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和成骨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维 康红 +5 位作者 舒畅 唐梅徕 范培芝 谢靖 何杰 王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6-750,共5页
目的:比较未钙化与钙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及周边区域炎性和成骨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方法:依据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协议将2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斑块分为未钙化和钙化组(n=11)。制作冰冻组织切... 目的:比较未钙化与钙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及周边区域炎性和成骨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方法:依据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协议将2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斑块分为未钙化和钙化组(n=11)。制作冰冻组织切片H&E染色后定量测量各斑块颈动脉狭窄和钙化的面积,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和周边区域组织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成骨因子骨形成蛋白-6(BMP-6)和骨钙素(osteocalci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ImageJ软件作定量分析。结果:未钙化斑块中炎性因子MCP-1和IL-8蛋白表达分别为钙化斑块的1.3(P>0.05)和1.5倍(P<0.05)。钙化斑块的成骨因子BMP-6和osteocalcin蛋白表达分别为未钙化斑块的1.3(P>0.05)和2.1倍(P<0.01)。结论:炎症反应更多见于未钙化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斑块的钙化与成骨过程相关,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好转可能是钙化发生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蛋白 炎症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