵山片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先行区”的规划战略定位,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怀化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与目标;最后,提出了实施“六大强农”、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推进现代农业支撑能力、加强乡村建设、实施巩固拓展衔接等五大行动计划,以此来高质量推进怀化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发展路径 怀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 刘文武 +4 位作者 杨庆 王金娜 王俊华 彭承胜 向城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76-278,282,共4页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在开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技术培训是兴农强农的前提、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在开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技术培训是兴农强农的前提、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统筹整合农业培训主管部门与机构、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实施“三大战略”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构建一体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体系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英 金龙新 +3 位作者 詹祎蕊 祝琪雅 黄振国 肖景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湖南农业现代化水平呈"前缓中快后缓"的波动性上升趋势,农村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前缓中降后升"的趋势,农... 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湖南农业现代化水平呈"前缓中快后缓"的波动性上升趋势,农村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前缓中降后升"的趋势,农民现代化水平呈现"前快后缓"的上升趋势。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12个单项指标为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分别是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C_(3))、休闲农业经营收入(C_(4))、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C_(6))、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C_(7))、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C_(14))、自来水普及率(C_(1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C_(17))、农村宽带接入用户(C_(20))、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数(C_(22))、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C_(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C_(24))、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_(29)),其中,C_(6)近7 a来长期表现为主要障碍因素,C_(22)和C_(24)近5 a来障碍影响凸显。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薄弱环节和领域,提出了优结构、转方式、增投入,加快推进湖南农业现代化;优环境、强基础、提服务,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增收入、提素质、提品质,持续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水平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及其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皮向红 +2 位作者 钱炬炬 莫惠 刘贝 《农业展望》 2023年第9期53-59,共7页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起步于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意见与发展规划后,其概念、特征等基本内涵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与拓展而来。首先,在科学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产业选择、运行机理、发展路径等研究...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起步于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意见与发展规划后,其概念、特征等基本内涵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与拓展而来。首先,在科学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产业选择、运行机理、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客观分析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异同,研究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共性;最后,对两者的研究成果从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与科学总结,并从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将齐头并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延伸与拓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业新兴产业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选择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发展路径
6
作者 刘军 钱炬炬 +4 位作者 皮向红 刘柏宏 贺思学 戴健华 刘贝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87-95,共9页
农业不仅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公益性产业,从而决定了其价值大小不能充分地体现价格的高低,保安全的粮食及其重要农产品尤其如此。湖南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大而不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缺乏战略引擎,借鉴国家... 农业不仅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公益性产业,从而决定了其价值大小不能充分地体现价格的高低,保安全的粮食及其重要农产品尤其如此。湖南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大而不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缺乏战略引擎,借鉴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台湾地区把“精致农业”纳入六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的成功经验,从农业新兴产业中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迫在眉睫。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高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农业强省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湖南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系统阐述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五大基本特征及五大产业遴选原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科学遴选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创意休闲农业作为湖南的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其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三大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发展方向与重点。最后,从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是前提、强化科技引领是重点、推动政策落地是基础、完善资金筹措渠道是保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抓手等五大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业新兴产业 选择 发展路径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丽桦 刘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总结了娄底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出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农业自然资源不充足、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涉农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均不够、农业资金投入有待增加、农村电商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围绕破解现... 总结了娄底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出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农业自然资源不充足、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涉农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均不够、农业资金投入有待增加、农村电商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围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短板与瓶颈,聚焦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出了实施百亿特色产业培育、现代农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品牌提升、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全面发展6大行动,重点将粮油、蔬菜、茶叶、畜禽水产、农机这5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示范带动其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思路 路径 娄底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军 陈雯 +5 位作者 苏东林 祝琪雅 宗锦涛 张孝岳 莫惠 魏琴琴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全产业链“63”一体化发展体系,即大力实施“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做强产业发展主体”“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强产业发展支撑”“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精准管理服务能力”等六大战略重点,提出“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统筹”“强化考核评估与实施监督”“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三大战略保障措施,打造层次分明且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助力建设全国知名的一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地,加快促进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支撑体系 全产业链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种指数视角下湖南省域及典型县域粮食增产潜力时序特征分析
9
作者 谭杰扬 陈丽桦 +3 位作者 张晓杰 詹祎蕊 黄振国 邓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87-95,共9页
分析1972—2021年湖南省域及4个典型县域的耕地和农作物种植时序特征,探讨复种指数时序特征及粮食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复种指数提升潜力的时序特征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位于山区与毗邻城市群的县域(芷江侗族自治县、浏阳市)耕地复种指数... 分析1972—2021年湖南省域及4个典型县域的耕地和农作物种植时序特征,探讨复种指数时序特征及粮食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复种指数提升潜力的时序特征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位于山区与毗邻城市群的县域(芷江侗族自治县、浏阳市)耕地复种指数提升潜力未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减少而大幅增加,其平均值范围为0.12~0.50,复种指数提升潜力有限;粮食主产县域(湘阴县、祁阳市)耕地与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提升潜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平均值范围为0.23~0.79,复种指数提升潜力较大。全省基于耕地与粮食作物复种指数的粮食年均最大增产潜力分别为454.50万、208.70万t,对应时期分别为1984—1988年、2002—2003年;典型县域的粮食增产潜力时空差异明显,基于耕地与粮食作物复种指数的粮食增产潜力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69万~10.32万t、1.33万~12.56万t,在基于粮食作物复种指数的粮食增产潜力方面,湘阴县的粮食增产潜力最大,其次是祁阳市与浏阳市,粮食增产潜力最小的为芷江侗族自治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指数 粮食产量 典型县域 时序特征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OT5影像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以湖南株洲市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振国 陈仲新 +1 位作者 刘芳清 刘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F0002,共5页
以湖南省株洲市区为例,利用2008年8月19日SPOT5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并借助地面样方监测数据,在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基础上,准确提取出株洲市区的水稻种植面积6 379.4 hm2。精度验证分析表明,研究精度达到95.70%。
关键词 法国地球观测卫星系列之5号卫星 遥感 监测 水稻面积 湖南株洲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湖南红茶关键品质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英 金龙新 +3 位作者 黄振国 刘贝 祝琪雅 肖景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
红茶是湖南的优势茶类。通过综述影响红茶香气、滋味品质两大关键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前人所做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探寻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升湖南红茶品质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文献梳理及归纳总结法,从品种布局,嫩度... 红茶是湖南的优势茶类。通过综述影响红茶香气、滋味品质两大关键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前人所做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探寻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升湖南红茶品质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文献梳理及归纳总结法,从品种布局,嫩度等级、加工工艺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与讨论。结果表明:湖南红茶适制品种资源丰富,并进行了科学的空间布局;采用不同嫩度等级原料制作的红茶品质特征差异明显;不同加工工艺的改进对红茶关键品质的影响及改善效果明显。因此,保障湖南红茶良种有效供给、加强中低产茶园品种改良、科学选择茶树品种、加强湖南红茶鲜叶嫩度等级相关研究、精准采摘鲜叶、改良和研发加工技术、加强湖南红茶品质形成的基础研究、更加关注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升湖南红茶整体核心品质的关键科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红茶 香气 滋味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季别水稻生产物质费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文 刘英 祝琪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328-331,共4页
根据湖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2005~2013年不同季别水稻生产的物质费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早稻、中稻、晚稻生产物质费用、直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均呈极显著或显著上涨趋势,但均值差异均不显著;与不同季别水稻生产物... 根据湖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2005~2013年不同季别水稻生产的物质费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早稻、中稻、晚稻生产物质费用、直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均呈极显著或显著上涨趋势,但均值差异均不显著;与不同季别水稻生产物质费用关联度最大的项目依次为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农药费、种子种苗费、小农具购置修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别 水稻 生产 物质费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空间结构布局与调整优化研究——以湖南楠木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军 钱炬炬 +3 位作者 皮向红 贺艺 刘学文 贺思学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82-90,共9页
湖南楠木桥田园综合体位于怀化市麻阳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全域,近年来楠木桥村支两委抢抓政策机遇,以“三园”为基础初步建成了党建引领型田园综合体,但存在主业不强、布局不够合理、空间布局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依托区... 湖南楠木桥田园综合体位于怀化市麻阳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全域,近年来楠木桥村支两委抢抓政策机遇,以“三园”为基础初步建成了党建引领型田园综合体,但存在主业不强、布局不够合理、空间布局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三生”空间现状、产业与村庄布局现状、交通脉络与地形地貌特征,构建“一心、一带、四村寨、五区、十基地”的田园综合体空间结构布局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三生”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空间结构布局与国土“三生”空间、产业布局,及其重点项目的无缝对接。最后,从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统筹、强化考核评估与实施监督、强化科技、人才、资金支撑等方面提出了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湖南楠木桥田园综合体是脱贫地区发展田园综合体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桥 田园综合体 空间布局 结构调整优化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文 刘英 祝琪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基于湖南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2005~2013年全省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中稻和晚稻纯收益分别呈下降、基本稳定和上升趋势。晚稻、中稻纯收益极显著高于早稻。提高纯收益的主攻方向早稻、晚稻是通过提高价格... 基于湖南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2005~2013年全省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中稻和晚稻纯收益分别呈下降、基本稳定和上升趋势。晚稻、中稻纯收益极显著高于早稻。提高纯收益的主攻方向早稻、晚稻是通过提高价格增加主产品产值,中稻是降低物质费用。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成本纯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中稻、晚稻成本纯收益率极显著高于早稻。提高劳动生产率主攻方向早稻是增加纯收益,中稻、晚稻则是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别 水稻 生产 效益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军 刘文武 +4 位作者 王金娜 王俊华 彭承胜 戴健华 向城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链发展、积极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政策建议,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产业链 供应链 一体化体系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研究
16
作者 邓文 杨玉 《作物研究》 201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以播种面积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近10年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播种面积的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优质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 以播种面积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近10年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播种面积的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优质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晚稻>优质早稻。明确了湖南优质稻播种面积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并提出了湖南优质稻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集聚 波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 陈为峰 +2 位作者 邓文 徐海 卜范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76-78,共3页
基于《湖南农村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对湖南桃产业"十一五"以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南桃产业发展现状是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呈波动式上升和稳步上升趋势,永州、怀化、郴州是湖南各时期的桃主产区,各... 基于《湖南农村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对湖南桃产业"十一五"以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南桃产业发展现状是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呈波动式上升和稳步上升趋势,永州、怀化、郴州是湖南各时期的桃主产区,各地桃品种及熟期结构各有特点;存在的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产品有阶段性过剩、标准化栽培体系不健全、苗木生产不规范、采后贮藏加工等产业链延伸不够等;提出了依靠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走优质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和全产业链、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发展道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增产增收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文 彭既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4-17,20,共5页
在实地调研湖南省6县(市、区)186户稻农的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种三产四"的5种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以一季晚超和中超模式单... 在实地调研湖南省6县(市、区)186户稻农的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种三产四"的5种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以一季晚超和中超模式单产增幅最大,隆回中稻的纯收入水平最高;增加纯收入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和降低费用,降低费用的重点核心区是减少机械费和肥料费,非核心区则是减少雇工费和机械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种三产四 增产增收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湖南双季稻地理空间分异特征
19
作者 谭杰扬 张晓杰 +5 位作者 陈丽桦 詹祎蕊 肖景峰 刘英 金龙新 邓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2-87,93,共7页
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双季稻种植面积遥感数据产品,运用地理空间分异分析方法,从像元尺度对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武陵山脉以东、幕阜山以西的洞庭湖平原地区,雪... 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双季稻种植面积遥感数据产品,运用地理空间分异分析方法,从像元尺度对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武陵山脉以东、幕阜山以西的洞庭湖平原地区,雪峰山以东、罗霄山以西、南岭山脉以北的湘中丘陵盆地地区;纬度上,双季稻面积从南到北呈3个阶梯式上升态势,核心纬度为28.5°N~29.2°N;经度上,呈自西向东先增后减的分布态势,核心经度为112.4°E~113.0°E;海拔上,随海拔升高而不断下降,核心海拔为105 m以下的低海拔区;坡度在9°以下地区的耕地中双季稻的种植比例达到近三成;洞庭湖地区为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地区,其面积与耕地占比在湖南4大区域经济板块中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遥感数据产品 地理空间分异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作物产量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宇靖 吴尚蓉 +3 位作者 杨鹏 曹红 谭杰扬 赵荣坤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1-16,共16页
[目的/意义]油料作物是粮食供应和非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实时、动态、大范围的油料作物生长监测对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粮油市场稳定、确保国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因其覆盖范围广、... [目的/意义]油料作物是粮食供应和非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实时、动态、大范围的油料作物生长监测对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粮油市场稳定、确保国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因其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及时、快速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作物产量监测研究和应用中。[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对油料作物进行估产的相关背景;其次,从遥感参数反演、面积监测及估产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油料作物监测研究现状,指出数据同化技术在油料作物估产方面具有极大潜力,并从同化方法、网格选取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结论/展望]指出了遥感技术在油料作物监测中的机遇,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油料作物估产在作物特征选取、空间尺度确定以及遥感数据选择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油料作物估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油料作物的区域估产及生长监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产量模拟 数据同化 油料作物 产量监测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