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外语教学与思维训练 |
潘洞庭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6 |
0 |
|
|
2
|
英汉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对其有无标记用法的影响 |
吴静
石毓智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
3
|
英汉主宾语性质的差别及其对话题化的影响 |
吴静
石毓智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4
|
“词化”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以《红楼梦》中“说道”两字的译法为例 |
黄粉保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
5
|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
刘庆元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35
|
|
|
6
|
Be going to结构的空间映射及其语法化图解 |
宋德生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4
|
|
|
7
|
政论语篇构建的模糊手段及翻译策略 |
刘庆元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5
|
|
|
8
|
真实与虚幻:《达洛维夫人》中的镜像意象 |
万永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
9
|
光与影的和谐——论绘画手法在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运用 |
万永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0
|
含意与三维推理模式的建构 |
湛朝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1
|
对《新编英语教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王革英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