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健龙 宋春荣 +15 位作者 付敏 胡琼 陈丽华 付陈超 李晨 李艳明 刘君 宁兴旺 石国民 邬靖敏 杨怀德 袁红霞 郑铭 黄勋 吴安华 任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2-1459,共8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并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趋势性检验(Cochran-armitage)及卡方检验。结果2012—2021年湖南省耐药监测网共监测铜绿假单胞菌176441株,其中,99.4%的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约70%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儿童(0~17岁)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占8.4%,成人来源的占91.6%。药敏结果显示,10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最敏感,耐药率低于6%,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29920株,该省CRPA 10年的平均分离率为18.0%。成人CRPA检出率为18.5%,高于儿童的12.3%,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省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监测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N末端脑钠素原及炎症标志物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彩芝 杨龙贵 +2 位作者 张聪 周舟 莫丽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未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未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组再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按重症监护时间分为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按出院时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和分析各组的DD、NT-ProBNP、PCT、IL-6、WBC、CRP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死亡组患儿的DD、NT-ProBNP、PCT和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未机械通气组、无创通气组、重症监护时间≤7天组和生存组(P均<0.05),而WBC和CRP在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对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OR=2. 72,95%CI:1. 32~5. 60)。ROC分析结果显示,用于预测重症肺炎患儿存亡情况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DD(0.89),其后依次为IL-6(0.85)、PCT(0.84)和NTProBNP(0. 80),联合DD、NT-ProBNP、PCT和IL-6四项检测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诊断灵敏度0. 91、特异度0. 85。结论 DD、NT-ProBNP、PCT与IL-6在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存亡情况的预测能力,DD可能可以作为预测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风险的独立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素原 炎症标志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伴穿孔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林 张聪 +3 位作者 李勇 尹强 黄彩芝 余翠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3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阑尾穿孔分为穿孔组(n=124)和未穿孔组(n=83),比较两组IL-6、PCT、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rophil ratio%,N%)等指标。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ROC curve,ROC)判断各指标诊断AA发生穿孔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IL-6、PCT及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判断AA发生穿孔,IL-6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3%、78.2%和0.777;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4.7%、80.0%和0.684;CR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62.9%、82.5%和0.7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6>36.6 pg/mL(OR=3.869,95%CI:1.025~14.597)及CRP>57.9 mg/L(OR=4.742,95%CI:1.248~18.013)是预测AA发生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6及CRP联合检测并不优于其单独检测时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IL-6、PCT及CRP对于判断急性阑尾炎是否发生穿孔有一定临床价值,IL-6诊断效能优于PCT及CRP;IL-6>36.6 pg/mL及CRP>57.9 mg/L可独立预测急性阑尾炎伴发穿孔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患者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鉴定
4
作者 刘朝阳 罗伶俐 +3 位作者 吴欣仪 王冰琦 王敏 李先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5-1108,共14页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CIN3)是宫颈癌中最严重的癌前病变。然而,lncRNAs在CIN3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CIN3)是宫颈癌中最严重的癌前病变。然而,lncRNAs在CIN3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总结CIN3中的lncRNAs表达谱特征,并筛选出凋亡相关lncRNAs。方法:收集CIN3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鉴定CIN3的lncRNAs差异表达谱,并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进行验证。利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差异表达分子进行功能富集。通过对lncRNAs的顺式和反式调控分析获得潜在的靶基因。此外,本研究通过CuffLinks分析预测了新的转录本和lncRNAs以期发现新的肿瘤调节分子。结果:在CIN3中共发现1555个差异表达基因、1562个差异表达mRNAs、241个差异表达ncRNAs和6616个新预测的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上调和下调最显著的lncRNAs分别是NR_145433.1和ENST00000513672.1。KEGG分析显示lncRNAs潜在靶基因与细胞凋亡通路、代谢通路、p53等肿瘤相关通路密切相关。5个凋亡相关lncRNAs(NR_145433.1、ENST00000510610.2、UC001Kfo、ENST00000602964.1和NR_123733.1)的real-time RT-PCR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合。结论:提供了全面的CIN3患者lncRNAs表达谱,特别是凋亡相关的lncRNAs表达谱,为宫颈癌的促癌分子机制研究和治疗靶点寻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RNA测序 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 宫颈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彩芝 聂波丽 +1 位作者 唐莲 莫丽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CH)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入或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的121例IC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26例)和无...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CH)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入或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的121例IC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26例)和无肝硬化组(95例),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25(OH)D、肝功能指标(TBil、DBil、总蛋白、Alb、ALT、AST、GGT、ALP、总胆汁酸、PT)、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以及与维生素D 代谢有关的指标(Ca、P)等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 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 检验。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肝硬化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 ICH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88.43%(107/121),肝硬化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100%(26/26);与无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25(OH)D( Z=3.029,P =0.002)、Alb水平明显降低(t=2.294,P =0.024),DBil (Z=3.032,P =0.002)、AST (Z=2.026,P =0.043)、GGT (Z=3.439,P =0.001)、HA (Z=3.143, P =0.002)、CⅣ(Z=2.247,P =0.025)水平明显升高,其他各指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ICH患儿发生肝硬化有关的因素包括25(OH)D[比值比(OR)=0.865,95%可信区间(95%CI):0.755~0.922, P =0.038]、 GGT(OR=1.002,95%CI:1.000~1.004, P =0.039)和HA(OR=1.004,95%CI:1.000~1.008, P =0.034)。结论 血清25(OH)D对于预测ICH患儿肝细胞受损严重程度及早期肝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维生素D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彩芝 张聪 +1 位作者 李爱国 莫丽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87-3290,共4页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儿进行血清酶学(ALT、AST、LDH、CK、CK-MB、MB、HBDH)与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血清酶学结果...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儿进行血清酶学(ALT、AST、LDH、CK、CK-MB、MB、HBDH)与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血清酶学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均P <0.001),学龄前患儿的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学龄期患儿(均P <0.01);118例患儿中DMD基因检测阳性结果 91例,阴性结果患儿中8例接受基因测序检查,其中6例检出突变;CK、CK-MB及两者联合应用时预测患儿基因诊断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79。结论血清酶学检测对DMD/BMD筛查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可行、依从性好的优点,CK和CK-MB可作为基因诊断预测的指标;而基因检测可明确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与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血清酶学 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