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兆普
马明勇
+2 位作者
傅强
李一波
邓龙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51,共5页
通过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8-2010年湖南4个调查圃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汉寿的测报灯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其他3个调查圃;褐飞虱全年上灯量道县最小,汉寿最大,2008-2010年汉寿上灯量分别为89 469...
通过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8-2010年湖南4个调查圃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汉寿的测报灯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其他3个调查圃;褐飞虱全年上灯量道县最小,汉寿最大,2008-2010年汉寿上灯量分别为89 469、81 641头/灯和33 137头/灯。2008-2010年汉寿早稻、晚稻褐飞虱发生量都比较大,分析认为早期褐飞虱迁入量大是导致汉寿褐飞虱种群数量大于其他三地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2010年9月下旬的连续低温导致道县、临湘和宁乡晚稻后期褐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数量下降。褐飞虱在湖南可发生不完全6代,褐飞虱以7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对迟熟早稻、一季稻和双季晚稻危害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种群动态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种近似种的数量动态
被引量:
17
2
作者
罗举
傅强
+5 位作者
陆志坚
吴彩谦
李一波
段德康
刘玉坤
张志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9,共5页
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广西、湖南、江西及浙江等4省5地,对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个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下褐飞虱比例相对较高,2008年和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58.4%和50.5%;伪褐飞虱稍少,分别为4...
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广西、湖南、江西及浙江等4省5地,对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个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下褐飞虱比例相对较高,2008年和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58.4%和50.5%;伪褐飞虱稍少,分别为41.5%和46.8%;拟褐飞虱最少,分别为0.1%和2.7%。总体上,前期伪褐飞虱为优势种,后期褐飞虱为优势种。但是,不同地区间褐飞虱及其近似种动态格局有明显差异,广西两地以褐飞虱为主,达60.4%~91.3%,但湖南临湘、浙江富阳以伪褐飞虱为主,达59.3%~80.7%。广西两地褐飞虱4月灯下即有发生,6月就开始处于优势地位,6-7月和10月(或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而江西万安、湖南临湘、浙江富阳5-6月份灯下才开始出现褐飞虱,至9月份才超过50%,仅在9-10月出现1个高峰。正确鉴别灯下褐飞虱种类对于改善稻飞虱预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伪褐飞虱
拟褐飞虱
灯光诱集
发生动态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兆普
马明勇
傅强
李一波
邓龙飞
机构
湖南
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湖南省临湘市植物保护站
湖南省
汉寿市
植物保护
站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03)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1)
文摘
通过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8-2010年湖南4个调查圃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汉寿的测报灯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其他3个调查圃;褐飞虱全年上灯量道县最小,汉寿最大,2008-2010年汉寿上灯量分别为89 469、81 641头/灯和33 137头/灯。2008-2010年汉寿早稻、晚稻褐飞虱发生量都比较大,分析认为早期褐飞虱迁入量大是导致汉寿褐飞虱种群数量大于其他三地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2010年9月下旬的连续低温导致道县、临湘和宁乡晚稻后期褐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数量下降。褐飞虱在湖南可发生不完全6代,褐飞虱以7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对迟熟早稻、一季稻和双季晚稻危害最大。
关键词
褐飞虱
种群动态
发生规律
Keywords
brown planthopper
population dynamics
occurrence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种近似种的数量动态
被引量:
17
2
作者
罗举
傅强
陆志坚
吴彩谦
李一波
段德康
刘玉坤
张志涛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
植物保护
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
植物保护
站
湖南省临湘市植物保护站
江西省万安县
植物保护
站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YCYTX-01)
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资助项目(200803003)
文摘
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广西、湖南、江西及浙江等4省5地,对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个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下褐飞虱比例相对较高,2008年和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58.4%和50.5%;伪褐飞虱稍少,分别为41.5%和46.8%;拟褐飞虱最少,分别为0.1%和2.7%。总体上,前期伪褐飞虱为优势种,后期褐飞虱为优势种。但是,不同地区间褐飞虱及其近似种动态格局有明显差异,广西两地以褐飞虱为主,达60.4%~91.3%,但湖南临湘、浙江富阳以伪褐飞虱为主,达59.3%~80.7%。广西两地褐飞虱4月灯下即有发生,6月就开始处于优势地位,6-7月和10月(或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而江西万安、湖南临湘、浙江富阳5-6月份灯下才开始出现褐飞虱,至9月份才超过50%,仅在9-10月出现1个高峰。正确鉴别灯下褐飞虱种类对于改善稻飞虱预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褐飞虱
伪褐飞虱
拟褐飞虱
灯光诱集
发生动态
预测预报
Keywords
Nilaparvata lugens
Nilaparvata muiri
Nilaparvata bakeri
light trap
dynamics
forecast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彭兆普
马明勇
傅强
李一波
邓龙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种近似种的数量动态
罗举
傅强
陆志坚
吴彩谦
李一波
段德康
刘玉坤
张志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