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要义 |
赵炎秋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建构方法试探 |
赵炎秋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现代化转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对改革题材小说创作的一种观照 |
张勇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本真·寂静·现代——特里林的华兹华斯批评研究 |
张照生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抒情与史诗:论熊育群的小说 |
李云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感兴与灵感 |
汤凌云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7
|
苍凉世界的立体感官建构——论张爱玲小说的通感策略 |
曾炜
周君颖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喜剧小品的语言“得体性”偏离现象研究 |
曾炜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原始思维与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 |
张勇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小品“包袱”构拟与人物语标借用策略 |
曾炜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认识悲剧与否定悲剧--雷蒙·威廉斯革命悲剧观论析 |
张乾坤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2
|
|
12
|
论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的批判 |
王洪泉
欧孟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喜剧小品语言策略的嬗变 |
曾炜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大乘佛学“幻”概念与黄庭坚的审美观念 |
汤凌云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法无定法:禅宗法度论的审美意蕴 |
汤凌云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介词“为_(wèi)”的产生及其双音化 |
朱福妹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