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草类中药材烘干技术及机械研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翀 吴明亮 龚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1-104,共4页
中国土地辽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材天然资源,其中全草类中药材约有160~180种。综述了空气热传导干燥、红外线干燥、高频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应用于中药材干燥领域的主要技术及机械,其中热传导气流式干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 中国土地辽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材天然资源,其中全草类中药材约有160~180种。综述了空气热传导干燥、红外线干燥、高频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应用于中药材干燥领域的主要技术及机械,其中热传导气流式干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较普遍的应用,指出了中药材干燥技术和干燥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草类中药材 干燥技术 干燥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凸扰种仿形型孔气吸式水稻芽种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罗海峰 刘光辉 +3 位作者 吴明亮 张和 王成伟 蒋啸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针对水稻芽种播种过程中种群堆积、稻种含水率较高不易被吸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外凸扰种仿形型孔气吸式水稻芽种精量排种器。以南方普遍推广的“Y两优1号”型杂交稻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机械物理特性,对外凸扰种仿形型孔结构与几何参数进... 针对水稻芽种播种过程中种群堆积、稻种含水率较高不易被吸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外凸扰种仿形型孔气吸式水稻芽种精量排种器。以南方普遍推广的“Y两优1号”型杂交稻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机械物理特性,对外凸扰种仿形型孔结构与几何参数进行了设计;对芽种充种和投种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工作转速和工作负压范围;基于CFD-DEM流固耦合理论,将吸附力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吸附性能仿真试验,确定吸附力最大的吸孔直径为1.4 mm,同时将水稻芽种平均速度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扰种性能仿真试验,当工作转速为10~50 r/min、工作负压为1.2 kPa、吸孔直径为1.4 mm时,具有外凸扰种仿形型孔排种盘扰动能力较强,能有效减少种群堆积现象;以该种吸孔为基础,选取工作转速和工作负压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X_(1)、重播指数X_(2)和漏播指数X_(3)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两因素全因子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工作转速为25 r/min、工作负压为1.24 kPa时,排种器合格指数为92.64%,重播指数为2.57%,漏播指数为4.79%;试制气吸式水稻芽种精量直播机并进行田间播种试验,测得各行合格指数平均值为92.86%,重播指数平均值为2.72%,漏播指数平均值为4.42%,穴距合格率平均值为90.57%,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12%,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1.89%,各项评价指标均满足水稻芽种精量直播种植要求,为水稻芽种播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芽种 气吸式排种器 CFD-DEM 外凸扰种仿形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喷嘴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罗海峰 金裕国 +3 位作者 童学权 吴明亮 宋熙 蒋啸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机械碰撞角果炸荚导致割台掉粒损失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装置,并对气力喷嘴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为保证气流分布合理和回收效果,采用鸭嘴式结构设计了喷嘴结构形状,并配套设计了入禾器,实...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机械碰撞角果炸荚导致割台掉粒损失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装置,并对气力喷嘴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为保证气流分布合理和回收效果,采用鸭嘴式结构设计了喷嘴结构形状,并配套设计了入禾器,实现割台低损收获。基于Fluent对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仿真,以喷嘴开口角度、喷嘴开口宽度为试验因素,以气流出口速度、气流宽度与气流相交距离为评价指标进行两因素全因子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开口角度为35°、喷嘴开口宽度为3 mm时,出口速度为138 m/s,气流宽度为1926 mm,气流相交距离为64 mm,风幕覆盖效果最好;以喷嘴角度、横向距离、籽粒掉落高度为试验因素,回收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台架试验,喷嘴在割台上最佳布置参数组合为喷嘴角度19.6°、横向距离387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割台损失率为2.48%,相比传统收获作业下降35.5%~50.4%,有效降低了割台损失,满足油菜低损收获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割台 气力回收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授粉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7
4
作者 汤楚宙 王慧敏 +5 位作者 李明 李中秋 黄震 罗海峰 简敏 张海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授粉是制种的关键环节,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效益有明显影响。研究国内外杂交水稻授粉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表明目前所采用的授粉机械依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有碰撞式和气力式二种。通过分析二种授粉装... 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授粉是制种的关键环节,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效益有明显影响。研究国内外杂交水稻授粉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表明目前所采用的授粉机械依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有碰撞式和气力式二种。通过分析二种授粉装备的工作原理,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现用的授粉装备存在授粉不匀、损伤植株等问题,对授粉效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杂交水稻授粉应向机械化、多用途化综合发展,提出了探索不同机械授粉方式的科学性、研究不同机械授粉方式的适应性、寻求合理的工作参数、确保安全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和开发适用的授粉机械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综述 作物 杂交水稻 制种 授粉 机械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茎秆往复式切割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3 位作者 邹冬生 李顺春 吴万刚 邹运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解决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龙须草的问题,拟对龙须草茎秆进行切割间隙、切割速度、切割刀片组合形式、切割茎秆部位、切割茎秆数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完成了茎秆最大剪切力的正交试... 为解决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龙须草的问题,拟对龙须草茎秆进行切割间隙、切割速度、切割刀片组合形式、切割茎秆部位、切割茎秆数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完成了茎秆最大剪切力的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切割间隙和切割刀片组合形式对剪切力影响较大,切割速度对剪切力影响相对较小。最后通过选取斜齿刀-斜光刀组合模式与斜光刀-斜光刀传统刀片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斜齿刀-斜光刀组合的切断率提高了23%,刀片缠草率降低了94%,极大地提高了龙须草切割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斜齿刀-斜光刀组合刀片用于龙须草收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 抗拉强度 试验 龙须草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洁 吴明亮 +1 位作者 汤远菊 龚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7-100,共4页
中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如不加以有效的处理与利用,不仅造成有机肥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在有机肥料的施用上还主要停留在人工撒施阶段,施撒效率低,工作量繁重。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有机肥施... 中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如不加以有效的处理与利用,不仅造成有机肥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在有机肥料的施用上还主要停留在人工撒施阶段,施撒效率低,工作量繁重。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有机肥施肥机,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有机肥施肥机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施肥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对鲜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民 李银花 +5 位作者 袁晴春 李娟 刘仲华 戴思慧 李明 黄愉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采集试验基地鲜茶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的差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光谱特性,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对鲜茶叶的品质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用最... 采集试验基地鲜茶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的差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光谱特性,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对鲜茶叶的品质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用最小二乘法检测精度更高,氨基酸和茶多酚测量模型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与0.94,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60%与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氨基酸 检测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精确条件下柑橘树树冠形状与采摘平台适应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大为 谢方平 +2 位作者 李旭 王小龙 梅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096,共6页
为减少采摘平台作业移动次数,尽可能使其适应树冠形状,扩大采摘面。以柑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从不同成像方位和树高节点解析了样本树体树冠形状,建立了柑橘树冠形曲线数学模型,分析了柑橘树在目前种植管... 为减少采摘平台作业移动次数,尽可能使其适应树冠形状,扩大采摘面。以柑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从不同成像方位和树高节点解析了样本树体树冠形状,建立了柑橘树冠形曲线数学模型,分析了柑橘树在目前种植管理模式下,树冠半径、冠幅等参数的变化趋势,讨论得出了适合柑橘园采摘平台作业的部分设计参数:升降高度应选取在0.5~1.0m区间内、外形尺寸参考1.5m×1.2m、最小转弯半径应不超过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树 树冠 冠幅 树冠半径 机械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1 位作者 官春云 吴明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油菜机械化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机械化收获在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现有的收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对收获具体作业时间的确定、不同收获方法的作业性能比较及其... 油菜机械化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机械化收获在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现有的收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对收获具体作业时间的确定、不同收获方法的作业性能比较及其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综合了收获机械装备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化收获作业不同方式、不同环节、不同装备条件下对损失率的影响。同时,从农机农艺相互结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今后发展油菜机械化收获需要从品种改良、提升装备性能、收获方式方法选择及收获时间判断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改良现有技术,为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提供可行的机械装备和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收获方法 机械化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田立式锥辊主动挤压沟垄定型装置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张和 蒋啸虎 +3 位作者 吴明亮 刘光辉 王成伟 罗海峰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1,共11页
针对传统开沟起垄装置在土壤黏重、湿度大的冷浸田条件下作业面临沟垄难以定型、沟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该研究采用先旋耕起垄再二次主动挤压的作业方式,设计了一种立式锥辊主动挤压沟垄定型装置。根据土壤挤压和沟垄定型原理,对厢面压... 针对传统开沟起垄装置在土壤黏重、湿度大的冷浸田条件下作业面临沟垄难以定型、沟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该研究采用先旋耕起垄再二次主动挤压的作业方式,设计了一种立式锥辊主动挤压沟垄定型装置。根据土壤挤压和沟垄定型原理,对厢面压辊和立式锥辊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机具前进速度、沟垄定型装置转速及旋耕刀轴转速进行了合理匹配。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了土壤含水率、垄体角度和机具前进速度对沟宽和垄高稳定性的作用规律;通过EDEM仿真,以机具前进速度、沟垄定型装置转速和旋耕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沟顶宽稳定性系数和土壤回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较优参数组合,即当机具前进速度为0.56 m/s、沟垄定型装置转速为92.25 r/min、旋耕刀轴转速为194.56 r/min时,沟顶宽稳定性系数为93.52%,土壤回流率为6.7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主动挤压沟垄定型装置作业后垄高为186 mm、沟顶宽为351 mm、垄顶宽为1 710 mm、微沟宽为45 mm、微沟深为22 mm;垄高、沟顶宽、垄顶宽、微沟宽和微沟深稳定性系数分别为95.36%、91.90%、92.65%、96.52%和95.77%,其中沟顶宽稳定性系数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于传统开沟起垄装置作业效果,垄高、沟顶宽和垄顶宽稳定性系数分别提高6.90、7.78和6.88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满足冷浸田机械化沟垄定型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冷浸田 立式锥辊 沟垄定型 EDE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全方位视觉定位系统的定位算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明 Kenji Imou +3 位作者 刘仲华 吴畏 李军政 吴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9,共8页
农业机械全方位视觉定位系统根据标识方位角角度估算传感器相对于标识坐标系的绝对位置,包括系统校正、除噪、标识特征提取、方位角度估算和定位算法,其中定位算法是实现农业机械全方位视觉定位系统的关键部分。该文主要研究了4个标识和... 农业机械全方位视觉定位系统根据标识方位角角度估算传感器相对于标识坐标系的绝对位置,包括系统校正、除噪、标识特征提取、方位角度估算和定位算法,其中定位算法是实现农业机械全方位视觉定位系统的关键部分。该文主要研究了4个标识和3个标识的定位算法,并通过室外30m×30m平地上的定点试验和传感器倾斜试验验证定位精度及传感器倾斜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点坐标的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距离的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75和14.06cm,最大绝对误差为25.72cm;倾斜角度越大,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越大。研究表明本文定位算法是可行的,且算法简单、运行速度快;实用中当传感器倾斜角度大于5°或者凹凸不平明显的作业环境中,有必要考虑传感器倾斜造成的定位误差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定位 传感器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环的油菜气送式集排器设计与排种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乐 刘亚夫 +1 位作者 吴明亮 吴志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共8页
设计一种基于扩散环的油菜气送式集排器,包括供种装置、输种管、扩散环、分配器、排种管、风泵、种箱等,同时优化碗式枝状分配器的导流板锥顶角和扩散环位形,利用DEM–CFD仿真试验研究倾斜–10°到10°状态下,导流板锥顶角和扩... 设计一种基于扩散环的油菜气送式集排器,包括供种装置、输种管、扩散环、分配器、排种管、风泵、种箱等,同时优化碗式枝状分配器的导流板锥顶角和扩散环位形,利用DEM–CFD仿真试验研究倾斜–10°到10°状态下,导流板锥顶角和扩散环位形对油菜气送式集排器排种均匀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中心复合多因素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扩散环的油菜集排器,当锥顶角为120°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14.11%~18.96%,当锥顶角为150°时,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13.65%,说明无扩散环的油菜集排器排种均匀性差;当扩散环位于靠近供气弯头位置(扩散环位形3)时,集排器具有最佳排种均匀性,且随着导流板锥顶角增加,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随倾斜角的波动迅速减小,锥顶角为150°和165°时,波动范围分别为6.51%~8.11%和6.21%~7.66%。多因素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扩散环位形3与锥顶角150°的集排器具有最佳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03%~7.03%,与仿真试验结果相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3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气送式集排器 扩散环位形 导流板锥顶角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油茶籽内部品质检测最优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蒋蘋 罗亚辉 +1 位作者 胡文武 廖敦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60,共5页
以油茶籽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为研究对象,寻求一种油茶籽脂肪酸成分含量的最佳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以线扫描方式获取其反射光谱图像,选择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与多元散射校正(MSC),通过相关性分析... 以油茶籽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为研究对象,寻求一种油茶籽脂肪酸成分含量的最佳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以线扫描方式获取其反射光谱图像,选择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与多元散射校正(MSC),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能反映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变化的最佳优化波段;进而对最优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主成分回归(PCR)方法及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方法组建预测模型。比较这3种方法的建模效果,经外部验证表明: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其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 3、0.893 5、0.912 2;校正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41、0.174 9、0.066 4和0.351 8、0.184、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油茶籽 脂肪酸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苗移栽机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向伟 吴明亮 徐玉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19,共5页
幼苗机械移栽是提高土壤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为此,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幼苗移栽机栽植方式、栽植器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并归类,总结了现有机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幼苗移栽技术和移... 幼苗机械移栽是提高土壤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为此,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幼苗移栽机栽植方式、栽植器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并归类,总结了现有机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幼苗移栽技术和移栽机械的发展趋势,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械 栽植方式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抛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述光 吴明亮 +1 位作者 官春云 刘兴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建立了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器旋耕刀片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土粒在开沟刀片上运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对旋耕开沟机优化仿真试验和田间抛土试验进行验证,弯折半径为0.21~0.23 m、刀盘转速为245 r/min、土粒质点在0.04 s离... 建立了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器旋耕刀片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土粒在开沟刀片上运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对旋耕开沟机优化仿真试验和田间抛土试验进行验证,弯折半径为0.21~0.23 m、刀盘转速为245 r/min、土粒质点在0.04 s离开正切面时的相对速度为4.5~6 m/s,这一范围内具有最佳的抛土性能,最大抛土距离为0.968~1.02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免耕直播机 开沟刀片 土粒质点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破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湘 谢方平 +3 位作者 李旭 刘大为 王修善 欧佳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35-440,共6页
为探明油茶果如何破壳,找到油茶果不同物理特性以及不同加载条件下破壳力的变化情况,为油茶果脱壳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对影响油茶果破壳力的因素加载方向、加载速率、油茶果含水率以及油茶果直径等进行了分析。... 为探明油茶果如何破壳,找到油茶果不同物理特性以及不同加载条件下破壳力的变化情况,为油茶果脱壳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对影响油茶果破壳力的因素加载方向、加载速率、油茶果含水率以及油茶果直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茶果根顶连线方向加载最省力;加载速率、油茶果含水率和直径大小对破壳力的影响极为显著,破壳力随加载速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含水率和直径的增加而升高。加载速率x1与破壳力y的函数关系式为:y=-0.07x21+9.73x1+422.62,油茶果含水率x2与破壳力y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0.12x22+0.89x2+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物理特性 压缩试验 破壳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茶鲜叶茶多酚含量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民 李银花 +4 位作者 袁晴春 李娟 戴思慧 刘仲华 李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0-454,共5页
选取长势、色泽差异较小的9个茶树品种,使用ASD Field Spec Hand Held 2光谱分析仪采集茶树冠层的光谱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噪音干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茶树冠层特征波段520、765、821、940 nm,提取特征波段的反射率... 选取长势、色泽差异较小的9个茶树品种,使用ASD Field Spec Hand Held 2光谱分析仪采集茶树冠层的光谱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噪音干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茶树冠层特征波段520、765、821、940 nm,提取特征波段的反射率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光谱反射率与茶鲜叶茶多酚含量关系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9;另选23个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7,相对误差为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茶多酚 高光谱 最小二乘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宇峰 吴明亮 +1 位作者 官春云 谢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268,共6页
我国小型联合收获机普遍存在收获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提高其清选装置的清选效果是现阶段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此,通过研究国内外小型联合收获机清选技术与装备表明,我国现用的清选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及清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由于清选装... 我国小型联合收获机普遍存在收获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提高其清选装置的清选效果是现阶段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此,通过研究国内外小型联合收获机清选技术与装备表明,我国现用的清选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及清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由于清选装置应向简单高效、低耗适用综合发展,因而提出了以气流清选为主加强气力流场的研究、借助先进的设计软件寻求合理的参数组合、利用帕累托最优法则寻找清选含杂率和损失率的最优点、智能测产系统在清选装置上的应用及协同攻关开发适用的清选装置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联合收获机 清选装置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分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试验及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保华 易督航 方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39-246,共8页
为建立适用于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的粘结-滑移(τ-s)本构模型,将灰分等量替代水泥质量的0、5%、10%、15%掺入混凝土中,用以制备C20、C30、C40强度等级的灰分混凝土粘结试件。采用中心拔出的方法,获得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τ_1-s_1... 为建立适用于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的粘结-滑移(τ-s)本构模型,将灰分等量替代水泥质量的0、5%、10%、15%掺入混凝土中,用以制备C20、C30、C40强度等级的灰分混凝土粘结试件。采用中心拔出的方法,获得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τ_1-s_1曲线;在τ_1-s_1曲线基础上,建立灰分混凝土与3种不同直径(12、16、20 mm)月牙纹钢筋τ-s本构模型;并通过扫描电镜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同灰分掺量下灰分混凝土τ_1-s_1曲线的变化原因;最后利用ABAQUS中的spring2单元对中心拔出试验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该文提出的τ-s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的粘结破坏模式主要为混凝土劈裂破坏和拔出破坏,劈裂-拔出破坏仅出现在灰分掺量15%、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钢筋直径12 mm的粘结试件中;当灰分掺量为5%时,混凝土微观结构连续密实,粘结性能最优,灰分掺量增至15%,引起混凝土微观形貌由连续密实向疏松多孔转变,导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降低52%,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粘结性能相应减弱,τ-s本构模型中形状参数也随掺量的改变而改变。该文提出的τ-s本构模型曲线拟合决定系数为0.94,拟合曲线决定系数方差为0.001,相对于Harajliτ-s本构模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方差0.002降低了50%,其拟合稳定程度优于Harajliτ-s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压强度 模型 灰分混凝土 τ-s本构模型 粘结性能 微观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种子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畏 黄震 汤楚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绿豆的排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转速、调节舌形式、调节舌宽度、播量调节档位对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和破损率的影响,当排种器的调节舌形式为圆头、调节舌宽度为8 mm、转速为50 r/min、播量调节档位为IV时,对提高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及降低破损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 排种均匀性 一致性 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