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度构建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洪程 《云梦学刊》 2008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新闻传播学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培养目标是"说得出口,拿得出手,站得住脚"。从考察与实习、课程实验、课外社会实践、案例报告与论文四个维度来构建教学体系,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多维度 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中的新闻多元传播——以湖南卫视新闻栏目《播报多看点》为例
2
作者 柳溪 刘琛 《云梦学刊》 2010年第6期154-156,共3页
多元传播是湖南卫视新闻栏目《播报多看点》在消费社会新传媒环境下的一种积极尝试,虽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丰富新闻节目的内涵和传播效果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激烈的新闻栏目竞争中不失为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新闻娱乐化 多元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时空的“对话”:湖湘文化的游戏化传播——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
3
作者 何悦 彭静萱 廖凤姣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3期8-10,21,共4页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打造具有新时代传播特色的文化形式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与突破。游戏化传播结合了湖湘文化内容,进行了湖...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打造具有新时代传播特色的文化形式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与突破。游戏化传播结合了湖湘文化内容,进行了湖湘文化传播形式创新,打造了特定的游戏化文化空间。将湖湘文化与游戏化传播理论相结合,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探索湖湘文化游戏化传播的特点及价值,为湖湘文化传播打开新思路,全方位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游戏化传播 湖南省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淳松 《云梦学刊》 2008年第5期122-124,共3页
从心理学视野考察传播学会发现:传播学思想源流的心理学特色明显;在传播学经典研究中,这门学科凸现着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具体体现了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融;大众传播心理学学科逐渐形成。传播学发展史是... 从心理学视野考察传播学会发现:传播学思想源流的心理学特色明显;在传播学经典研究中,这门学科凸现着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具体体现了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融;大众传播心理学学科逐渐形成。传播学发展史是心理学有关理论进入传播领域促进传播学不断完善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视野 传播学 传播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学理论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柳溪 《云梦学刊》 201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媒介融合时代创新传播学理论教学的新视角,既为跨学科教学夯实了传播学理论基础,又用跨媒介教学贯彻传播学理论实践,创新传播学理论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型传播者。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传播学理论 跨学科教学 跨媒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传播学教程》的几点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勇 《云梦学刊》 2013年第5期127-128,共2页
由郭庆光教授著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的几个观点——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美国之音是公营媒体、分众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很难完全证实、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 由郭庆光教授著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的几个观点——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美国之音是公营媒体、分众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很难完全证实、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的人影响较小,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教程》 议程设置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及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柳溪 易璐 《云梦学刊》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社会治理的目标是由各个治理主体协同合作谋求善治,实现以公共性为基点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体现在对民生问题的报道关注和以民为本的报道语态等公共性实践中。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社... 社会治理的目标是由各个治理主体协同合作谋求善治,实现以公共性为基点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体现在对民生问题的报道关注和以民为本的报道语态等公共性实践中。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仍有其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促进公民社会的自我治理与完善、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共治和增强网络时代媒介参与社会治理效果三方面。"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政治生活和传播结构,电视民生新闻应重新确立其主体性,坚持报道的地域性,引入公民新闻的长效机制和协商民主路径,从而提升其社会治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视民生新闻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树 邹高文 《云梦学刊》 2008年第6期152-154,共3页
网络新闻评论批判功能与舆论监督、释疑解惑等功能一样,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它通过系统或较系统的分析对某问题、事件、观点进行否定性的评价。
关键词 网络新闻评论 否定 批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 被引量:35
9
作者 柳溪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也逐渐吸收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提升民生新闻内容,以适应新媒体的竞争环境。新媒体传播平台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改变了其传播形态,拓宽了其传播平台... 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也逐渐吸收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提升民生新闻内容,以适应新媒体的竞争环境。新媒体传播平台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改变了其传播形态,拓宽了其传播平台;新民生内容扩展了民生新闻选题范围,提升了民生新闻报道角度和理性把握舆论引导方向。"新"媒体传播,"新"民生内容,成为新媒介竞争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有力的媒介融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媒介融合 新媒体 新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勇 《云梦学刊》 2011年第5期145-147,共3页
在对外文化传播当中,要想使国外公众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就必须使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艺术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打造以思想文化为主体,以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两翼的对外传播体系。同时,国外公众由中国文化引... 在对外文化传播当中,要想使国外公众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就必须使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艺术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打造以思想文化为主体,以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两翼的对外传播体系。同时,国外公众由中国文化引发的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现代文化决定的。因此,基于中国现代文化缺乏特色、创新乏力的现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文化传播 物质文化 艺术文化 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媒体对湖南省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勇 刘泓 刘祥平 《云梦学刊》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大学生对境外媒体的接触日益广泛,境外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但一些大学生对境外媒体的认识不够理性,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是客观公正的监督者,对其信任度还高过本国媒体。为了让大学生理性认识和使用境外媒体,高校和政府管理部门... 大学生对境外媒体的接触日益广泛,境外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但一些大学生对境外媒体的认识不够理性,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是客观公正的监督者,对其信任度还高过本国媒体。为了让大学生理性认识和使用境外媒体,高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在大学生当中加强如何正确认识境外媒体的学习和网络法制教育,并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于第一时间对学生澄清境外媒体报道的不够真实客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媒体 大陆媒体 湖南省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分化传播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艳娥 《云梦学刊》 2018年第3期60-65,共6页
新媒体的非线性、草根化、碎片化和泛自由化的传播现实,在带来受众"知沟"与"智沟"分化以及新媒体话语意涵的互动性与解释性差异等问题的同时,导致意识形态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受体、叙事方式与表达风格以及沟... 新媒体的非线性、草根化、碎片化和泛自由化的传播现实,在带来受众"知沟"与"智沟"分化以及新媒体话语意涵的互动性与解释性差异等问题的同时,导致意识形态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受体、叙事方式与表达风格以及沟通效果等诸多方面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弱化的风险。借助于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工具与渠道,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及其对民间舆论场的主导,将成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分化传播 意识形态话语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专业整合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与基本定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艳娥 《云梦学刊》 2016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大数据时代动态、多元、一体化、集成化的信息网络和信息传播格局,不仅极大地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内容、职业形态和思维模式,也使高等教育专业性和专门性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全新的技术主义与社会学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压力。"... 大数据时代动态、多元、一体化、集成化的信息网络和信息传播格局,不仅极大地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内容、职业形态和思维模式,也使高等教育专业性和专门性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全新的技术主义与社会学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压力。"大"学、变"态"和出"格"的网络新媒体专业整合传播人才培养思路的提出,有效回应了媒介化的社会对新型传播人才的定位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网络新媒体专业 整合传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传播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裴炅 《艺术探索》 2007年第1期110-110,117,共2页
恐惧诉求广告利用了人的恐惧本能以及对解除恐惧的心理需求,具有独特的传播效应。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传播效果不仅与传播强度有关,而且与传播对象有关。
关键词 恐惧诉求 广告 传播强度 传播对象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粉丝”身份转变看泰剧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立 胡筱 《云梦学刊》 201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从2003年央视八套引进的由当前大红的泰星PONG主演的影视剧《俏女佣》初次试水中国市场的失败,到2009年安徽卫视引进播出的泰国偶像剧《天使之争》意外掀起一阵"泰风"。时隔六年,泰剧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在中泰两国不同的文... 从2003年央视八套引进的由当前大红的泰星PONG主演的影视剧《俏女佣》初次试水中国市场的失败,到2009年安徽卫视引进播出的泰国偶像剧《天使之争》意外掀起一阵"泰风"。时隔六年,泰剧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在中泰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是什么在推动泰剧在中国的传播?从泰剧"粉丝"身份转变的角度解读泰剧在中国的传播规律,发现从被动型"粉丝"到"主动型"粉丝的转变是泰剧在中国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播出平台的多样化、网络交互传播的便利、"明星脸谱化"扩大的粉丝认知、文化接近性增进的粉丝文化认同等方面则是粉丝身份转变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剧 粉丝 身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民·市民·公民——试论民生新闻中的民众构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柳溪 《云梦学刊》 2013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电视民生新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内涵有了丰富的拓展。从传播学角度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民众构成,以平民为主的传播内容,以市民为主的受众定位,以公民参与的传者构成,是当今民生新闻中民众的独特构成。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平民 市民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成家 李倩 《云梦学刊》 201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美国电影在全世界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密切相关。具体来说,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包括美国政府"保驾护航"、准确把握国际电影市场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方式、精心的电影档期安排等四大策略。
关键词 美国电影 跨文化传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经视的多元化经营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定 《云梦学刊》 2008年第6期149-151,共3页
湖南经视以其成功的多元化经营,不仅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以大市场获得了大收益;更推动了媒体信息资源的多重利用和产业价值链的建立,以强化的核心优势获得了市场份额,获得了核心竞争力。其成功做法与经验,对其他媒体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 湖南经视 多元化 核心竞争力 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闻评论如何体现网络特色——以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树 《云梦学刊》 2009年第6期151-153,共3页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在评选标准中规定网络评论必须要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中,更多的是单从新闻评论的标准来评选,而少有结合其介质特点来考虑的,因而缺乏广泛的参与性和超强的时效性。
关键词 网络新闻评论 网络特色 中国新闻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晓剑 《云梦学刊》 2012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在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来源、内容和传播渠道等三个方面,其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催生了自媒体,加速了新闻传播,开阔了受众视野,扩大了新闻影响力。同时,网络新闻影像的兴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WEB2 0 网络 新闻影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