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奥马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一帆 侯周华 +4 位作者 胡琴 黄燕 孟秀娟 王春江 刘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9.4%(111例)。经奥马环素治疗后,观察到治疗有效组患者体温好转[(36.83±0.52)℃VS(37.85±0.92)℃,P<0.001],白细胞计数[(7.78±4.07)×10^(9)/L VS(10.06±6.49)×10^(9)/L,P<0.001]、降钙素原[(0.63±1.19)ng/mL VS(4.43±10.14)ng/mL,P=0.001)]、C反应蛋白[(35.16±37.82)mg/L VS(105.08±99.47)mg/L,P<0.001]和天冬氨酸转氨酶[(50.50±40.04)U/L VS(77.17±91.43)U/L,P=0.004)]均显著下降。仅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未中断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无效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7.0(9.5~22.0)VS 12.0(9.0~19.0),P=0.046]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7.0(4.5~10.0)VS 4.0(2.0~9.0),P=0.019]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终末期肝病(OR=77.691,95%CI:5.448~1107.880,P=0.001)、机械通气(OR=6.686,95%CI:1.628~27.452,P=0.008)及联合万古霉素治疗(OR=6.432,95%CI:1.891~21.874,P=0.003)是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而奥马环素疗程(OR=0.905,95%CI:0.825~0.994,P=0.037)是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结论奥马环素可作为难治性严重感染的替代疗法,不良反应较少,终末期肝病、机械通气、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是感染患者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足够的奥马环素疗程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亟待大样本的病例研究来证实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多重耐药菌 非典型病原体 影响因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L3-SMI、AGR、PNI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总体生存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谢凯强 冯绾 +3 位作者 刘竹贤 雷昊 刘合利 唐密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目的: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和第3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的预测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术前的营养及炎症状态与其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the skeletal muscle ... 目的: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和第3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的预测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术前的营养及炎症状态与其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the skeletal muscle index at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3-SMI)作为三分类变量时的预测价值,并比较常见的营养及炎症相关指标在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方面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胃肠外科未行新辅助化疗并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生存状态。通过术前CT计算患者的L3-SMI值,术前最后1次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8项营养及炎症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全身免疫-炎性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使用X-tiler软件对L3-SMI进行三分类。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定义8项营养及炎症相关指标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指标与生存的关系,计算C指数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性能,并使用亚组分析探究同一指标在不同亚组中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546例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36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3-SMI和8项营养及炎症相关指标与患者的OS均相关(均P<0.01)。在调整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pTNM分期、胃癌根治术类型、贫血状态、CEA和AFP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L3-SMI(HR=0.676,95%CI 0.523~0.872)、AGR(HR=0.611,95%CI 0.452~0.827)和PNI(HR=0.590,95%CI 0.418~0.833)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然后将L3-SMI和8个营养及炎症相关指标及其他影响因素同时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也验证L3-SMI、AGR、PNI的独立效应。C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在预测1年OS方面,PNI的C指数(0.632,95%CI 0.568~0.695)最高,在预测3年和5年OS时,AGR的C指数(3年为0.584,95%CI 0.548~0.622;5年为0.578,95%CI 0.542~0.613)最高。在亚组分析中,较高的AGR、PNI和L3-SMI与年龄<65岁、低位胃癌、低分化胃癌、pTNMⅢ期、接受胃次全切除手术亚组患者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结论:与其他指标相比,术前营养相关指标(包括L3-SMI、AGR、PNI)对胃癌患者总体生存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通过对营养相关指标的评估,可识别出存在不良预后风险的胃癌根治术患者,为此类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将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预后 总生存期 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噬在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探讨糖尿病治疗的药物靶点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楚婷 赵天娇 黄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44-351,共8页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受损的细胞器、蛋白质聚集体以及回收营养物质的一种分解代谢的过程。研究表明,自噬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结构,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稳态。此外,自噬可减轻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凋亡以及清除泛素化蛋白聚集物...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受损的细胞器、蛋白质聚集体以及回收营养物质的一种分解代谢的过程。研究表明,自噬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结构,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稳态。此外,自噬可减轻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凋亡以及清除泛素化蛋白聚集物等。因此,自噬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新靶点。目前,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等临床常用降血糖药物已被证实通过可调节自噬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将从自噬、自噬在胰岛β细胞和糖尿病中的作用及自噬相关降血糖药物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信号通路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药物治疗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瑞德西韦展望中国同情用药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密密 梁宏岩 +3 位作者 杜洁 罗平 龚志成 刘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914,共6页
对于紧急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同情用药或可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2月6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Ⅲ期临床试验使得同情用药制度在中国备受瞩目。同情用药是允许医疗需求尚未满足的患者使用未批准上市的药物。中国同情... 对于紧急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同情用药或可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2月6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Ⅲ期临床试验使得同情用药制度在中国备受瞩目。同情用药是允许医疗需求尚未满足的患者使用未批准上市的药物。中国同情用药适用于患有危及生命、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危重患者,先由患者自愿向所在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再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患者同情用药的申请作出科学、合理的审查、许可及监督。分析对比国内外同情用药现状,可以为中国同情用药制度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用药 拓展性使用 2019冠状病毒病 瑞德西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密密 杜洁 +3 位作者 罗平 梁宏岩 龚志成 刘韶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9,64,共6页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对于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的病人,是否应该在营养制剂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本文通过资料整理、文献回顾,综述了谷氨酰胺双肽的作用,探讨了其对COVID-19的潜在风险和临床获益。得出结...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对于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的病人,是否应该在营养制剂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本文通过资料整理、文献回顾,综述了谷氨酰胺双肽的作用,探讨了其对COVID-19的潜在风险和临床获益。得出结论:(1)对于轻中症COVID-19病人,可视病人免疫状态决定是否添加谷氨酰胺。(2)对于COVID-19合并ARDS的病人,若病情稳定且无肝肾功能衰竭,可考虑补充谷氨酰胺。(3)对于重症恢复期的病人,应考虑肠内补充谷氨酰胺。(4)对于儿科病人,目前尚缺乏明确谷氨酰胺补充使病人获益的证据,应谨慎使用。营养制剂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对COVID-19病人病情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营养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