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医学生心理健康、职业自豪感与一线工作意愿 被引量:1
1
作者 詹娟 孙圣华 +2 位作者 谢丽华 文益江 傅建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目的:了解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自豪感与一线工作意愿,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关于职业自豪感、一线工作意愿和家人支持程度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福建、湖... 目的:了解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自豪感与一线工作意愿,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关于职业自豪感、一线工作意愿和家人支持程度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福建、湖南4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职业自豪感和一线工作意愿,并分析职业自豪感与一线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66份。疫情期间不同院校、专业、阶段医学生发生抑郁的比例和职业自豪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01),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医学生职业自豪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压力、家人支持程度是医学生职业自豪感的影响因素(P<0.05),后两者也是医学生一线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疫情期间大专院校、护理专业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职业自豪感较高,已婚、压力异常、家人支持程度低的医学生职业自豪感较低,压力异常、家人支持程度低的医学生一线工作意愿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医学生 心理健康 职业自豪感 一线工作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应用增强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志兵 胡四海 +7 位作者 刘清南 陈敏 王玉峰 张愉快 余敏君 朱翠明 李忠玉 陆春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9-1063,106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增强效应,为研制抗淋病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cDNA3.1(-)/ltB-porB)及重组蛋白疫苗(rLTB-PorB);通过鼻饲途径将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采用核酸初免-蛋白... 目的:初步探讨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增强效应,为研制抗淋病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cDNA3.1(-)/ltB-porB)及重组蛋白疫苗(rLTB-PorB);通过鼻饲途径将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采用核酸初免-蛋白加强(DNAprime-protein boost)联合免疫以及分别单独免疫雌性BALB/c小鼠,同时设PBS及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检测各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免疫后第56天,联合免疫组小鼠生殖道sIgAA450(1·083±0·179)、血清IgG A450(1.023±0.116)、脾淋巴细胞诱生的IL-4[(357.58±34.44)/pg/ml]和IFN-γ[(261.85±29.92)/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SI:2.12±0.29)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核酸疫苗组、蛋白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血清IgG亚类IgG2a/IgG1比值分别为1.678、0.455和0.693。结论:LTB-PorB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组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优于单独的核酸疫苗组和蛋白疫苗组,且以诱导Th2倾向性免疫应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孔蛋白B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核酸疫苗 蛋白疫苗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对兔正畸牙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长庚 黄生高 +3 位作者 王月辉 刘友良 姚志刚 谢爱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7-1078,共2页
关键词 灯盏花 局部注射 离子导入 正畸 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在岗人员紧急替代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志忠 让蔚清 《中国医院》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从医院在岗人员紧急替代机制构建的先决条件、前提和构建程序等,较深入研究了怎样构建医院在岗人员紧急替代机制,促使医院在岗人员在紧急缺位情况下能及时替代履职补位,以有效保证相应科室工作正常运转和保持患者获得连贯诊疗,能有效降... 从医院在岗人员紧急替代机制构建的先决条件、前提和构建程序等,较深入研究了怎样构建医院在岗人员紧急替代机制,促使医院在岗人员在紧急缺位情况下能及时替代履职补位,以有效保证相应科室工作正常运转和保持患者获得连贯诊疗,能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实现医院"二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在岗人员 替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避障能力训练用于预防高龄老人跌倒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石麟 徐桂娜 罗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避障能力训练方法对预防高龄老人跌倒的效果。方法:将75岁以上社区高龄老人86名,随机分为复杂环境组(multiple组,以下简称M组)和单一环境组(single组,以下简称S组),M组41名,S组43名。两组共同参加运动体操和身体灵活性训练... 目的:探讨复杂避障能力训练方法对预防高龄老人跌倒的效果。方法:将75岁以上社区高龄老人86名,随机分为复杂环境组(multiple组,以下简称M组)和单一环境组(single组,以下简称S组),M组41名,S组43名。两组共同参加运动体操和身体灵活性训练后,再分别参与不同的避障能力训练,M组参加复杂环境避障训练,S组参加单一环境避障训练,3个月后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试验前后运动机制比较,配对t检验结果:10m行走时间缩短(P<0.001),10m步数减少(P=0.01),5s双脚触地次数增加(P<0.001),下肢肌力增加(P=0.04)。重复测量双因素双水平方差分析结果:经过功能训练后M组通过单一环境时间缩短(P<0.01),通过复杂环境时间缩短(P<0.01);S组通过单一环境时间缩短(P<0.01),通过复杂环境时间缩短(P<0.01)。两组试验前后障碍物触及次数比较Wilcoxon检验结果:M组在单一环境(P=0.019)和复杂环境(P=0.001),试验后触及障碍物次数均显著减少,S组仅在单一环境试验后触及次数减少(P=0.002),两组比较,试验后通过复杂环境时触及次数存在显著差异,M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复杂避障训练能提高高龄老人的运动功能和回避障碍物的能力,对预防高龄老人跌倒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运动功能 障碍物回避能力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慧英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7期31-33,共3页
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时代,以网络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怎样运用网络载体巨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表现形式、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交互式的教学环境、超... 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时代,以网络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怎样运用网络载体巨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表现形式、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交互式的教学环境、超文本的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行为等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