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百合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成禹 袁志涛 +2 位作者 刘海姣 袁野 郑思乡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8-102,共5页
百合属物种被纳入《中国药典》并延续至今的有卷丹、百合、细叶百合3个种,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但药用百合在资源分布、主要成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百合药用起源和药用百合资源分布现状、主要特征性成分及药理、资... 百合属物种被纳入《中国药典》并延续至今的有卷丹、百合、细叶百合3个种,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但药用百合在资源分布、主要成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百合药用起源和药用百合资源分布现状、主要特征性成分及药理、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百合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特征性成分 药理 药用百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栽培基质对空中庭院土壤改良效果及红叶石楠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8 位作者 方雅瑜 孙英坤 唐桂梅 范卓 李卫东 崔新卫 彭福元 李尝君 邢汉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为了探索蚯蚓类(蚓粪)栽培基质对空中庭院栽培用土的改良效果和绿植生长的影响,减少商品基质中草炭原料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利用蚓粪栽培基质与基坑土配比进行红叶石楠盆栽试验,并模拟空中庭院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坑土配比对土... 为了探索蚯蚓类(蚓粪)栽培基质对空中庭院栽培用土的改良效果和绿植生长的影响,减少商品基质中草炭原料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利用蚓粪栽培基质与基坑土配比进行红叶石楠盆栽试验,并模拟空中庭院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坑土配比对土壤理化性质、红叶石楠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土配比基质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总孔隙度和微生物总量,调节土壤pH,降低土壤容重,起到改良基坑土壤的作用。其中以蚓粪栽培基质与基坑土1∶3配比(T3)对基坑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红叶石楠的成活率和生长都优于草炭商品基质与基坑土壤互配(CK_(2)、T1和T2),其对裸根红叶石楠的成活率为76.19%,比草炭商品基质与基坑土壤1∶3最优配比(T1)的红叶石楠的成活率提高了6.66%,其株高、新梢长、叶片数和SPAD值比CK1分别提高了24.7%、2.07倍、87.3%和24.88%。主要是蚓粪栽培基质与基坑土1∶3配比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1增加了11.58、2.66倍,并显著增加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分别比CK1增加了2.84、2.05和2.79倍,尤其是解磷菌数量,比CK1增加了10.56倍,比CK_(2)增加了15.63%,有利于土壤中养分循环利用,提高红叶石楠的存活率,促进其生长。因此,蚓粪栽培基质可以替代草炭商品基质用于改良空中庭院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空中庭院的绿植生长,减少草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粪 空中庭院 栽培基质 土壤改良 红叶石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多元复合肥在新疆主要农作物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强 柳赛花 +4 位作者 黄建伊 黄鑫 周陈刚 陈志义 周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验证长效多元复合肥在新疆水稻、玉米、冬小麦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于2018—2020年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基施长效多元复合肥加苗期追施1次氮肥,为水稻、玉米、冬小麦生长提供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解决作物后期早... 为了验证长效多元复合肥在新疆水稻、玉米、冬小麦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于2018—2020年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基施长效多元复合肥加苗期追施1次氮肥,为水稻、玉米、冬小麦生长提供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解决作物后期早衰和中微量营养元素供应不足等问题。大田对比试验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产89.7~120.5 kg/667m^(2),增产率12.9%~16.5%,增加纯收入248.13元/667m^(2);玉米增产153.0 kg/667m^(2),增产率15.1%,增加纯收入290.7元/667m^(2);小麦增产67.1 kg/667m^(2),增产率12.9%,增加纯收入154.3元/667m^(2)。种植大户无论种植水稻、玉米还是小麦单一作物,应用该项技术每年都可增加纯收入2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冬小麦 施肥 长效多元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6 位作者 彭福元 李卫东 李静 崔新卫 黄国林 潘素君 王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供试土壤为红壤,生防菌为Bacillales velezensis YFB3-1菌液(菌体浓度为10^(9) CFU/mL),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试验设单施菌液(T1)、只接种蚯蚓(T2)、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 3个处理,以不使用菌剂和蚯蚓为对照(CK)。调查了两茬百合产量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第二茬百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连作百合产量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枯萎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第一茬相比,同一处理的第二茬百合产量都显著下降。两年连作百合产量都以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464、15674 kg/hm^(2),都显著高于同年份其他处理。两年连作百合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以T3为最低,都显著低于同年份其他处理,T3处理百合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8.15(2019年)、25.00 (2020年),并且两年的防治效果(T3)都明显优于单施菌液(T1)和接种蚯蚓(T2)。相比于对照(CK),2019、2020年T3处理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44.55%、37.66%,分别增产15.05%、14.78%。蚯蚓联合生防菌YFB3-1增加了根际土壤Rhizobiales、Flavobacteriales、Pseudomonadales、Bacillales等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蚯蚓与生防菌YFB3-1在抑制连作百合枯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因而缓解连作百合产量下降的效果最佳。【结论】在施用芽孢杆菌生防菌剂防治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牛粪)来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有效预防百合枯萎病发生,减少连作百合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百合 蚯蚓 贝莱斯芽孢杆菌 枯萎病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3
5
作者 张璐 黄晶 +3 位作者 高菊生 曹卫东 高鹏 杨志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为探明湘南双季稻区绿肥还田下的氮肥适宜施用量,设计了始于2008年冬季开展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2009-2017),研究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双季稻的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2017年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共设计6个施肥处... 为探明湘南双季稻区绿肥还田下的氮肥适宜施用量,设计了始于2008年冬季开展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2009-2017),研究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双季稻的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2017年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共设计6个施肥处理:不施氮肥空白对照、仅紫云英、习惯施肥、紫云英与100%无机氮配施、紫云英与80%无机氮配施、紫云英与60%无机氮配施。结果表明:与习惯施氮量相比,绿肥结合习惯施肥以及绿肥与化肥氮减量20%~40%配施均能保持甚至提高2009-2017年稻谷周年产量,显著提高早、晚稻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绿肥与化肥氮减40%时,产量变异系数最低和产量可持续指数最高。试验9 a后,与2008年相比,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与习惯施肥相比,绿肥与化肥氮减量20%~40%能维持土壤磷素与钾素的供给。综合考虑,紫云英还田下,化肥氮减施40%仍能获得高产稳产,且氮肥利用率最高,产量稳定性最好,并可缓慢提高土壤肥力,是湘南双季稻种植区较好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绿肥 湘南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崔新卫 张杨珠 +2 位作者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197,共8页
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红壤稻田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目标下的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了有机肥(M)、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氮磷钾(NPK)、... 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红壤稻田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目标下的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了有机肥(M)、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氮磷钾(NPK)、化肥氮钾配施有机肥(NKM)、化肥氮磷配施有机肥(NPM)、化肥磷钾配施有机肥(PKM)、不施肥(NF)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籽粒产量构成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增强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进一步比较稻米品质指标发现,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胶稠度变长。其中,以NPKM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及酶活提升效果相对较好,导致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加工、外观、食味和营养品质亦相对更优。由此可见,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平衡配施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而且可协同提升籽粒产量与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期施肥 红壤稻田 土壤性质 籽粒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栽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丽 熊兴耀 +4 位作者 蔡柳 胡新喜 秦玉芝 李炎林 戴思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9,共10页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为今后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马铃薯主产区收集48个国内种植广泛且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测定鲜薯的干物质、淀粉...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为今后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马铃薯主产区收集48个国内种植广泛且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测定鲜薯的干物质、淀粉、总糖、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个马铃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在13.71%~20.01%,平均值为16.85%;淀粉含量在7.94%~15.72%,平均值为11.24%;其中,中薯17号、中薯5号、陇薯7号和康尼贝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较高,具有作为全粉或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48个马铃薯品种鲜薯总糖含量在55.25~287.70 mg/g,平均值为140.10 mg/g;可溶性糖含量在2.60~26.78 mg/g,平均值为7.81 mg/g;还原糖含量在0.16~6.08 mg/g,平均值为3.12 mg/g;其中,云薯304、中薯16号、中薯26号、大西洋(石家庄)和中薯18号的还原糖含量较低。不同产区马铃薯品种品质性状存在差异,河北张家口和甘肃兰州的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较高;云南昆明和河北石家庄的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相对较低;云南昆明和河北张家口的马铃薯品种还原糖含量较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聚类分析将48个马铃薯品种分为3类,第I类包含青薯168、HF-10、丽薯10号和陇薯7号,具有较高的干物质、淀粉和总糖含量;第II类包含青薯6号、青薯9号(西宁)、下寨65、丽薯6号、青薯10号和乐薯1号,具有较低的总糖含量;其余品种无明显的优势性状特点。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77~2.03,总糖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淀粉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论】我国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将近一半的品种还原糖含量满足油炸食品生产要求。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相比,糖含量受环境因素及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预处理对蚯蚓堆肥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鲁耀雄 崔新卫 +5 位作者 陈山 龚慧玲 唐柳 彭福元 龙世平 张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9-45,共7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牛粪不作处理(CK1)、添加稻草和EM菌剂(CK2)、添加EM菌剂(T1)以及添加84消毒液(T2)预处理对蚯蚓堆肥中蚯蚓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蚯蚓堆肥60 d后,84消毒液预处理的蚯蚓总产量最高(10.7...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牛粪不作处理(CK1)、添加稻草和EM菌剂(CK2)、添加EM菌剂(T1)以及添加84消毒液(T2)预处理对蚯蚓堆肥中蚯蚓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蚯蚓堆肥60 d后,84消毒液预处理的蚯蚓总产量最高(10.7 kg/m^3),比CK1提高70.9%,比CK2提高44.4%,并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堆肥初期增加倍数也是最多的,其中细菌数量增加了2倍,放线菌数量增加了34.37倍。牛粪不同预处理蚯蚓堆肥的pH都是由碱性逐渐向中性变化,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现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和发芽指数呈现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84消毒液预处理后蚯蚓堆肥前后氮素损失率最多,为32.8%,堆肥结束时发芽指数最大,为83.1%。84消毒液预处理改变了牛粪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减少硫化氢、氨气等臭气物质的产生,更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影响了堆肥前后养分变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蚯蚓堆肥 84消毒液 生长繁殖 微生物 腐熟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黄秋葵荚果黄酮类物质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谢进 黄艳宁 +3 位作者 徐瑞 曹亮 范海珊 朱校奇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2-1597,共6页
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利用液质联用仪建立快速的黄秋葵黄酮类物质提取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黄秋葵相关产品的品质检测。选定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这五种黄酮类物质,确定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和检测线性范围等,从而确定黄秋... 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利用液质联用仪建立快速的黄秋葵黄酮类物质提取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黄秋葵相关产品的品质检测。选定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这五种黄酮类物质,确定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和检测线性范围等,从而确定黄秋葵荚果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华谱unitary C18(2.1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含0.1%甲酸的水;洗脱梯度:80%B^60%B(0~4 min),60%B(4~10 min),60%B^55%B(10~12 min),5%B(12.1~18 min),5%B^80%B(18~20min),80%B(20.1~25 min)。质谱条件: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气体温度为330℃,气体流速为12 L·min^(-1),喷雾器压力为275.8 k Pa。优化得到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这五个标样的裂解能量为34、22、30、18、34 eV;五个标样在11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5~4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黄秋葵荚果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75%的乙醇,1∶10的料液比,超声75 min),通过实验得到整个提取检测过程中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的回收率分别为(93.65±3.66)%、(98.79±2.04)%、(100.66±1.83)%、(87.23±6.61)%、(101.91±0.61)%,并对黄秋葵果荚中这5种黄酮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一性强,为黄秋葵黄酮类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 黄秋葵荚果 黄酮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连作百合生长、产量及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4 位作者 李棉勇 崔新卫 朱校奇 彭福元 戴良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81,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蚯蚓活动对连作百合生长、产量、土壤容重、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对连作百合枯萎病与根际土壤的生物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连作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施用蚯蚓粪,...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蚯蚓活动对连作百合生长、产量、土壤容重、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对连作百合枯萎病与根际土壤的生物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连作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施用蚯蚓粪,相比全施化肥对照的枯萎病防治效果为53.42%,增产9.94%。蚯蚓活动提高了根际土壤的含水量、总孔隙度,有利于连作百合提前出苗和生长发育;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镰孢菌等真菌数量,从而降低了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综上,蚯蚓活动可以优化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减少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发生,达到缓解百合连作障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活动 连作百合 枯萎病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等量施用对土壤砷赋存形态和水稻吸收砷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家梅 官迪 +4 位作者 陈山 谢运河 陈锦 龙世平 纪雄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46-1754,共9页
为研究施用不同种类硅肥对土壤砷(As)的生物有效性和不同生育期水稻As含量的影响,采用含钾(Si1),含钙、镁(Si2),含钙、镁和钾(Si3),含钙、镁和铁(Si4),以及水溶性硅肥(Si5)共5种不同种类相同用量的硅肥(SiO2用量为225 kg/hm2)开展田间... 为研究施用不同种类硅肥对土壤砷(As)的生物有效性和不同生育期水稻As含量的影响,采用含钾(Si1),含钙、镁(Si2),含钙、镁和钾(Si3),含钙、镁和铁(Si4),以及水溶性硅肥(Si5)共5种不同种类相同用量的硅肥(SiO2用量为225 kg/hm2)开展田间小区实验,分析水稻不同生育期水稻As含量和土壤As含量.结果表明:①Si4和Si5处理降低糙米As含量的效果较好,分别比CK处理显著降低31.3%(P<0.05)和27.6%(P<0.05).②施用硅肥,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根表铁膜Fe(DCB-Fe)含量高于CK处理,灌浆期和成熟期DCB-Fe含量低于CK处理;施用硅肥处理水稻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DCB-As含量均降低,分别比CK处理降低10.0%、27.0%、20.0%和29.5%.③施用硅肥条件下,与CK处理相比,水稻成熟期土壤非专性吸附态As(Nas-As)、结合态As(Al-As)和残渣态As(Res-As)的含量平均分别降低15.8%、9.8%和10.2%,铁结合态As(Fe-As)含量提高33.0%.④水稻成熟期,根系As含量和土壤有效态As含量影响稻米对As的吸收,土壤有效态硅含量影响水稻根系对As的吸收;整个生育期,水稻根表铁膜As和Fe显著影响水稻根系对As的吸收.施用硅肥条件下,土壤有效态Si含量提高,有效态As含量降低,Fe-As含量增加,成熟期水稻DCB-As含量降低,水稻植株对As的吸收量减少.研究显示,相同用量的硅肥中,硅的有效性高或添加铁素,对降低水稻吸收As的效果更好,可为As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利用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As污染 根表铁膜 As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霉拮抗菌Y4-39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瑾 熊有明 +6 位作者 肖志鹏 杨未 邹修为 鲁耀雄 周升明 张艳 王运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11-3419,共9页
【目的】解析辣椒疫霉拮抗菌Y4-39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其防病促生机制,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代牛津纳米孔测序(ONT)和二代测序平台(BGISEQ)相结合的方法,对从黑水虻肠道分离获得的对辣椒疫霉具有较强抑制活... 【目的】解析辣椒疫霉拮抗菌Y4-39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其防病促生机制,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代牛津纳米孔测序(ONT)和二代测序平台(BGISEQ)相结合的方法,对从黑水虻肠道分离获得的对辣椒疫霉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4-3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并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从全基因组水平挖掘菌株Y4-39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果】菌株Y4-39全基因组大小为3891759 bp,GC含量46.67%,编码3713个蛋白基因,27个rRNA和86个tRNA基因,不含质粒。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B.velezensis系统发育进化树可分为5个亚群,亚群间的平均核苷酸一致率(ANI)大于97%,亚群内各菌株之间ANI大于98%。预测得到12个潜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包括表面活性素、大环内酰亚胺H、bacillaene、芬枯草菌素、地非西丁、杆菌素和杆菌溶素等抑菌活性物质,同时还存在5个产物未知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种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菌株Y4-39基因组含有多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具有合成多种抑菌活性物质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分析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贵草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杰 尹秀娟 +3 位作者 钟双玉 陈锦 朱俊子 李晓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2019年5月,在湖南长沙地区富贵草上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叶部病害,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并通过对核糖体转录间区rDNA(ITS)、肌动蛋白基因(ACT)、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 2019年5月,在湖南长沙地区富贵草上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叶部病害,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并通过对核糖体转录间区rDNA(ITS)、肌动蛋白基因(ACT)、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冬麦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贵草 叶斑病 冬麦刺盘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黄精属药用植物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龙炳宏 蒋向辉 +4 位作者 宋荣 李胜华 肖龙骞 易自力 佘朝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3-543,共11页
黄精属(Polygonatum)的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高效地鉴定黄精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本研究通过对ITS、trnK-matK、rbcL、psbA-trnH和psbK-psbI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从ITS序列中提取ITS2序列,共获得黄精属... 黄精属(Polygonatum)的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高效地鉴定黄精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本研究通过对ITS、trnK-matK、rbcL、psbA-trnH和psbK-psbI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从ITS序列中提取ITS2序列,共获得黄精属7个药用物种23份样品的138条序列。进一步比较6个DNA条形码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鉴定效率,并验证所筛选条形码的可靠性。结果显示:trnK-matK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少且有较明显的条形码间隙,其他5个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多且无条形码间隙;BLAST结果表明trnK-matK的鉴定效率最高(85.7%),系统发育树显示trnK-matK的鉴定能力最强,能将全部12个多花黄精样品聚在一支,并能区分黄精、滇黄精、玉竹、点花黄精和湖北黄精;AMOVA分析结果揭示trnK-matK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_(st))最高,适用于区分黄精属物种间差异。因此,trnK-matK最适用于黄精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DNA条形码 遗传多样性 ITS MATK RBCL PSBA-TRNH psbK-ps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枳壳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鹏 崔新卫 +3 位作者 聂新星 朱校奇 鲁耀雄 彭福元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80,共8页
为促进中药渣循环利用,提升枳壳产量与品质,减少化肥施用,研究中药渣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枳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药理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全施化肥,中药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缓解了土壤酸化,... 为促进中药渣循环利用,提升枳壳产量与品质,减少化肥施用,研究中药渣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枳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药理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全施化肥,中药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缓解了土壤酸化,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和蚯蚓数量,活化了土壤有效养分,有助于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芸香柚皮素、柚皮素等7种有效成分和总含量的积累,促进了酸橙树的生长和枳壳增产提质。中药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并适当减施50%磷肥(F2,N∶P_(2)O_(5)∶K_(2)O=1∶0.5∶1)的枳壳产量最高,为935.2 kg/hm^(2),相比全施化肥(CK,N∶P_(2)O_(5)∶K_(2)O=1∶1∶1),产量提高17.5%,枳壳有效成分总含量提高39.6%。因此,在酸橙栽培过程中,推荐种植户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作基肥施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利用,节约养分投入量,实现枳壳的增产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有机肥 枳壳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鹏 雷星宇 +4 位作者 鲁耀雄 张拓 龙世平 崔新卫 彭福元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8,共8页
为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效果,指导南方稻田科学施肥,研究了不同比例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NPK);15%有机肥替代(15M)... 为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效果,指导南方稻田科学施肥,研究了不同比例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NPK);15%有机肥替代(15M);30%有机肥替代(30M);45%有机肥替代(45M);60%有机肥替代(60M)。2021年晚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相比单施化肥,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稻田耕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在等量氮磷养分投入条件下,15M、30M、45M和60M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全氮分别提高了2.73%、10.93%、11.47%和20.77%;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其中可溶性有机氮提高了24.53%~72.89%,微生物生物量氮提高了0.92%~44.42%;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增加了土壤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氮含量,降低了土壤非酸解氮含量;土壤全氮与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均与土壤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酸氮、酸解氨基糖氮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比单施化肥,有机氮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提高了土壤全氮、活性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酸解氮中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氮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土壤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酸氮和酸解氨基糖氮是影响土壤活性氮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中以60M处理替代化学氮肥培肥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土壤有机氮组分 土壤活性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畜禽粪便堆肥的保氮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鹏 鲁耀雄 +4 位作者 崔新卫 卢红玲 聂新星 张鸿 彭福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猪粪、鸡粪、食用菌渣为堆肥原料,按物料鲜重计分别添加5%的过磷酸钙、生物炭和腐殖酸进行堆肥,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堆体的温度、pH值以及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的影响,比较不同添加剂在堆肥过程中的保氮... 为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猪粪、鸡粪、食用菌渣为堆肥原料,按物料鲜重计分别添加5%的过磷酸钙、生物炭和腐殖酸进行堆肥,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堆体的温度、pH值以及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的影响,比较不同添加剂在堆肥过程中的保氮效果;同时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处理各阶段堆肥样品对萝卜种子的发芽指数(GI)。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可增加堆肥的全氮含量,提高堆肥对萝卜种子的发芽指数;其中,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保氮效果最好,氮素损失率低至20.67%,堆制35 d后发芽指数(GI)达到98%;另外,添加过磷酸钙和腐殖酸对加快堆体腐熟有一定促进作用,堆制28 d时发芽指数已经达到腐熟标准(80%)。综合来看,过磷酸钙是猪粪-鸡粪-菌渣堆肥较为理想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过磷酸钙 生物炭 腐殖酸 保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鉴定的基因组学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简燕 李小波 +6 位作者 王博 赵静 索海翠 黄安平 胡柏耿 曹春梅 张勇飞 《中国马铃薯》 2020年第6期321-328,共8页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的准确鉴定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但是世界马铃薯界尚没有发表简单可行和置信度高的实质派生品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进化遗传中系统进化树的枝长计算方法与动物遗传...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的准确鉴定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但是世界马铃薯界尚没有发表简单可行和置信度高的实质派生品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进化遗传中系统进化树的枝长计算方法与动物遗传学领域中的特征分值计算方法,利用20个马铃薯品种薯块作为研究材料,其中马铃薯品种‘合作88’的3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样品作为内控样品,从概念的提出到验证两个角度,分别对马铃薯品种的实质派生品种鉴定技术进行了基于重测序的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分值及进化树枝长两种方法,均可准确检测马铃薯品种间的实质等同现象,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黑金刚’和‘华颂66’具有比内控样品更小的系统进化枝长,因此可判断二者是实质派生品种。研究为管理部门评估马铃薯品种遗传相似度,解决实质派生品种鉴定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派生品种 相似度检测 特征分值 系统进化树枝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