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胃肠瘘
1
作者 黄鹂 周广 +3 位作者 李国光 李光义 谭显政 雷衍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行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筛查GIF,以此后5 d内的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评价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为91.5%(95%CI 78.7%~97.2%),特异度为98.4%(95%CI 90.0%~99.9%),阳性预测值为97.7%(95%CI86.5%~99.9%),阴性预测值为93.8%(95%CI 84.0%~98.0%),准确度为95.4%(95%CI 91.4%~99.3%);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905;Mc Nemar’s检验P=0.37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GIF及其亚组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可简单、无创、快速、准确诊断AP继发GIF,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早、更精确和更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胃肠瘘 诊断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腱鞘巨细胞瘤MRI表现及信号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安 刘建滨 +4 位作者 范立新 刘鹏 刘晓云 黄锋 刘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990-993,共4页
目的:总结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的MRI信号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4例中局限... 目的:总结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的MRI信号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4例中局限性12例,弥漫性2例,肿瘤信号与正常骨骼肌对比,11例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3例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信号呈多样性,8例以稍高信号为主,2例呈稍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14例可见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病灶。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多发生于手、足等肢体远端,且以局限型多见。MRI信号呈多样性,但T1WI及T2WI双向低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且其对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容积定量技术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安 刘建滨 +8 位作者 欧阳欣 谭显政 顾潜彪 曾禹莉 黄锋 陈翔 邓中华 廖金卯 刘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6-503,共8页
目的:利用3DPulmo软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收集符合软件分析要求的4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肺部薄层CT数据,运用西门子Snygo.via工作站中Syngo.CT Pulmo3D软件,定量分析不同分割区域肺组织的平均密度、病灶容积... 目的:利用3DPulmo软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收集符合软件分析要求的4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肺部薄层CT数据,运用西门子Snygo.via工作站中Syngo.CT Pulmo3D软件,定量分析不同分割区域肺组织的平均密度、病灶容积及病灶容积百分比。结果:女性患者21例,男性22例,平均年龄(51.08±15.32)岁。通过肺叶自动分割发现,35例(81.40%)患者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且以累及下肺者多见(52.50%)。上中下均等分割左右肺显示,区域肺组织平均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0.04、0.00、0.00、0.04、0.00、0.00、0.00、0.03),上部1/3肺密度最低,下部1/3肺密度最高。左、右肺病灶容积表层所占百分比高于核心区,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1、0.00),左、右肺相同区域(核心和表层)病灶容积所占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11、0.13)。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比较,肺部病灶总容积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8、0.11),但双肺病灶容积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上组病灶容积百分比高于50岁以下组(P=0.04)。结论:3DPulmo可定量评价新冠肺炎CT特征,提供了病灶容积和病灶容积百分比的客观指标,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量分析 Pulmo 3D软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MRI肿块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易熙 王月爱 +3 位作者 刘芳 杨宇 陈晓琼 曾禹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3,共8页
目的 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用于诊断预测乳腺MRI中肿块的恶性风险。材料与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天... 目的 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用于诊断预测乳腺MRI中肿块的恶性风险。材料与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及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行术前乳腺DCE-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病灶分别为199个(来自于199名患者)、86个(来自于81名患者,其中5名患者有2个病灶),以天心阁院区数据为训练集,马王堆院区数据为验证集。收集的影像参数包括:乳腺纤维腺体类型、背景实质强化(面积、对称性)、病灶大小、肿块特征(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DCE-MRI时间-信号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乳腺水肿情况、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征、附属影像特征(包括:乳头回缩、乳头侵犯、皮肤回缩、皮肤增厚、皮肤侵犯、腋窝淋巴结增大、胸肌侵犯、胸壁侵犯、结构扭曲),并基于Kaiser评分流程图给出Kaiser评分;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伴疼痛、是否可触及肿块、皮肤红肿情况、乳头溢液情况、是否伴橘皮样外观及酒窝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预测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De Long检验、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用于比较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和Kaiser评分的诊断性能;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乳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用于评价二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LASSO回归显示“年龄”“MIP征”及“附属影像特征”是Kaiser评分所用指标之外的有效预测因素;在训练集中,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及Kaiser评分的AUC分别为0.944、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验证集中,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及Kaiser评分的AUC分别为0.941、0.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 Long检验及NRI、IDI显示乳腺肿块诊断模型较Kaiser评分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性能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乳腺肿块诊断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表明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可被用于乳腺肿块恶性概率的术前预测,并且其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性能优于经典Kaiser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 Kaiser评分 预测模型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