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彭曦 唐洁 +3 位作者 谢嘉驰 张智敏 廖端芳 林丽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8-394,共7页
目的建立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铅、镉、铜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螯合剂二甲酚橙、镉试剂、铜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对其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铅、镉、铜离子显色反应色阶范围分别为0.2~10.0、0.1~5.0、0.5~10 mg/L。... 目的建立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铅、镉、铜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螯合剂二甲酚橙、镉试剂、铜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对其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铅、镉、铜离子显色反应色阶范围分别为0.2~10.0、0.1~5.0、0.5~10 mg/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强、检测成本低,可为中药材中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嘉驰 彭曦 +7 位作者 周亚敏 袁媛 邵爱娟 雷雨璇 肖冰梅 夏伯候 林丽美 廖端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55-1660,共6页
目的建立显色法快速检测山药、怀牛膝、粉葛、党参、天麻、天花粉、天冬、白术、白及、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方法甲醛缓冲液吸收二氧化硫以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碱性条件下使其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和甲醛作用... 目的建立显色法快速检测山药、怀牛膝、粉葛、党参、天麻、天花粉、天冬、白术、白及、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方法甲醛缓冲液吸收二氧化硫以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碱性条件下使其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和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判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结果 98批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有6批,准确率达91.84%,与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检测成本低、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速度快、重复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二氧化硫 显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脂酸制备方法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亚敏 林丽美 夏伯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5,共8页
天然产物已被用来防治人类疾病数千年,并在药物发现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又称白桦酸、桦木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A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 天然产物已被用来防治人类疾病数千年,并在药物发现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又称白桦酸、桦木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A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抗疟疾等,尤其是在抗肿瘤和抗HIV方面,特别是针对黑色素肿瘤细胞具有专一的杀死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BA衍生物抗HIVⅡ期临床实验已经取得成功,所以BA目前已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药物先导化合物之一。因此,本综述从BA的制备合成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BA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抗肿瘤 制备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度价比法优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严婧 李亚梅 +6 位作者 贺福元 谭茜 章莹 黄杰 谢雪姣 廖端芳 吴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为了给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以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例,在单因素、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评价方法——相似度价比法,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相似度价比,结合提取得率和生产成本,对... 为了给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以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例,在单因素、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评价方法——相似度价比法,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相似度价比,结合提取得率和生产成本,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应用相似度价比法分析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酶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30,纤维素酶浓度为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文中认为,相似度价比法综合考虑了提取得率和经济效率,是评价和优选高效率低成本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相似度价比法 夹角余弦法 铁皮石斛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丽美 夏伯候 +6 位作者 刘菊妍 李春 何迎春 姚江雄 许招懂 梁航 廖端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11-2415,共5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4种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溶液,...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4种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9~0.7771μg、0.0067~4.200μg、0.0480~0.9600Ixg和0.0386~0.7714μg(0.9992〈r〈0.9999),平均回收率在98.35%和98.62%之间。结论该法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的定量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绿原酸 异迷迭香酸苷 迷迭香酸 蒙花苷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挥发油抑菌活性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智敏 阚雨村 +4 位作者 江豪杰 李亚梅 严建业 林丽美 罗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69-3275,共7页
目的探讨枳壳挥发油抑菌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纸片法测定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建立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双变量相关分析建立谱效模型。结果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 目的探讨枳壳挥发油抑菌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纸片法测定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建立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双变量相关分析建立谱效模型。结果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除外),以表皮葡萄球菌更明显。16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芳樟醇、α-萜品醇、D-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γ-萜品烯、4-蒈烯、大根香叶烯D、β-罗勒烯、棕榈酸甲酯为潜在药效物质。结论本研究可为寻求不良反应较小的中药抑菌活性成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挥发油 抑菌活性 GC-MS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