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伍添 吴水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3例、女16例, 中位年龄9个月(范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3例、女16例, 中位年龄9个月(范围:2个月至9岁3个月), <3岁14例、≥3岁15例。背侧型1例, 过渡型20例, 混杂型8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内容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 M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 EMG)及诱发肌电(triggered-EMG)。观察患儿术后1 d双下肢肌力以及术后6个月双下肢肌力、大小便和脊髓脂肪瘤切除情况。结果 29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成手术。14例年龄<3岁的患儿中, SEP基线建立4例, MEP基线建立8例, 2例基线未建立。15例年龄≥3岁的患儿中, SEP基线建立12例, MEP基线建立15例。术中电生理预警情况:SEP预警2例次, MEP预警8例次, EMG预警32例次。29例中, 实现全切及近全切23例, 部分切除6例。术后第1天, 23例下肢肌力正常;6例下肢肌力下降新发/加重, 予康复治疗(术后6个月, 4例下肢肌力恢复至正常, 2例下肢肌力持续下降)。术后6个月, 无一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新发或加重, 4例术前存在小便功能障碍的患儿中, 2例无改善, 2例恢复正常;3例术前存在大便功能障碍患儿中, 1例无改善, 2例恢复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并指导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进程, 有效降低术中神经损伤风险, 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脂肪瘤 脊髓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在儿童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世华 马乐龙 +1 位作者 印爱珍 刘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O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MDT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儿各项防控措施依从率、MDRO检出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MDRO感染科室分布及感染构成比。结果实施MDT管理后,医生开具隔离医嘱、病历夹及患者一览表贴接触隔离标识、床头悬挂隔离标识、床旁速干手消毒剂配置、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可复用医疗器械专用、医务人员知晓MDRO患儿、消毒剂正确配置、转科通知相关部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的依从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O总检出率由22.09%下降至16.5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分别由19.25%、10.38%、27.42%、36.39%、15.37%下降至15.29%、6.01%、23.64%、21.99%、1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MDT管理前后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实施MDT管理前后MDRO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0.19%下降至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结论实施MDT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率,有效减少儿童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多重耐药菌 管理 医院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平波 汪大绩 +1 位作者 高纪平 王敬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分析1991年10月~2001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瘢痕性狭窄病人15例,行胃代食管术8例,狭窄段切除、食管端端吻合术1例,结肠代食管术6例。结果15例均治愈。随访发现结... 目的探讨儿童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分析1991年10月~2001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瘢痕性狭窄病人15例,行胃代食管术8例,狭窄段切除、食管端端吻合术1例,结肠代食管术6例。结果15例均治愈。随访发现结肠代食管者生活质量最好,旷置食管未发生积液性囊肿。胃代食管者术后3例发生重度胃食管反流。结论经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术式,尤其适用于长段狭窄和高位狭窄。胃代食管手术较为简单,但术后可能发生严重胃食管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登辉 李勇 +4 位作者 黎明 唐湘莲 黄召 向强兴 周宇翔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观察组(n=17),采用传统缝合法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对照组(n=17)。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130.43±31.32)min比(141.51±30.39)min]、术中出血量[(55.45±20.73)mL比(58.62±22.13)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03±0.42)min比(4.91±1.13)min]、首次进食流质时间[(3.95±0.61)d比(4.88±1.09)d]、拔除引流管时间[(5.95±0.68)d比(6.65±1.28)d]、术后住院时间[(8.29±2.17)d比(10.33±2.1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住院费用[(34948.17±1019.57)元比(35151.91±1151.15)元]、并发症发生率(1/17比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与传统缝合吻合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可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ROUX-EN-Y 直线切割吻合器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刘登辉 黎明 +4 位作者 唐湘莲 黄召 向强兴 周宇翔 李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例胃肠道IMT患儿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发病年龄8个月至15岁... 目的总结儿童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例胃肠道IMT患儿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发病年龄8个月至15岁,收集患儿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外科治疗及随访情况等。结果11例主要以腹痛、呕吐、发热、血便及腹部肿物就诊。10例行一期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例术后予化疗;1例经活检确诊后未予手术,仅行化疗。11例均病理诊断明确,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其中9例治愈,2例带瘤生存(1例于术后2年复发)。结论儿童胃肠道IMT临床少见,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复发、难治性IMT的治疗亟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胃肠肿瘤 炎症 诊断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
6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陈朝晖 伍添 苏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CCF)的疗效以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1例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患儿临床资料。检索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CCF)的疗效以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1例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患儿临床资料。检索1980—2022年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相关外文文献,检索词为"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 in children;embolization operation";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相关中文文献,检索词为"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手术"。总结分析本例以及既往文献报道的患儿临床症状、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共检索到相关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文献6篇(共6例患儿),结合本文报道1例,共7例患儿纳入分析,男6例、女1例,年龄1个月21天至9岁2个月(平均年龄5.87岁),均以眼部症状(如突眼、眼球活动障碍、上睑下垂等)就诊,其中创伤性CCF 5例、自发性CCF 2例。均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1例死亡,6例存活。6例存活患儿于1~12个月随访过程中眼睑下垂、突眼等症状消失,眼球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少见,介入栓塞术为威胁生命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栓塞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勇 肖雅玲 +4 位作者 陈朝晖 黎明 吴水华 汤应龙 李青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9-21,45,共4页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们收治的93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PCT及CRP、并发症(腹腔脓肿、肠梗阻)、住院时间等.根据手术所...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们收治的93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PCT及CRP、并发症(腹腔脓肿、肠梗阻)、住院时间等.根据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组.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53例,腹膜炎组40例.腹膜炎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急性阑尾炎组,住院时间较长,且PCT、CR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阑尾炎组(PCT:0.43 vs 3.37 ng/mL,P<0.001,CRP:3.0vs13.8 mg/L,P<0.001).在诊断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当PCT以0.93 ng/mL为阈值时,分别为85.0%、91.6%、88.3%、89.0%,而CRP以4.05 mg/L为阈值时,分别为90.0%、67.9%、67.9%、90.0%.结论 入院时PCT及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PCT性能略优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阑尾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NUSS手术矫治大龄儿童极重度漏斗胸 被引量:10
8
作者 阳广贤 易立文 +3 位作者 王敬华 曾德斌 黄鹏 刘平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NUSS手术治大龄重度漏斗胸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2例大龄漏斗胸儿童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双钢板Nuss手术,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05±2.04)岁,全组病人按照Haller指数均为极重度漏斗胸,按照个... 目的探讨双钢板NUSS手术治大龄重度漏斗胸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2例大龄漏斗胸儿童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双钢板Nuss手术,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05±2.04)岁,全组病人按照Haller指数均为极重度漏斗胸,按照个体化矫治的原则,分别选用双钢板矫治漏斗胸,每一个钢板使用一个固定器分置于两侧胸壁,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0~95 min,平均手术时间(65.6±13.5)min;术中出血10~45mL。其中11例行剑突下辅助小切口,22例均采用单侧固定翼固定于不同侧胸壁,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15±1.12)d;术后3年左右取出钢板,随访3个月至6年,发生少量气胸3例,皮下气肿1例,未发生内固定钢板移位,未见钢板排异反应,未见脊柱侧弯发生,术后无长时间疼痛发生,出院后均未再给予镇痛药物。结论对于大龄极重度漏斗胸的患儿,在单钢板矫治难以达到矫治效果时,双钢板矫治是安全有效的,部分极重度漏斗胸配合胸骨下剑突小切口,亦能达到满意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镜 NUSS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伴穿孔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林 张聪 +3 位作者 李勇 尹强 黄彩芝 余翠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伴穿孔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和长沙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3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阑尾穿孔分为穿孔组(n=124)和未穿孔组(n=83),比较两组IL-6、PCT、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rophil ratio%,N%)等指标。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ROC curve,ROC)判断各指标诊断AA发生穿孔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IL-6、PCT及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判断AA发生穿孔,IL-6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3%、78.2%和0.777;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4.7%、80.0%和0.684;CR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62.9%、82.5%和0.7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6>36.6 pg/mL(OR=3.869,95%CI:1.025~14.597)及CRP>57.9 mg/L(OR=4.742,95%CI:1.248~18.013)是预测AA发生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6及CRP联合检测并不优于其单独检测时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IL-6、PCT及CRP对于判断急性阑尾炎是否发生穿孔有一定临床价值,IL-6诊断效能优于PCT及CRP;IL-6>36.6 pg/mL及CRP>57.9 mg/L可独立预测急性阑尾炎伴发穿孔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69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阳广贤 刘剑 +3 位作者 邓喜成 陈仁伟 王敬华 刘平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肺囊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69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男39例,女30例,年龄2d至15岁,平均年龄(1.2±0...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肺囊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69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男39例,女30例,年龄2d至15岁,平均年龄(1.2±0.6)岁。其中先天性肺囊肿48例,先天性肺叶气肿15例,先天性肺囊性瘤样畸形6例。肺囊肿中行囊肿摘除术8例,40例行肺叶切除术;先天性肺叶气肿15例,均行肺叶切除术;先天性肺囊性瘤样畸形6例,均行肺叶切除术。结果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气胸5例,胸腔积液4例,乳糜胸1例,肺炎4例。随访2个月至9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表现多样,易产生压迫症状或急性呼吸窘迫,应早诊断,早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根本方法,对于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肺疾病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仁伟(综述) 周文武(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肺动脉高压(PHTN)是由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导致以右心衰竭和过早死亡为特点的一种罕见疾病。通常肺动脉高压与一些基础条件相关,如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先天性膈疝等。当肺动脉高压同时存在这些疾病时,被称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HTN)是由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导致以右心衰竭和过早死亡为特点的一种罕见疾病。通常肺动脉高压与一些基础条件相关,如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先天性膈疝等。当肺动脉高压同时存在这些疾病时,被称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APAH)。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以前被称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基础病因未知的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儿童 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罕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桥 陈文娟 +4 位作者 尹强 彭宇明 张杰 彭颖慧 袁文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术前薄层增强CT扫描,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观察组)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精确评估肿瘤累及肝叶或肝段与门静脉、肝静脉的毗邻关系,联合术中B超引...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术前薄层增强CT扫描,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观察组)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精确评估肿瘤累及肝叶或肝段与门静脉、肝静脉的毗邻关系,联合术中B超引导肝静脉平面和二级、三级Glisson蒂走行,行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并与同期22例行传统肝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肝血管位置与术中B超检测结果一致,三维立体图像联合B超在肝脏表面引导静脉走行,能够精确把控切除平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t=2.207,P=0.0311),术后肝脏功能的恢复快(t=2.347,P=0.024),住院时间短(t=2.483,P=0.0158),并发症发生率低(χ^(2)=7.178,P=0.0074),手术时间相对延长(t=3.781,P=0.004)。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做到术前精准评估;结合术中B超导航,可减少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使手术更加安全、精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超声检查 肝切除术/方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儿童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前后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原 彭颖慧 +1 位作者 黄鹏 陈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儿童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手术前后进行监测,并与手术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进行对比,评价TEE在TOF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行TOF根治术的3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及术中均运...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儿童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手术前后进行监测,并与手术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进行对比,评价TEE在TOF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行TOF根治术的3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及术中均运用TEE测量和分析房室腔大小、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周围有无残余分流、肺动脉主干内径、肺动脉瓣口流速及压差、右心室流出道压差,并与手术前后TTE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32例TOF患儿中,术前TEE对TTE做出修正诊断1例(3%),补充诊断1例(3%)。32例患儿术前TEE与手术结果疾病诊断符合率为100%(32/32)。术中经TEE检查发现手术残余问题7例(21.9%)。术前及术中TEE测量右心室流出道压差与手术前后TTE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TEE测量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果较术后TTE测量值降低约28%。术后TEE测量的房室腔大小、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瓣口流速与术后TTE测量值相关性良好(r=0.75~0.87,P<0.05),术中TEE测得右心室流出道压差与术后TTE测量值呈正相关(r=0.518,P<0.05)。术中TEE测量的房室腔大小、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瓣口流速和压差、右心室流出道压差和术后TTE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EE在TOF根治术中进行监测对于术前诊断的修正和补充以及术后即刻评估手术疗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小切口单侧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圆锥位置正常与圆锥低位儿童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海韬 伍添 +2 位作者 陈朝晖 张津维 吴水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小切口单侧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儿童圆锥位置正常与圆锥低位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终丝离断术治疗的56例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圆锥位置,... 目的对比分析经小切口单侧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儿童圆锥位置正常与圆锥低位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终丝离断术治疗的56例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圆锥位置,将患儿分成圆锥位置正常组(40例)和圆锥位置下移组(1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术后疗效等。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圆锥位置正常组中,小便功能障碍改善19例(尿失禁改善4例,尿频改善4例,遗尿改善11例),大便功能障碍改善18例(便秘改善12例,粪污改善6例),腰痛缓解1例,下肢麻木缓解4例。圆锥低位组中,小便功能改善7例(尿失禁改善1例,尿频改善2例,遗尿改善4例),大便功能改善6例(便秘改善4例,粪污改善2例),腰痛缓解1例,下肢麻木缓解1例。两组小便功能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障碍、腰痛或下肢麻木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位置正常组中,膀胱残余尿量较术前改善17例,肛门直肠测压反应改善17例,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较术前改善4例。圆锥低位组中,膀胱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6例,肛门直肠测压反应改善5例,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较术前改善1例。两组患儿在膀胱残余尿量、肛门直肠测压及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改善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圆锥位置与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无关。但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需收集更多病例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神经管缺损 脊髓压迫症 神经外科手术/分类 马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干预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仁伟 罗金文 +1 位作者 黄鹏 邓喜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27-930,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 SD)介入治疗后早期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湖南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 SD)介入治疗后早期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经导管封堵介入治疗pmV SD术后早期发生CAVB且2周内行封堵器取出术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外科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并矫正并发畸形。结果 6例CAVB患儿中4例行三尖瓣隔瓣辅助切口; 1例VSD行带垫间断褥式缝合,5例行连续缝合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术; 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同期修补。6例CAVB患儿行外科手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时间1~41 h,平均25. 4 h,2例因早期心动过缓,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所有患儿随访1~6年,平均26. 3个月,无1例发生死亡,心律及心功能基本正常,室间隔缺损修补处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明显反流。结论 pmV SD经导管封堵介入术后发生CAVB的患儿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有利于CAVB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外科手术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多发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红梅 湛美正 +10 位作者 李勇 胡原 李晓明 陈卫坚 欧阳红娟 刘莉 段佳琪 罗艳红 张文婷 徐斌 游洁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镜切除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21例难治性消化道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下深部息肉切除术。结果21例患...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镜切除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21例难治性消化道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下深部息肉切除术。结果21例患儿中男童14例,女童7例,平均年龄(7±2.1)岁。病因: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15例,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样息肉1例,单纯小肠息肉5例。病理检查结果:错构瘤8例,幼年型息肉9例,腺瘤性息肉1例,增生性息肉3例。临床表现:反复发生肠套叠1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16例经术前腹部B超明确诊断,5例经CT明确诊断。2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息肉切除术,其中2例为十二指肠水平段息肉,3例为高位结肠息肉,其余均为小肠息肉。共切除息肉143粒,最大者5 cm×4.5 cm,均留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1例广基巨大息肉5.5 cm×5 cm无法内镜下切除改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因巨大息肉予钛铗缝合3例,钛铗止血5例,术中穿孔较大转行腹腔镜下修补术2例。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多发息肉可获得满意疗效,仅有极少数患儿需外科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联合微创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腹腔镜检查 多学科合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仁伟 周文武 +4 位作者 黄鹏 曾德斌 刘剑 罗金文 刘平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3,共2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S)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VSD合并RVOTS手术治疗76例。结果: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VSD合并RVOTS术前易漏诊;术中仔细探查、有效疏通,效果良好。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右室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在低龄儿童简单先心病直视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喜成 刘平波 +3 位作者 黄鹏 罗金文 杨小晖 阳广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报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术式的应用经验。方法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组:1.胸骨下段小切口组: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连续房/室间隔缺损患者32例,均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停跳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2.常规开胸组:2... 目的:报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术式的应用经验。方法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组:1.胸骨下段小切口组: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连续房/室间隔缺损患者32例,均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停跳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2.常规开胸组: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近两年行常规开胸房/室缺手术113例,使用倾向性评分方法选出32例,使其年龄、体重、性别比例及缺损大小、主要手术类型与胸骨下段小切口组相仿,均行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收集相关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胸骨下段小切口组与常规开胸组相比,切口长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24 h 引流量显著短于后者而手术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恢复快且疼痛小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房间隔缺损/外科学 胸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终丝牵拉综合征6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南 吴水华 +4 位作者 杨波 顾硕 褚君 胡明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位置儿童终丝牵拉综合征及伴随脊柱裂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60例终丝牵拉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临床表现、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其中21例圆锥在正常位置,18例圆锥低位,21例圆锥低位伴腰骶部椎管内脂... 目的 探讨不同位置儿童终丝牵拉综合征及伴随脊柱裂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60例终丝牵拉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临床表现、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其中21例圆锥在正常位置,18例圆锥低位,21例圆锥低位伴腰骶部椎管内脂肪瘤畸形,比较3组患儿病情,包括腰骶部皮肤特征、椎体畸形、是否合并其他先天性脊柱裂畸形、下肢畸形、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变.结果 3组在椎体畸形、下肢畸形的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后恢复方面无明显区别,在腰骶部皮肤特征性表现发生率、是否合并其他先天性脊柱裂畸形方面,有明显区别.3组病例手术治疗均有效果.结论 终丝牵拉综合征圆锥可以在正常位置,MRI不是判断终丝有否病变的唯一标准,还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检、脊柱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对于终丝变性,尤其有神经症状者,无论圆锥位置如何,均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为终丝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诊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2例并文献综述
20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苏君 陈朝晖 伍添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中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分型、诊断、介入栓塞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结果本院收治的2例中,病例1术后12个月头围52 cm,语言和大运动等发育较术前明显改善,能自行走路,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明显缩小。病例2术后6个月头围53.5 cm,语言发育较术前改善,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无变化,脑室扩张较前好转,家属拒绝再次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目前已失访。共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文献10篇,共报道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15例,加上本院2例,共17例。其中脉络膜型12例,壁内型5例;孕期B超检出3例;经静脉介入栓塞1例,经动静脉联合栓塞1例,经动脉介入栓塞15例。1例死亡,3例动脉瘤样畸形残留,13例治愈(76.47%)。在术前合并脑积水的11例患儿中,术后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2例、无缓解1例、死亡1例。结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头围增大、发育落后、心力衰竭,产前彩超、胎儿磁共振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